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公益大使阿弟陪伴慢飛天使小芯共讀,度過愉快時光。)
兒童早期療育需要你我的支持!伊甸愛孩童幸福節台北場盛大展開,展區設有「共創」、「發展歷程」、「五感體驗」等主題空間,透過實體互動,讓大眾了解兒童發展歷程與成長需求,讓家長能安心陪伴孩子探索世界,快樂長大。
(圖說:伊甸董事長陳宇昭呼籲社會大眾接納慢飛天使家庭,給予關懷。)
(圖說:公益大使阿弟陪伴慢飛天使小芯共讀,度過愉快時光。)
兒童早期療育需要你我的支持!伊甸愛孩童幸福節台北場盛大展開,展區設有「共創」、「發展歷程」、「五感體驗」等主題空間,透過實體互動,讓大眾了解兒童發展歷程與成長需求,讓家長能安心陪伴孩子探索世界,快樂長大。
(圖說:伊甸董事長陳宇昭呼籲社會大眾接納慢飛天使家庭,給予關懷。)
(圖說:臺中太平親子館配合年度主題進行場館布置,這季帶領大、小朋友認識大洋洲。)
文 | 謝馨霈 攝影 | 蔡佳真
當母子倆踏上二樓,「哇~媽媽你看,是摩艾石像耶!」孩子興奮地叫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手拿冰棒的摩艾石像主題攤位,獨特又逗趣的設計讓他們忍不住發出連連的驚嘆聲。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週末上午,苗栗陶瓷農創園區的草地區熱鬧滾滾,原來是伊甸基金會為宣廣兒童發展議題舉辦的園遊會,邀請社區居民前來參加。除了主辦單位伊甸以外,現場還有苗栗縣政府,及相關社福單位同來共襄盛舉。
現場,無論是手作、趣味遊戲、育兒行動資源車等,無一不讓孩子們童心大悅。有得玩又有贈品拿,大、小朋友樂陶陶。
(圖說:慢飛天使牛牛開心地舉起媽媽的手作圍兜,像是在說:「這是我和媽媽的心意,歡迎大家來看看、支持一下!」)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你有多久沒有牽著孩子的手,一起逛市集、看表演了呢?週末,伊甸基金會舉辦的「愛孩童幸福節」高雄場,在衛武營榕樹廣場熱鬧登場。即使艷陽高照,也澆不熄南部親子家庭的熱情參與,許多爸爸、媽媽推著推車、牽著孩子,一起走進這場充滿笑聲與愛的嘉年華。
文|朱聖恩 攝影|陳資涵
為讓更多人了解早期療育,並為孩子打造友善、共融的環境。伊甸基金會與臺中國家歌劇院,攜手舉辦「愛孩童幸福節」。其中有市集擺攤、闖關活動、親子互動工作坊等,盼為民眾帶來有趣又有知識量的一天。
(圖說: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慢飛天使鈞鈞與教保員陳采穎擊掌。)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簡稱鳳山早療中心)花鹿班門口的穿鞋櫃前,鈞鈞從容不迫地脫下鞋襪,踏入教室,與同儕一起上課。
(圖說: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慢飛天使小豆子接受早期療育後,學會自行拿湯匙並用餐。)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簡稱鳳山早療中心)社工師張庭瑜回憶,初次見到小豆子時,小小的身軀顯得柔軟無力,一雙大眼睛怯生生的。「他真的太小了,走路都搖搖晃晃,媽媽總是抱著他,不太敢讓他接觸外面的世界。」張庭瑜的語氣帶著擔憂,那是對這對父母深刻了解之後的同理。
(圖說: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慢飛天使樂樂在教保員王儷蓉的協助下,學習洗手。)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早期療育」是發展遲緩兒在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透過家庭、醫療、教育及社會共同參與的過程,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
(圖說:慢飛天使牛牛(中)與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教保員袁秀龍(左)及物理治療師廖雅芳(右)合影。)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當交通車駛入校園,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簡稱鳳山早療中心)門口傳來此起彼落的問候聲——孩子們來上課了!「牛牛,早安~請脫鞋、脫襪子。」聽到指令,牛牛緩緩舉起雙手,專注地嘗試脫下鞋襪。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讓他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完成。雖然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有些吃力,但他仍堅持到最後,成功脫下鞋襪,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
