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並非每戶人家都能享受溫馨豐盛的圍爐,許多弱勢長輩只能獨自面對空蕩蕩的餐桌。
農曆年前,伊甸基金會臺北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們來到78歲阿敏姑家中舉辦到宅圍爐,不僅親手準備豐盛菜餚,還邀請阿敏姑與80歲的哥哥一起包水餃,享受家中難得的熱鬧氛圍。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農曆新年將至,並非每戶人家都能享受溫馨豐盛的圍爐,許多弱勢長輩只能獨自面對空蕩蕩的餐桌。
農曆年前,伊甸基金會臺北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們來到78歲阿敏姑家中舉辦到宅圍爐,不僅親手準備豐盛菜餚,還邀請阿敏姑與80歲的哥哥一起包水餃,享受家中難得的熱鬧氛圍。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圍爐」是團聚、圓滿的象徵,家人同在一起,分享美味的佳餚和喜氣,實乃農曆新年最受期待的家庭活動之一。
阿山與阿智是住在宜蘭縣三星鄉的一對多重障礙兄弟,別說是圍爐,他們平日連一頓熱騰騰的飯菜都難以見到。
這個新年,能不能有些不同?
文|許可晴 圖|何維綱
「…這裡的人情最溫暖,這裡的人們最和善,好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愛小甜甜…」一首卡通名曲,道盡張可昀小甜甜關懷獨居長者不落人後的心願。
圖說:左起─張炎玉處長、郭阿嬤、小甜甜、劉培伶督導、吳霈詠組長、李維欣主任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毛色潤澤、精神抖擻的雞隻在雞欄裡呼吸著陽明山上的新鮮空氣。車子行經蜿蜒的山路馳向山頂。冷氣團來襲,正是個適合圍著圓桌吃熱鍋的天氣。
(圖說:吳慷仁年節前夕到弱勢長輩家陪伴圍爐。)
春節的腳步近了,弱勢長輩難得有機會享用豐盛的年夜飯,伊甸公益大使吳慷仁到宅圍爐,陪伴高齡的鄧爺爺夫妻檔吃一頓年夜飯,讓關懷的心暖在心頭。
文│蘇麗華 圖片│伊甸公關中心
(圖說:游陳英奶奶非常期待歲末圍爐。)
這天,正逢伊甸圍爐,游陳英奶奶穿著最喜歡的一件衣服,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前。
平日照顧奶奶的照服員─柳羅燕雖坐不同桌,但時常跑來關心奶奶,時而合照、時而勸菜,奶奶笑開了,令旁人感受到圍爐的溫暖含意。
小美累積了整整一年份的乖巧與體貼,終於等到圍爐這一天,回到家給媽媽點收。
社工一邊說著,小美咿咿呀呀的表示贊同,
余媽媽笑開了,頻頻向社工與惠珠老師道謝,
手未曾離開小美,濃厚鼻音的台語腔調此起彼落,溫暖流動著。
長者吃暖 愛的團圓
平時散居在宜蘭各地的服務使用者,趁著圍爐這一天齊聚一堂。
難得有機會出門的他們,在迎春賀年之際,成為座上賓。
伊甸用著滿滿心意,陪伴他們納福賀新年。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圖說:媽媽們陸續抵達會場,將自己的拿手好菜放置好指定位置。)
伊甸澎湖縣托育資源中心在澎湖兒少館地下禮堂舉辦了一場親子圍爐活動,
看著陸續前來的媽媽、奶奶們,一手牽著孩子的小手,一手拿著拿手好菜走進會場,
共同點就是孩子被風吹到紅撲撲的臉頰及藏不住的期待笑容。
過年是個溫暖的、熱鬧的代名詞。
在年節前夕,伊甸的同工們背起行囊,走入各區,
無所畏懼的前往各個需要的角落;他們認真籌備著各式各樣的活動,
只期待能看見笑容、幸福浮現在服務對象的臉上,這就是我們的幸福。
(圖說:2018年仙女棒情境圖)
南投圍爐,緊鑼密鼓的展開了!從爺爺奶奶精彩的活動表演中,
便可以感受到南投的熱情,看著他們在台前賣力表演,
靈活的揮動著手、步伐一致的跳著舞,大家笑著、享受著,氣氛就這樣炒熱了呢!
(圖說:爺爺奶奶們穿著便裝與貴賓一同合影)
文│邱慶宜 攝影│王致尹
(視障朋友在圍爐上表演一段陶笛與吉他組曲,曲曲動人悅耳。)
在一片陶笛清脆悠揚的樂聲中為高雄圍爐場揭開序曲,
視障朋友為活動助興,他們不凡的演出贏來台下熱烈的掌聲。
視障朋友難得團聚一起享用年夜飯,為來年互道聲聲祝福
(三峽圍爐活動上,伊甸同工與來賓合影留念,洋溢歡樂氛圍。)
大夥兒圍桌用餐,享用美饌用笑容填滿席間每一刻,那是多麼溫馨的一頓飯啊!
伊甸三峽場圍爐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展開,長輩們帶來的餘興節目炒熱場面,
那是屬於他們的舞台,歡笑聲在夾筷聲中滿溢。
(圖說:吳祥珍爺爺與伊甸同工合影)
伊甸羅浮部落文化健康站因應年節將至,因此在桃園市復興區舉辦了8場
「愛‧圍爐」的到宅圍爐活動,陪伴山區獨居長者一同享受過年氣氛!
文│邱慶宜 攝影│何維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