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何建榮與陳瑩真夫妻。攝影/簡瑞廷 )
年輕時吸毒,屢屢戒不掉,何建榮直到遇到神,要他抬起頭來,他被神的愛深深觸摸。戒毒後成為牧師,何建榮牧養會眾,成立課後陪讀班,為神做工,成為新造的人。
(圖說:何建榮與陳瑩真夫妻。攝影/簡瑞廷 )
年輕時吸毒,屢屢戒不掉,何建榮直到遇到神,要他抬起頭來,他被神的愛深深觸摸。戒毒後成為牧師,何建榮牧養會眾,成立課後陪讀班,為神做工,成為新造的人。
(圖說:服務使用者在追思會上獻花,追悼已逝者。 )
人生無常,生命是如此的短暫。傳道書3:4「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宜蘭教養院用追思禮拜,追悼已逝的服務使用者,感謝他們曾經進入許多人的生命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當被人問未來想做什麼?很難想像蔡又麟的回答竟然是當老大。讀書時期輟學、鬼混;長大後吸毒、泡夜店,過著糜爛的生活。在一場飯局裡,為了追女友而走進教會,找回他人生的盼望,成為為主火熱的基督徒。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蔡又麟臉書
飆車、辦超跑嘉年華、跑夜店、吸毒,夜夜笙歌,年輕的蔡又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高調炫富玩性不減,他直言:「我國中就立志當老大。」
「你一生要留下什麼?」王建煊希望神差遣他、使用他,用他的生命完成神的心意。他卸下公職,積極投入公益事業,他說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他奉獻給社會,讓神帶領他,活出謙卑的生命。
(圖說:王建煊創辦五個基金會,發揮他的愛人精神。 )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王建煊愛心99臉書
去年,裘海正重回舞台,舉辦個人演唱會,獲得滿堂彩。當年從「飛鷹三姝」出道紅極一時,健康陽光的外型,獨樹一格。卻在父親過世,毅然決然離開歌壇。回歸家庭期間,神恢復她的自我形象,將失去的舞台,再度回復。她感謝神,極力傳揚福音,四處奔走報好消息。
(圖說:裘海正分享生命見證,主在她生命中掌權。)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伊甸雙福發展處邀請眾教會牧者和弟兄姊妹一同來分享主的恩典。不論是福音工作或是課輔班服務,都見證到上帝的帶領與祝福,他們和伊甸一起為主竭力奔跑,高舉 神的名。
(圖說:伊甸董監事成員與一級主管向所有來賓舉杯祝賀。)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伊甸舉辦雙福宣教聯誼會,邀請長年與伊甸配搭的教會與夥伴們,一起為建造的事工獻上感恩,也期許新的一年大家能夠與主對齊,同心合一,攜手共好同行繼續為主做工,持續地發光發熱。
(圖說:宋達民與洪百榕分享他們的見證,祝福滿滿。)
一個是演藝圈的火爆浪子,一個是小康家庭的乖乖牌女兒,宋達民與洪百榕兩個人攜手共度下半生。他們卻在人生的路上轉彎,卸下藝人光環,成為牧師與師母。他們牧養明星和社會大眾,一起領受 神的祝福與恩典。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我國二才開始學注音符號。」莊明達道出童年因為父親舉債,全家四處搬遷,以致書都念不好。沒想到 神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幫助他奠定沙畫的國際地位。他感謝神,一切都是 神的眷顧。
(圖說:莊明達有第一「沙手」之稱。)
文、人物攝影|蘇麗華
擁有亞洲首席沙畫藝術家之稱的莊明達,人稱「沙畫第一手」。每每創作,沙畫就在他的巧手下,倏忽地出現,下一秒又抹掉,消失於無形。一幕幕畫面牽動著人心,他的作品感人肺腑,贏得無數的掌聲。光榮的背後,他謙卑地說:「其實不是我畫的,是 神畫的。」
他,曾是私立貴族醫院的副院長;他,也曾是小鎮醫生。從醫這條路不是他的人生,上帝要他承擔更大的託付和挑戰,那就是從商。上帝預備他的道路更加寬廣,成為集團的掌舵人。
(圖說:永光化學董事長陳建信。)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陳建信簡報、永光化學公司官網
一位是精神科醫師,一位是頂著國立台灣大學的高材生,兩個人因相識相守,步入婚姻洋溢幸福。2009年的一場滑雪意外,老公許超彥癱瘓了!無奈造化弄人,甜美的生活轉眼破碎,未來、夢想一切成空。當黑夜襲來,盡是無止盡的照顧壓力……黃述忱如何在墜落谷底的生命當中,看到 神的愛和帶給她的啟示?
