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視障新視界 (72)
- Oct 03 Tue 2017 15:25
善用聲音做電話客服
- Oct 03 Tue 2017 14:00
意外失明讓浪子回頭
混黑道、為非作歹,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是詹先生的日常。
他人生轉折,
從社會黑暗走入視障生活,從掠奪開始助人,
猶如哥林多後書5:17所言,「他成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
文‧攝影│蘇麗華
- Sep 27 Wed 2017 10:37
冷面笑匠的視障教保員
- Nov 03 Thu 2016 17:57
視障蔡承叡 寫歌唱出自己心境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
初見承叡的時候,他正與歌唱班其他同學一起唱可愛的日本童謠《桃太郎ももたろう》,他頭戴麥克風唱歌,手彈烏克莉莉,一次比一次唱得好,可以輕易讓人感覺他喜愛音樂的程度。而承叡目前任職教會執事,平日更抽空擔任吉他班老師,教導其他視障朋友,他盡力適應生活視力漸變的生活,「我想為未來做準備。」
如果承叡沒有拿手杖,沒人能發覺他是位視障朋友,他說:「我看得見,但是眼睛會放電,像一個畫面裡,有些小點點一閃一閃的干擾整體樣貌。」醫生說,承叡患的是色素性視網膜病變,屬於遺傳性疾病一環,而他在成年工作後,視覺才開始受影響,「有次去看電影的時候,需要朋友帶我去座位,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眼底有色素沉澱,醫生說那是細胞死亡的現象。」他描述地詳細,以一種坦然接受的態度接受自己即將面臨的改變,真的很勇敢!
在還未發現眼睛病變時,承叡投入設計行業,雖然忙碌,但做自己開心的工作就一直堅持,直到發現眼睛病變,視力漸進式的變弱,承叡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首先先辭掉設計工作,希望換一份能夠盡量維持視力的工作。
- Oct 13 Thu 2016 12:23
眼科醫師義診 為住民「顧目睭」
眼科醫師義診 為住民「顧目睭」
伊甸宜蘭教養院,住著一群像大朋友一般,重度身心障礙的住民;許多住民,從未檢查視力、也不曾戴過眼鏡。其中,經檢查得知患有高度近視的一位年長住民,當許醫師為他戴上眼鏡,眼前的世界忽然變得前所未見的清晰,「我看到了耶!」他開心地笑了,大大比出「讚」的手勢。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 Oct 13 Thu 2016 11:57
中途失明全然接納自己
禹雄失去視力期間,一度灰心喪志,申命記31:6「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沉淪在深谷中找到盼望,開始接納自己,迎接新的世界。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 Oct 13 Thu 2016 11:09
在歌唱中找到亮光
在歌唱中找到亮光
一首詩歌寫到:「榮美的救主我仰望祢面,你聖潔真光充滿我生命,我找到自己在祢救恩計劃裡,我願用我全心、用我全力來榮耀祢。」視障老師白明光用上天賜與他的歌唱天賦教一群視障朋友,他們的生命從空虛到被愛環繞,一切變得不同。
文│王錦萍 攝影│王致尹
- Oct 13 Thu 2016 11:02
找到生命使命 智惠克服看不見
找到生命使命 智惠克服看不見
前言:青年時發現因遺傳性疾病導致視力漸漸衰退、中年時為自己做了重大的人生決定,離開家庭,獨自踏上學習視障按摩的旅途,智惠努力找到生命的使命。經過十多年,她從工作找到成就感與專業,從生活實踐興趣,脫胎換骨的模樣非常美麗動人呢。
文|陳玠婷 攝影|王致尹
- Oct 13 Thu 2016 10:48
視障重建 重拾生命力
視障重建 重拾生命力
有句俗語說:張開眼睛看到的視野有限,閉起眼睛看到的卻是無限世界。而生活重建的視障朋友對此特別心有戚戚焉,他們跨越失去視力的疼痛,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新世界。
文│陳玠婷
- Oct 26 Mon 2015 15:46
厚德大哥的多彩視障生活
厚德大哥是個傳統內斂的爸爸,身為家庭支柱的他在中年時換了眼疾,曾被雙眼黃斑部病變打擊過,後來他不願過哀歎生活,主動學習定向、生活技能,並盡情體驗生活,活得比以往多采多姿。
