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視神經萎縮,黑板、書本字體再也看不清楚,她變成了視力障礙者。社工系畢業的她,輾轉來到伊甸基金會服務,用她的經歷和專業,幫助更多的視力障礙者走出困境,迎向新人生。

(圖說:周玉玲榮獲2021年的金鷹獎的肯定,左為衛服部部長陳時中,右為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
文|蘇麗華 頒獎典禮攝影|王致尹 圖片提供|周玉玲
經過苦難,成為別人的祝福,周玉玲就是一例。她失去視力,卻不畏障礙,成為一名社工。在別人看來,看不見如何服務他人?她卻用行動證明她能,服務中對視障者多一份理解,陪伴他們慢慢走出傷痛。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不見、看不清讓日常生活多了些不便,有了設計貼心的生活輔具,視障朋友不僅能擁有便利生活,也能盡情享受娛樂活動。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伊甸視障重建中心提供視障者生活及職業重建的相關服務,有鑑於中心平日主要提供視障朋友光學輔具的評估,較少機會介紹生活相關的輔具,因此特地舉辦講座,拿出壓箱寶供視障朋友體驗。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料理三餐是許多人的日常,視障朋友毫不遜色,一樣也能辦到!在教導下,不論主餐、中式點心到甜點,在他們的巧手下,成為香噴噴的佳餚,儼然成為料理達人。

(圖說:廚藝老師到宅教視障朋友煮火鍋。 )
文|蘇麗華 照片提供|基隆職業重建中心(所有照片拍攝時間為2021.5月之前)
每到用餐時刻,自己親手做一道料理看似不難,但是少了視力輔助,一樣能端出美味佳餚嗎?一群視障朋友在專業老師的教導下學習烹飪,一道道菜色出爐,從餅乾、蘿蔔糕、炒米粉到雞湯等,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手藝一點都不輸一般明眼人。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中如何協助視障朋友行走?
【人導法口訣】
企劃|蘇麗華 插畫|Dream Hugo夢想雨果 審閱|伊甸視障服務處處長廖美枝、伊甸愛明服務中心組長莊琇吟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將世界簡單以「明暗」或是「黑白」區分,藝術一直以來都被歸在「白」與「明」的範疇,只有明眼人可以接觸,因為看得到才能作畫、才能欣賞藝術的美。
然而藝術真的是專屬於明眼人的「特權」嗎?
從視覺框架解放出來的藝術又是什麼模樣?
撰文|許可晴 圖表製作|許可晴 部分圖片來源|截圖自國美友善導覽APP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走進台灣豎琴中心,鄭竹君便起身,笑著迎接我們。眼前這位擁有開朗笑容的女孩,一出生就罹患視網膜相關疾病,小時候還能隱約看見顏色,二十幾年過去,現在的她只剩一隻眼睛能夠感光。她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堅持自己的音樂夢,在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

(圖說:受訪者_鄭竹君。)
撰稿|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照片提供|鄭竹君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入潺潺的湍流,視障朋友在志工協助下,體驗人生難得的溯溪活動。卸下裝備,盡情享受烤肉、做披薩的樂趣,證明即使看不見,生活依然可以過得精彩。

(圖說:在志工協助下,視障朋友體驗難得的溯溪活動,在目的地做大合照。)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愛明發展中心自2018年起承辦新北市社會局「送子鳥學堂」親職教育課程,針對視障者傳授實用育兒知識並提供專業支持,今年更首度舉辦「非說Book送子鳥學堂」,鼓勵視障父母透過閱讀與孩子互動,跨越障礙一起享受親子共讀樂趣。

(圖說:伊甸愛明發展中心舉辦「非說Book送子鳥學堂」,鼓勵視障父母跟孩子親子共讀。)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去視力,也奪走陳企維的彩色人生。他靠著信仰走出低谷,在音樂路上展露頭角;更用音樂事奉主,奏出生命的美妙樂章。

(圖說:陳企維吹奏長笛聲音悠揚,打動聽眾的心。)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鄰近繁華熱鬧的台北小巨蛋,拐個彎走進鬧中取靜的敦化北路巷弄,一座小而美的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藏身在靜謐的住宅區內。豐富的館藏內容,提供視障者友善的閱讀服務。