(圖說:黃述忱分享老公許超彥癱瘓後,神如何改變她的眼光。)
文、人物攝影|蘇麗華 圖片來源|黃述忱詩歌《因你愛我》MV截圖
擁有甜美外型的黃述忱是創作歌手暨生命教育講師,人生平步青雲的她,在29歲那一年家庭遭逢巨變,原本無憂無慮的她,突然間天塌了下來,她還來不及反應,遂成了一名長期照顧者。角色瞬間轉換,黃述忱還在適應,疲憊、惆悵卻先找上門,無聲的嘆息陪她度過每一個夜晚,困難悄悄地封鎖了她的內心世界。
「嗨,同學們午安,來!我們一起伸出左手、右手、左腳、右腳,來唱『耶穌喜歡所有小孩』!」當伴唱帶熱烈響起,在劉彥妤老師載歌載舞活力的帶動下,幾位身心障礙的孩子們,原本慵懶的瞇瞇眼頓時都亮起來了。
(打擊敬拜讚美團的天使們都有獨特的學習模式,老師們有教無類。)
文|詹慶臨 攝影|楊敬勤(資料照片)
這天是週二下午4點半,夏日的午后的大忠吉龍活動中心,天使打擊敬拜讚美團的樂音(簡稱天使讚美團)為社區的傍晚帶來躍動的霞光。
(圖說:李天柱因著主的帶領,個性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拍攝日期2021.4.19)
從事表演工作45年,李天柱向來獨來獨往,桀驁不馴的性格,自稱容易得罪人。2011年,演出《後宮甄嬛傳》,讓自傲的他開始學會謙卑。演戲這條路,他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為主成為一台戲。
藝人小馬倪子鈞身上總是放著畫板,隨手拿起畫筆不假思索的開心作畫,「上帝就是我的靈感。」非科班出身的他,回轉像小孩樣式塗鴉,將神的愛寓意在畫作中,帶出祝福。
(圖片:小馬自稱是顯性基督徒,樂於分享上帝的愛。)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Lokah Tayal」(加油,泰雅之子),《莎韻Dozo》的結尾歌詞不斷複誦著,泰雅族人黃士佳用黑人靈魂樂曲風詮釋原民歌曲,帶出新意,也帶出激勵,讓身為族人而驕傲,鼓勵他們抬頭挺胸大步向前行。
(圖說:黃士佳製作泰雅音樂專輯,用音樂鼓勵人心。)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喜歡聽廣播節目的朋友,對楚雲的節目《迴旋曲》一定不陌生。得過三次廣播金鐘獎,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陪伴過許許多多的聽眾度過每一個夜晚。如今在公共場所,你依然有機會聽到他的聲音,不同的是,他穿起宣教背心傳講福音,將好消息帶給更多需要的人。
(圖說:楚雲見人就傳福音,他要讓未信主的人都聽到這好消息。)
文.攝影|蘇麗華 情境圖片來源|pixabay
「夜對昨日是一次美麗的揮別,夜對生命是另一次夢境的探訪,歡迎收聽楚雲製作的《迴旋曲》。」透過廣播,楚雲與聽眾在空中相會。
落葉秋風早,在登高慶重陽之際,伊甸始終以福音與福利扶持、陪伴弱勢,把服務使用者當家人般關愛,伴隨左右。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這一天,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的大樓籠罩在濛濛細雨中,是再熟悉不過的基隆一景。
在劉姐當選十大女傑的那年夏天,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一位李科長打電話給她,想跟劉姐見個面。她心裡嘀咕,「我這種標準『良民』,怎麼會和刑事警察局扯上關係?」原來…
文|詹慶臨
2019年,我和同工楊兆蘭為了電子報要刊登的廣播劇,翻遍劉姐過往的劇作,欣喜「挖出」劉俠姐這齣塵封已久的廣播劇「復活」,一個小型迷你劇,最早是在主臨萬邦節目播出,應該是40年前劉姐完成的作品。內容是有關一個犯罪少年生命的覺醒、家庭復和的過程。
劉姐所關心的不只是身心障礙者,像「復活」探討的對象是失去家庭幸福的問題青少年,其實劉姐關心這個族群是有特殊緣由。
在劉姐當選十大女傑的那年夏天,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一位李科長打電話給她,想跟劉姐見個面。她心裡嘀咕,「我這種標準『良民』,怎麼會和刑事警察局扯上關係?」原來,他們想找劉姐寫一本有關青少年犯罪個案實例的書。
1984年,劉姐根據警政署提供的一百多個青少年犯罪個案,選出二十個不同類型的案例,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執筆,寫成了《留白的青春・叛逆的歲月》一書,探討問題青少年、家庭婚姻、親子教育、毒品氾濫、流浪兒等議題,作為當時警政署内部的參考資料。
2020年5月28日當天,雖然新冠狀疫情稍稍和緩,天氣卻風雨交加,傾盆大雨,伊甸電子報邀請多年來和伊甸一同關心社福的廣播人,共同來錄製劉俠姐的廣播劇「復活」,受邀人員包括閻大衛、李自立、邱慕迪、李繼吾、黃舒芸、許秀柱等……
文|詹慶臨 攝影|王致尹、閻大衛
廣播是伊甸和社會大眾連結的媒體之一,也是伊甸為視障者、身障者所規劃的訓練職種。過去伊甸前後製作了8個廣播節目,也在各大廣播電台合作相關單元,結識了多位廣播界老前輩成為志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