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雲4.jpg

文|尹可名  刊頭設計|許幀貿

 

家裡的臥室向外望,原本可以看見三棵高達六層樓高的鳳凰木,樹幹橫展而下垂,葉綠濃密,枝枒常有台灣藍鵲築巢棲息,成鳥幼鳥吱吱喳喳叫個不停,是春夏季節生態最悅耳的交響樂。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3.jpg

 

文|杏林子  刊頭設計|許幀貿  刊頭鳳凰木照片來源|圖庫

 

一九九八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西.薩拉馬戈受獎演說中,提到他的祖父傑羅尼墨。傑羅尼墨在感受到死亡即將降臨,死神要將他帶走時,他特地走到庭院,向院子裡的樹木道一聲再見。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2.jpg

 

來賓/尹可名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攝影|簡瑞廷  刊頭AI繪圖|景弘  刊頭排版|許幀貿

導言:在《歡喜赴約》書,劉俠姐恍然大悟地說:「啊!我不就是長在溪邊的這棵樹啊,」她就這樣講她自己,長年被困在這個溪邊,哪裡也不能去。像一棵樹種在土地裡面,緊緊守住腳下的那一塊小小的土地,無法移動,寸步難行,但是有神的話,源源不絕的供應,滋潤著她的生命,才能成長茁壯,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不枯乾,你看多麼樂觀啊!多麼的有力量啊!

片段摘要: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p-g47f108db0_1920

(圖說:親子共讀好處多多。)

 

當同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和人對話時,你發現家中的孩子語言發展遲緩,只能伊伊呀呀,或是只會簡單的單詞而擔心不已。透過早期療育介入,讓語言治療師治療訓練外,平時進行親子共讀,也是刺激孩子語言發展的好方法之一。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Pixabay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適逢劉俠逝世20周年紀念,40年前因著劉俠創辦伊甸基金會,用從 神來的愛來愛那最弱小的弟兄,幫助身心障礙朋友可以重建自我形象,走出家門,參與社會。如今,這群身心障礙朋友突破限制舉辦創作聯展,有著不凡的表現,他們真真切切活出生命的真諦。

 

資料提供|楊兆蘭、溫佳惠 整理|許幀貿

 

詠出生命之歌

生之歌.jpg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非洲與美國,分別有著童兵以及囚犯的問題。他們即使之後回復到一般生活或出獄,仍然會被社會當作犯罪者,造成創傷、自尊心低落等問題。藝術復健(Rehabilitation Through the Arts, RTA)的介入在於讓這些人有更佳的認知,進而融入社會。

 

文|許幀貿 圖片來源|復健與藝術國際工作坊、授權圖庫

 

war.jpg

(圖說:在非洲,童兵被迫上戰場。flickr CC授權圖庫)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步伐靈活、動作靈敏,球場上一躍而上回擊一記扣殺得分。他是方振宇,去年剛奪下2020東京帕運殿軍的他,不畏左肩神經叢損傷帶給他訓練上的挑戰,奮力拍出自己的夢想,站上世界的舞台。

IMG_3890.jpeg

 

文|許幀貿 照片|方振宇提供

 

方振宇因出生時難產,造成左肩神經叢損傷、左手萎縮。因此自幼便需不斷進出醫院、做復健。即便過程辛苦,方振宇回憶自己孩童時期並不會特別在意因受傷造成的缺陷,樂觀的性格讓他能與其他孩子們一同跑跑跳跳。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象群在遭遇危險時,大象們會用身體圍成圈保護小象。」此描述象群為抵禦外界攻擊而形成的安全防護網,成了象圈工程計畫的服務名稱的由來。其中有位「大象」,已在伊甸服務超過30年、在象圈工程計畫擔任已有11年。他是莊贊靈主任,迄今仍堅守崗位,守護著弱勢社區的小象們。

文|許幀貿  圖片提供|莊贊靈

156592.jpg

莊贊靈主任出身自香港,就學期間來到台灣讀書。他坦言,學生時期並非立志於社會福利事業。當時原本的目標為民族社會學系,然而因分發最後落在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社工組)。不過,在更了解社會工作後,莊主任對社會福利的使命感越來越大,最終成了一生的志業。

 

「我是在教會長大的,對社會工作原本就有基本認識,大學後漸漸喜歡上這種助人的行為,慢慢地往社會福利事業栽進去。」他娓娓分享道。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5172.JPG

(圖說:福澤喬參與「先來一杯,我們再聊」Podcast錄製)

 

您所追求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您能想像超高齡化的社會模樣嗎?

 

文|許幀貿 攝影|伊甸媒體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心口腔畸胎瘤以致於整體發展緩慢的情形。前年底來到伊甸婦幼家園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現在在整體動作、表達與生活自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爸媽為心心一點一滴的成長感到欣慰。

EDEN-072.jpg

文|許幀貿 圖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心心兩歲半時來到伊甸婦幼家園。當時口腔特徵較為明顯,嘴巴沒有太多自主性的閉合。幾個月後,心心去做了口腔內部的縫合手術,這對她吃東西、喝水方面都相當有幫助,如:進食時,在咀嚼上食物以剪成塊狀便能獨立進食,且透過早療服務的學習,已能透過口語提示達到自主性的雙唇閉合。然而外顯的特徵則需要等到達到一定年紀之後,才可以做外科手術改善。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415-156.jpg

下班時間他輕敲辦公室的門,默默地說著:「辛苦各位老師們…再見!」,他是目前在伊甸烘培庇護工場的小銍,去年考取烘培丙級麵包證照的他,如今擔任著工場中生產線上重要的角色。

 

文|許幀貿  攝影|何坤益

 

