當孩子發展遲緩,還不會走路,還不會講話,當孩子全身軟趴趴⋯⋯,該怎麼辦?梁汕禎知道除早期療育外,唯有讓早療的家庭關係更親密,帶動家長陪伴家長一起成長,才能種下蒙福的種子,栽培出幸福快樂的「慢飛天使」。

 

 

(圖說:梁汕禎進錄音室,唱出早療家庭的心聲。)

文|詹慶臨          圖片|〈新蘆葦集〉示意圖|pixabay

「爸比⋯⋯你要釣好多好多蝦蝦給我哦!」小美(化名)跟爸爸撒嬌,再怎麼剛硬的心都會軟化下來,「親子釣蝦」活動,讓每位爸爸成了北海英雄。一方面給自家的小公主、小王子多釣些蝦,一方面和隔壁的爸爸較量,「我的釣蝦技巧卡好⋯⋯」。

 

提高家長的參與度

 

伊甸中區早療中心的社工員梁汕禎,在多年的服務經驗中發現─過去辦活動爸爸缺席率很高。深入了解之後,原來活動多屬靜態的美藝活動,「孩子的爸爸總會認為比較沒有發揮的餘地,他們希望能有體能方面的活動,才可以大顯身手,」所以就著手安排親子運動會,釣蝦活動,露營⋯⋯,果然爸爸參加活動的意願提高很多。

 

梁汕禎是位美麗親切的社工老師,濃眉大眼,說話爽朗、略帶豆沙甜的童音,她炯炯有神地說:「我們使出策略,說有爸爸陪同的家庭優先參加,果然爸爸都出現了!」

他們和寶貝們在一起同樂,玩得很開心,這是一次成功的出遊。

 

讓發展性社工啟步

 

三年前,伊甸舉行發展性社工國際研討會後,早療團隊決定提高家長的參與度,讓他們共同討論課程,表達家庭需求,並運用社區資源,如公園、超商等處情境學習,同時多多規劃在地的活動,減少家長接送時間,不因分散的上課地點,讓爸媽苦當「宅急便」。

 

集思廣益所規劃活動內容很豐富,還邀請專家學者實地訓練,讓伊甸的所有早療服務人員增長知識與帶領的經驗。

 

一、與樹家族 say hallo

中區伊甸邀請高永興博士教導如何和樹家族說話,這是一堂很創新的課程,梁汕禎學習到如何帶領親子到公園和樹家族說話,讓孩子貼在樹幹旁聽聽大樹小樹心裡的話,「我自己還聽到大樹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好像對我說悄悄話⋯⋯

 

當早療孩子們會跟大樹、小樹Say hallo 問候同時,梁汕禎說,「好像都被療癒了。」

 

(圖說:在幼兒園提倡共融學習,讓孩子們一起成長。)

二、幼兒園的共融課程

 

幼兒園的共融課程也是有趣的經驗,就是讓一般的孩子和早療孩子玩在一起,從共同學習經歷中蘊釀純真的友誼,不再將早療兒標籤化;當然將早療孩子結合一起帶動也有好處,但為了長遠發展,為了孩子們終究要回到社會,社會也要學習接納早療孩子,回歸主流的共融課程會讓各類孩子們一起成長。

 

三、家長陪伴家長成長課程

 

服務的同時,梁汕禎也受邀去僑泰中學(台中教育大學早療所)、亞洲大學講課,擴大關懷早療的影響力,她分享伊甸早療服務的做法,讓還在學校的同學認識伊甸、關心早療孩子、學習早療服務,明白早療家庭面臨家中出生的特殊兒,形成的危機與壓力,對於照顧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梁汕禎也邀請有社工背景的自由工作者賴儀婷來伊甸帶領家長成長團體,「家長陪伴家長成長課程」有助於家長增進心理復原的能力,能幫助個體對抗困難、面對逆境,早療家庭在面臨家中幼兒需要醫療介入、持續復健及尋找特殊教育及社會福利資源,需要更強的復原力幫助家庭從失序中回復平穩。