(圖說:台北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主任莊正德為我們介紹館內豐富的視障館藏服務。)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音箱(Smart Speaker)是一種內建AI人工智慧的語音助理音箱,基本配備是語音輸入功能,並連結網路,可控制家電和手機應用程式。截至2019年8月,全球銷量前三名分別是亞馬遜的 AmazonEcho、谷歌的Google Home及百度的小度,智慧音箱銷量成長空間大。
李繼吾不僅是音樂人,也是擁抱科技的視障3C達人,與以音控操作的智慧音箱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圖說:白手杖和智慧音箱是視障朋友的好幫手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周二上午,高齡87歲的阿麟伯在太太的陪同下抵達伊甸台南視覺障礙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和同為視障者的學員們彼此交流、互動,接受服務一年來幾乎不曾缺席,顯見對此處的喜愛。

(圖說:阿麟伯說,來伊甸台南視重中心有聊天對象,生活不無聊,心情也開朗許多。)
文|林佳勳 攝影|何坤益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話來有條有理、思緒清晰,完全無法想像眼前侃侃而談的張晏晟,曾經是個三、四歲才學會放手走路,五歲才開口講話的慢飛天使。他不受視障與身障限制,在鋼琴、手風琴、聲樂方面展現過人天份,更是音樂比賽的常勝軍。

(圖說:不畏視力、身體障礙,張晏晟勇闖音樂之路。)
文|林佳勳 攝影|李蒼瑀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笛音樂家蔡明秀,在全盲與妥瑞氏症雙重生理障礙下,運用獨特音感天賦和加倍練習努力,在音樂世界裡大放異彩。而家人一路的關愛支持與目標明確的企圖心,更讓她勇於克服限制,往廣闊的世界探索!
撰文|黃珮瑜
圖片提供|蔡桂輝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了視力,依然可以勝任導遊!這次視障朋友用他們的心眼,帶領香港朋友認識貓空。藉此建立國民外交,更是一場美好的社會融合之旅。
文.攝影|蘇麗華

(圖說:張育豪雖然看不見,在指示下,依然為港友拍下美好的親子照片。)
別開生面的視障導覽一日遊就在貓空展開!「我想把認為不錯的地方介紹給他們認識。」視障者張育豪與林浚暉與兩對香港父子檔透過遊歷,體驗不一樣的台灣面貌。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視作品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來源,不論由小螢幕或是大螢幕觀看,我們皆透過眼睛去捕捉他人的生命故事,在有限的生命裡,延展無限的想像。
但視障者呢?他們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經過什麼樣的協助,才能享有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娛樂呢?
文│郭依瑄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凃奶奶正開心地觸摸著複製文物。)
因青光眼而中途失明的凃奶奶,正經由導覽志工的引導,輕柔的觸摸複製文物。
就在她一邊感受、一邊聆聽志工講解時,隔壁桌的視障者正誇讚「肉形石」複製文物小巧可愛,摸起來的感覺真的就像餐桌上常出現的東坡肉一樣。
這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地為視障朋友所設計的「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體驗活動,證明了服務不該只有一種形態,而是應該尊重多元差異,以客製化的內容消弭障礙、跨越距離,讓故宮文物走入民間,真正地達到友善與平權。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即便失去視力,視障朋友仍舊想品嘗美味的食物、即便出門可能因為看不見而遭受意外、危險,他們仍想探索未知!視力障礙,並不能阻礙他們與世界產生連結。)
即便失去視力,出門可能因為看不見而遭受意外、危險,他們仍想探索未知的環境!
視力障礙,並不能阻礙他們與世界產生連結。
文│張雪惠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障朋友海釣樂
邁入中高齡卻中途失明,黃色緞歷經一場眼睛病變,罹患夜盲症。
她走出憂鬱,學定向、參與活動。
近來更嘗試海釣、遊歷東北角,用笑填滿每一天。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能想像眼前一片漆黑的日子嗎?
在昏天黑地中不知所措、緊張的情緒怎麼緩解?如何走出黑暗?
一起來看看這些視障朋友的明亮世界吧!
文│邱慶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