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構的服務使用者不睡覺,三更半夜起來找東西;又或是夏天炎熱,逕自套著外套不脫下……面對生活大大小小問題,身為職能治療師的楊沛璇輕鬆以對,她從不貼標籤,試著找出他們的根本原因。在她眼中,他們是一群可愛、想法再簡單不過的人了。
(圖說:職能治療師楊沛璇(中)課後發小點心給服務使用者。)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當機構的服務使用者不睡覺,三更半夜起來找東西;又或是夏天炎熱,逕自套著外套不脫下……面對生活大大小小問題,身為職能治療師的楊沛璇輕鬆以對,她從不貼標籤,試著找出他們的根本原因。在她眼中,他們是一群可愛、想法再簡單不過的人了。
(圖說:職能治療師楊沛璇(中)課後發小點心給服務使用者。)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在復健科常聽到”OT ”就是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的簡稱。職能治療師林庭宇沒有到醫療院所,而是在社區從事輔具相關的服務。身為輔具評估人員,天平的這一端是專業的評估,協助輔具使用者找到最適合的輔具;天平的另一端則得面對人情的期待以獲得輔具資源的補助。孰重?孰輕?天平兩端的砝碼該如何拿捏呢?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
進到基隆市輔具資源中心的官網 (http://klatrc.blogspot.com/),裡面有輔具借用規則的說明,以及每日更新的二手輔具庫存現況,資訊透明,民眾如欲借用輔具,上官網查詢即可一目了然。
早療推手 職能治療師
在早療領域當中,職能治療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用專業素養陪著早療孩童步步跨過難關,為孩子制定個別療育計畫、給孩子愛的擁抱。他們也藉由一次次直接服務,帶他們迎向未知的挑戰,永遠學不完、無盡摸索,但也從中發現自我價值,為愛出發,與孩子同行。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何維綱 刊頭設計│張煜仁
在伊甸,有一群具有專業醫療背景的職能治療師,在各地城市與偏鄉為早療孩童服務,即便工作內容挑戰度高、服務的家庭背景複雜,也不減他們的熱忱,反而從一次次的服務裡獲得感動,他們甚至形容自己像是一個守護的園丁,細細澆水、陪伴,等待每一個種子破土而出,發芽長大。
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在於訓練早療孩童精細動作、專注力、感覺統合、生活自理等技巧。有別於在醫療院所工作,伊甸的職能治療師多是走入家庭、社區或者進入機構服務,譬如在醫院服務多屬時段課程,沒有充足時間與家長溝通、細聊孩子的進程,難以建立彼此的默契與信任,「信任感是療育成效很重要的要素。」他們說。
用主題式遊戲翻轉療育
「他們玩遊戲的樣子,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旁觀看療育課程進行,孩子們遵照規則、聽從指令,舉起手腳、蹦跳吼叫,快樂投入的樣子,令人難以置信他們是一群正接受早期療育的慢飛天使。
文|賴慶榕 攝影|何坤益
跨專業團隊中,職能治療師蘇文清的教學引導,為伊甸嘉義早療中心的課程帶來轉變。老師們利用彩繪輪胎作為道具,讓十幾個孩子一起遊戲,進入故事情境,發揮最自然的社會互動、彼此學習,讓孩子的進步更有效率。
慢飛兒也可以玩遊戲
為早療兒付出 從中獲得成長
職能治療師林巧雯從醫院轉任到機構,透過近身接觸個案實踐服務理念、磨練溝通能力。面對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克服挑戰,希望能藉此幫助更多早療家庭重拾歡顏。
文│黃珮瑜 攝影│蘇麗華
來到東港早療中心已經快三年的職能治療師林巧雯表示,職能治療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個案能夠擁有獨立性、順利的進行日常活動。但過去在醫院服務時,病人與治療師受限於互動的時間和場域,有許多細節層面還是關照不到,曾讓她對「自己的工作究竟能為病人帶來多少幫助?」這點感到疑惑。來到伊甸後,因為有機會深入居家指導跟服務,反而讓她打開了工作的新視野。
從頭摸索,強化溝通經驗
執著服務偏鄉早療孩童
徐培純帶著早療孩童上團課,她引導孩子步步闖過設計的關卡,藉遊戲氛圍,她讓職能治療課變得生動有趣。徐培純說在偏鄉的第一線服務讓自己更踏實,更加堅定未來繼續服務弱勢朋友。
文・攝影|陳玠婷
徐培純還是學生時期,就已下定決心未來工作要走出醫院診所體制,以直接服務為先,因此她在兩年前進入伊甸林園小漁夫學園擔任教保員,後考上職能治療師,繼續在小漁夫、高雄其他身障成人單位服務。她身為身心障礙者的家屬,十分明白自己投入服務的初衷,「妹妹小時候生病高燒,成為中度智能障礙者,很可惜那時候沒有接觸早療,所以我想極早介入這個領域,幫助更多孩子。」
徐培純說,現在偏鄉早療的機會比以前多,但是還是需要更多人與資源進入,尋找在家等待幫助的人們。她回憶因為妹妹小時候沒有機會接觸早療,所以錯失極早進步的機會,現在她能做的就是常帶妹妹融入社區,培養生活自理技能,就跟現在帶著慢飛天使一樣。
當早療孩童的朋友
顏維貞投入早療領域已經十幾年,這段歷程遇見的早療孩童,使她更具彈性與柔軟,對生命的價值觀也有不同的詮釋。她告訴家長將孩子放在「症」前面,將症狀視為如血型星座般的特徵,即便缺陷的生命還有許多著力的地方。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只要談起早療孩童,顏維貞的神態就會改變,她像是他們的好朋友,無比珍惜彼此陪伴的時光,早療孩童從她身上得到精神支持、生理機能的進步,而她也從他們身上獲得繼續的能量,因此無論相伴時間長短,每一段歷程都成為她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
顏維貞自學校畢業後,遂進入伊甸服務身心障礙朋友,她以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從成人轉調服務早療兒童,當時她想成人大多是維持生理機能,而孩童則是透過早療可以翻轉生命,於是她決定投入早療服務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