梁汕禎說,「復原力可以透過個人與環境互動形成(Johnson &Wiechelt,2004),早療家庭彼此可以更深地理解彼此在照顧遲緩兒上,所面臨的難處與需求。」因此,伊甸中區服務中心期待可以運用「家長陪伴家長」的服務模式,讓早療家庭可以有更多共同經驗的交流,早療家長彼此陪伴與扶持,使生活品質及被支持感同時獲得提昇。

 

★早療小辭典:「家長陪伴家長」服務模式

規劃早療家庭共同交流療育經驗的活動設計,藉 著彼此陪伴與扶持,提昇早療家庭的生活品質及被支持感。

 

個性堅強的越娘碧鳳

 

越南媽媽碧鳳,她不會看中文,華語又說得不溜,在台灣適應得很辛苦。但她個性堅強,又願意學習,所以和伊甸同工成為好朋友。好幾次碧鳳在家受到先生的氣,滿腹委曲時,會打電話給梁汕禎訴苦,碧鳳說家有一個「不一樣的小孩」很自責,懷疑是不是自己上輩子做了什麼錯事,才會在今生來受苦還債?」還好碧鳳的爸爸給予很多的支持,還特地從越南來台灣為女兒打氣,陪孫子到醫院復健。

碧鳳在孩子來到早療中心一陣子,心情逐漸開朗,她對梁汕禎說,「我什麼都不會做,只會做越南料理,」她在大里 開了一家越南小吃店,一天存 150 元作為 店租基金,想把越南的美味分享給台灣的鄉親們。早療家長們知道碧鳳的打拼的目的,就經常到店裡「打卡」,有心再遠都順路,沒事也會找個理由繞道過去店裡看看,買些吃的給家人和朋友!

 

大聲歌唱「把手交給我」

2015 年,有五位特殊幼兒的媽媽,要共同創作一首屬於 早療家庭的歌,他們創作討論的焦點是:

1. 第一眼看見孩子的心情

2. 發現孩子與他人不一樣的感受

3. 接受醫療與復建的過程

4. 如何面對他人的眼光

5. 我想對孩子說的話。

每位家長在創作 過程中,一起討論要截取哪個人的哪一段經歷,後再據此寫成歌詞而成。

當歌詞漸漸形成,歌名也浮現─《把手交給我》。這群媽媽相當認真,所有的靈感都在親身的體驗中譜成動人的肺腑打電話給梁汕禎訴苦,碧鳳說家有一個「不一樣的小孩」很自責,懷疑是不是自己上輩子做了什麼錯事,才會在今生來受苦還債?」還好碧鳳的爸爸給予很多的支持,還特地從越南來台灣為女兒打氣,陪孫子到醫院復健。

碧鳳在孩子來到早療中心一陣子,心情逐漸開朗,她對梁汕禎說,「我什麼都不會做,只會做越南料理,」她在大里開了一家越南小吃店,一天存 150 元作為店租基金,想把越南的美味分享給台灣的鄉親們。早療家長們知道碧鳳的打拼的目的,就經常到店裡「打卡」,有心再遠都順路,沒事也會找個理由繞道過去店裡看看,買些吃的給家人和朋友!

 

「企鵝小孩」返家計劃

 

有一回,老師要家長團體的媽媽們各帶一個家庭紀念物來分享,新移民媽媽阮碧鳳帶了一雙踏步就會發出「啾啾」聲的童鞋來教室,她分享到:「我兒子一直到兩歲才會走路,當我看到他穿著這雙小小鞋,努力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發出『啾啾』的聲音時,我的眼淚當場掉下來,我以為他永遠不會走路了呢⋯⋯看著他走路搖搖晃晃、可愛的模樣,我真的好感恩⋯⋯

 

碧鳳的兒子原是中重度自閉症的孩子,經過在伊甸2年多的早療與認知時段的服務後,如今自閉症已改善為輕度。身為慢飛天使媽媽,碧鳳不再擔心孩子成長緩慢,她自豪地說:「孩子是我最好的作品,台灣是我第二個家!」

資料來源:伊甸基金會〈新蘆葦集〉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