眼前的大男孩小銍,在庇護工場內是老師稱讚的能手。跟他對話,得放慢速度,給他一些時間思考,他才會慢慢說出他的想法。回溯小銍幼稚園時,有學習跟不上的情形,且個性安靜、不太與人溝通。爸爸及老師發現此異狀,因此帶去醫院作鑑定,診斷結果為自閉症中度患者。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位年齡近百的阿嬤分別是親家與親姐妹關係,年邁的她們在嘉義梅山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內(後文簡稱梅山日照中心)相聚。

縱使三位阿嬤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失智症,從細微的互動中仍可見到她們對彼此的關心,溫馨的姊妹情歷經時間風化依舊不減當年。

IMGP0859

文|許可晴 照片|伊甸基金會公關中心提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賴雯祺是台中市立文華高中的歷史科老師,曾獲頒台中市SUPER教師獎的她有著大大的眼睛、甜甜的微笑,少了師長的威嚴,反而多了一絲朋友般的親切感。

教師節即將到來,她分享了從教多年的酸甜苦辣,證明了教育不僅是單向的知識傳播,更是生命與生命相互成就的美好。

圖1

文|許可晴 照片|擷取自受訪者Facebook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翠倫已投身志工服務逾十年,一周七天裡,她有六天的時間都在做志工服務。

無論是辦公室內的行政志工,抑或是陪伴高風險家庭的服務夥伴,她都全力以赴。上課進修、閱讀相關書籍,她以面對職場的態度做志工。

1100419志工訪談-7

文|許可晴 攝影|蔡佳真

 

「來喔!先幫妳量一下體溫。」范翠倫穿著志工背心,雖然口罩擋住了表情,依舊能從她的笑眼裡感受到一股親切。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慈和阿鈺是一對小姐弟,分別是五歲和四歲的他們是輕度智能障礙的孩子,因為父親平時忙於工作,日常照顧的重任落在了同樣被診斷出智能障礙的母親身上。

對於媽媽來說,能為孩子做的只有基本的照顧。

畏縮膽小的慈慈、自理能力不足的阿鈺,他們的成長路上,還有許多關卡需要面對……

慈慈、阿鈺

 

文|許可晴 圖|伊甸公關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學時間到,有些孩子回到家享用熱騰騰的飯菜,卻有另一群孩子,只能單獨面對空蕩蕩的屋子。當家庭不足以成為一座溫暖的避風港,還有誰能夠接住這些孩子,守護他們那純真無邪的笑容?

課輔封面 確認

文|許可晴 攝影|伊甸基金會公關中心提供


下午四點,一群「小怪獸」湧進家樂課伴據點,小學生鬧哄哄的晃到自己的座位上,國中生則默默走進一旁的教室。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基金會專業發展研究室舉辦2020多元化創意教具成果分享會,以「CRPD八大原則」、「全齡設計」、「自製教具」為核心,展示了今年度的研發成果。

團照調色

文|許可晴 攝影|許可晴 圖片提供|伊甸基金會專業發展研究室
 

 

2020多元化創意教具成果分享會發布了四種教具的創意應用,四組的研發小組成員背景多元,分別為早療、幼兒、成人身障等不同領域的服務者。他們在第一線看見服務使用者的需求,提出既有教具的改良方式,並開發出更多元的玩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翻轉社會大眾對老的印象,伊甸基金會與「老事在幹嘛!?」專題企畫合作拍攝公益廣告影片,邀請兩位年紀加起來超過174歲的失智爺嬤擔任主角,在梳化人員與造型師的協助下,兩位長輩換上潮流服裝,跟著導演的指令擺出各種帥氣動作。

歷時兩天的街頭拍攝,具有老派時尚風格的公益廣告影片於10日上午在伊甸官方臉書粉絲團及Youtube頻道進行首播,藉此呼籲社會大眾,只要心態正確,即便80、90歲的年紀也能活出18、19歲的模樣。兩位失智爺嬤更是用行動告訴觀眾,自己的老後生活自己決定,活到老、潮到老。

 

高齡95歲的玉蘭阿嬤,獨力扶養九名子女長大,待子女都成家立業後,生活逐漸失去重心,數年前罹患失智症,變得沉默許多,經過評估轉介,在家人的鼓勵下,玉蘭阿嬤來到伊甸北投頤福日照中心。在這裡有其他長輩的陪伴,照服員及社工安排體適能、音樂、益智桌遊等課程。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感恩的季節裡,伊甸台中迦南園烘焙庇護工場推出由檸檬磅蛋糕、杏福草莓餅乾、雜糧杏仁巧克力餅乾、起司餅乾四種產品組成的「愛分享聖誕禮盒」及巧克力、香草2種口味的「愛分享聖誕蛋糕」。 

(首頁圖及圖一)愛分享聖誕禮盒
(圖說:愛分享聖誕禮盒。)

每一樣禮盒產品都是身心障礙朋友努力學習的成果,保證美味,爽口無負擔,同時伊甸台中迦南園烘焙庇護工場也期待在台灣後疫情時期,創造新的市場,若公司因疫情取消尾牙聚餐,可以訂購聖誕禮盒送給員工,作為替代尾牙的禮物,或是在年終在大家最喜歡的交換禮物場合,選擇聖誕禮盒作為交換的禮物,為對方送上最真的祝福。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峽北大托老中心與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合作,在周五下午由大學生們帶著老人家走出托老中心,接觸社區設施。第一場活動的目的地是圖書館,希望能藉由同學們的協助,幫助老人家學習運用圖書館資源,也促進青、銀間的對話。兩代人手牽著手,溫馨的互動與談話為懶洋洋的下午增添不少趣味。

20201016-38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