文|陳玠婷 攝影|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 Oct 26 Mon 2015 15:15
感同身受的視障服務
感同身受的視障服務
經歷過自我放棄期,需要許多重新站起來的勇氣,而紹紘做到了,從小因為弱視被欺侮誤會,他已經漸漸放下,藉由幫助其他視障朋友就業的過程當中,他也在治癒自己,希望未來能夠走向屬於自己的路,再做一回自己。
- Oct 26 Mon 2015 14:54
視佐員樂當他的另一雙眼
視佐員樂當他的另一雙眼
失去視力,人生也能找回曙光!視佐員李濠汎年紀輕輕便投入視障服務工作,幫助他們學習盲用電腦,使用3C產品,透過網路開啟數位資訊,更打開原本深鎖的心,擁抱外界。
- Oct 26 Mon 2015 14:30
踏著樂音旋律 找到生命第二春
張震坤熱愛音樂,除了擅長多種樂器外,也對自己的歌喉很自豪。62歲的他,不但積極適應視障生活,還矢志成為街頭藝人,希望透過音樂的分享,讓更多人感染他擁抱生命的快樂。
文│黃珮瑜 攝影│何坤益
- Oct 26 Mon 2015 14:14
黑暗中有光明
- Nov 13 Thu 2014 11:34
用心眼行走在高山部落上
用心眼行走在高山部落上
車子行駛在海拔1100公尺的山路,田爺爺猶如有心智地圖般,每個彎道、每個路標都逃不過他的「法眼」。失去視力沒有難倒他,卻意外開啟他的其他感官功能,暢行無阻的生活在高山部落,留下他每個足跡。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轉個彎你就會看到神父的家,下一處你會看到右邊有一座大水塔…」車子向海拔1100公尺的山路駛去,坐在前座的田爺爺憑著路況和感覺向駕駛一一報路,這趟山路是他年輕時每天務農的地方,更是他再熟悉不過的道路,當一行人看到他報的路標驚呼連連外,幾乎讓人忘記田爺爺早已失去視力。
- Nov 13 Thu 2014 11:15
20%的延伸希望
20%的延伸希望
如果我們眼前一片黑暗,就別盯著黑暗不放,打開耳朵、嗅覺、皮膚去感受周圍,會發現原來失去80%的訊息建構能力,卻還有20%能帶你重新認識世界。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 Oct 14 Tue 2014 09:46
希望永駐 重建視障者人生
希望永駐 重建視障者人生
失明後人生猶如陷入一片黑暗,無情的打擊讓人鬱鬱寡歡,內心的枷鎖就像一道高牆,斷絕外界的連結。在愛與陪伴下,透過轉介與服務幫助視障者重建,迎向全然不同的人生。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作為一個走過痛苦磨難的盲人,我不敢說光明已在我心中永駐,但用心去看世界,一定會比許多視力健全的人有更深刻的發現,一定能看見許多正常人看不見的東西。」中國作家莊大軍在他的著作《光明永在》的自序中娓娓道出這一段感觸。
- Oct 14 Tue 2014 09:42
視障周盧吉 靠著line打出按摩名號
視障周盧吉 靠著line打出按摩名號
過去,周盧吉封閉在家,成天抱著收音機收聽,家就是他的天地;如今,運用各種輔具,他走出家門,步入職場。弱視雖然侷限了他的視野,他卻善用工具,走出意想不到的寬廣未來。
文│王錦萍 攝影│何維綱
從事視障按摩工作的周盧吉,手機上的Line訊息不斷的傳進來,都是客人預約按摩的資訊。靠著它,不僅有了一份穩定收入,更開啟他與外界溝通的橋樑。50歲的周盧吉就親身體驗了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便利與改變。
- Oct 14 Tue 2014 09:38
沒想到我可以自己走出家門
沒想到我可以自己走出家門
二十年來,Candy因為擔心害怕而不敢獨自出門,失明後的她,媽媽是她依靠,更是她的眼,打理她的一切。如今上過定向訓練課程後,Candy試著走出家門,也打開她封閉已久的心房。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這一天在住家大樓庭院,Candy正試著拿手杖做定向移動,獨自一人從電梯口緩步移動到大門。短短的距離,Candy費了一些時間終於抵達管理員室,完成任務後她不由得說:「在黑暗中摸索真的很恐怖。」
- Oct 14 Tue 2014 09:31
李錦雙跨越黑暗 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