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伊甸董事長陳宇昭、常務董事尹可名牧師
主持/詹慶臨 整理/引常
自從劉俠杏林子女士創辦伊甸基金會之後,對弱勢族群總是不遺餘力盡心事奉。雖然,「面對一張張愁苦的臉,一個個淚水中掙扎的靈魂,無法轉頭不顧。」劉俠自認為所能付出的有限,每每想到要做的事情太多卻限於精神體力,常常恨不得對著什麼地方大喊:誰有不要的生命誰有多餘的時間,都給我!若說我這一生還有什麼遺憾和痛苦,這便是了!
口述/伊甸董事長陳宇昭、常務董事尹可名牧師
主持/詹慶臨 整理/引常
自從劉俠杏林子女士創辦伊甸基金會之後,對弱勢族群總是不遺餘力盡心事奉。雖然,「面對一張張愁苦的臉,一個個淚水中掙扎的靈魂,無法轉頭不顧。」劉俠自認為所能付出的有限,每每想到要做的事情太多卻限於精神體力,常常恨不得對著什麼地方大喊:誰有不要的生命誰有多餘的時間,都給我!若說我這一生還有什麼遺憾和痛苦,這便是了!
文/尹可名 刊頭設計/謝馨霈 刊頭拍攝/鄭逸民 內文圖片提供/尹可名
大學主修心理,修過許多有關心理學的課程。比如說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諮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心理測驗……等等。還常常參與個案討論,開啟了探索心理學領域深奧未可知的世界,訝異感受到21世紀的文明病,是諸多心理相關疾病的病源。
身心症合理化成績不理想
口述/施以諾教授 整理/尹可名 攝影/簡瑞廷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基金會對精障者的服務突破以往以醫療為中心的做法,採取「會所模式」進行精神障礙社區式服務。讓每個來「會所」的朋友,加入成為會員,伊甸的工作人員為職員。為了協助會員能重返社會,職員將會所大小事務的決策賦予會員們,讓他們自主參與會所的事物。
這種職員引導會員在過程中,學習人與人互動、同理、互助合作,彼此成為牢不可破的「夥伴關係」。這改變了過去我們把有病的人稱為病人的習慣,不再忽略病人這兩個字包含了「病」和「人」,先尊重有病的人也是人。
本期雲端恩語第56集專題談到「為憂鬱症者去冰加溫」,伊甸「會所」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病人當作人看待,在過程中會員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會員看到自己的價值,就會打開心裡幽閉的窗、冰冷的心,願意走出桎梏的心靈世界,與家庭之外的社區連結,去享受、感受社會的溫暖。
口述/劉俊緯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Q.在從事社工之前,曾經有和精障者近距離相處的經驗嗎?
如果說職涯來說,在活泉之家的經歷都是直接跟精障者的接觸;那在生活中,像我小時候,在路邊或者是在超商、公共場所,可能會看到有人會自言自語、對著空氣講話,或是經過有些蓬頭垢面、衛生習慣沒有那麼好的路人時,長輩可能會跟我們講說:那個人怪怪的,或是那個人有點狀況、不要靠近他等等。我們往往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認識跟自己不太一樣的人,而這中間也可能包含了生病的人。另外,我自己本身的訓練背景是一名社工,在來到伊甸活泉之家之前,我有做過社區的個案管理員的工作,我的服務對象裡面有大約四成的人是有精神疾病的診斷,但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常常都是很任務取向,比如說他們一定要去吃藥,或者他們一定要表現出一個很乖的病人,或是障礙者的樣子,我們才能夠給予所謂的支持或協助,這比較是從一個服務供給者,或者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中,思考怎麼去處理問題的角度。唯獨是到了活泉之家,才有對精障者有更多不一樣的認識跟觀念的改變。
(圖說)本集專訪施以諾博士(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與伊甸活泉之家劉俊緯主任。(攝/簡瑞廷)
來賓/施以諾、劉俊緯 主持/詹慶臨
口述/ 杜明翰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這個社會其實是蠻功利主義的,看的是人的學歷、工作、頭銜、收入,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是藉著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使我們變成什麼樣的人?一個人一生當中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最重要的是在上帝眼中你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能更新變化是極大的祝福
口述/杜明翰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談到我為何從微軟科技業轉業到社會福利領域,那個過程其實是個「long story」,我覺得那是一個來自神的「呼召」,當然每個人解讀都不一樣,但這個過程確實是我人生當中很大的轉捩點。
文/ 王界元 編審 / 詹慶臨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我是職能治療師,在醫院工作10多年,後來轉到伊甸早療單位服務,而我自己的孩子也有一點過動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療育上更能理解慢飛天使和照顧者的難處。
藉著專業評鑑,發現女兒也是慢飛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