(圖說:伊甸台中兒童服務中心推出「親子任務箱」活動,透過共讀、共玩,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文 | 謝馨霈 圖|蔡佳真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早療個案通報人數自2011年起逐步緩增,平均每年增加7%。2022年疫情解封後,通報人數大幅上升;2023年更首度突破三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疫情前相比成長逾3成。
(圖說:伊甸苗栗服務中心主任張智于長年在早療領域札根,榮獲「資深敬業獎」的肯定。)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她,曾經帶著一份緊張與期待的心情,踏上苗栗陌生的土地,開始建構伊甸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原先稚嫩的臉龐,在多年的歷練下,散發出一股幹練的特質。
(圖說:社工與教保老師帶著幼兒玩紙飛機發射器。)
遊戲時,小朋友開心的動手用輕黏土做出小船,再將它放入水箱中。他觀察到,「它可以浮起來耶!」一旁的媽媽接著問他:「那我們來放入彈珠,為什麼它會沉下去呢?」小小的親子遊戲,就帶出「STEAM」的教育概念。
究竟什麼是「STEAM」呢?桃園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桃園市第二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社工彭怡蓁指出,「STEAM」一詞指的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與Mathematics(數學),教育涵蓋五大領域。
(圖說:幼兒透過玩,能刺激智力發展。)
孩子是透過「玩」和探索來認識這個世界,也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之一。親子之間透過玩益智教具,不僅能刺激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在互動過程中,學習應對與問題解決等能力,讓學習變得有趣又好玩。
「哇!這是放大版的珍珠奶茶耶!」桃園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桃園市第二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教保老師羅欣怡到宅療育時拿出自製的木質教具,家長和孩子無不瞪大眼睛,分外覺得新奇。
(圖說:伊甸基金會苗栗服務中心在三義圖書館舉辦「小惡魔躲貓貓」社區宣導暨親子活動,透過關闖遊戲,讓父母關注兒童的發展進度。)
文 | 謝馨霈 攝影 | 王致尹
「小朋友請問兔子的家裡旁邊有什麼動物呢?」老師輕聲詢問。
(圖說:新北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新北市第4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舉辦「親子奧運會」,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並呼籲父母關注孩子的黃金成長期。)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維綱
精彩刺激的羽球賽、熱血沸騰的拳擊賽,前陣子全民瘋奧運,你有跟上嗎?新北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新北市第4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簡稱三峽早療中心)前往三峽北大國小體育館,與在地公共托育中心、非營利兒園、社福中心、居家托育中心、長照服務及玩具銀行等合作,舉辦「親子奧運會」,將篩檢結合趣味的遊戲關卡,讓兒童從遊戲中學習,並呼籲父母關注孩子的黃金成長期。
(圖說:舞台上,幼童活靈活現的演出話劇,領受眾所矚目的喝采。)
文 | 謝馨霈 攝影 | 簡瑞廷
這天,嘉義大學會議廳外飄揚著橘色的桃太郎旗,禮堂內迴盪著「畢業快樂!」和「歡迎回來與老師分享在新學校的生活喔!」的聲響,讓伊甸基金會嘉義早療中心(以下簡稱嘉義早療)第22屆的畢業典禮暨舞台劇,增添一股溫馨又不捨的心情。
(圖說:伊甸東港早療中心歡送畢業生與轉銜生邁向人生新旅程。)
文 | 謝馨霈 攝影 | 簡瑞廷
陽光明媚的早晨,伊甸基金會東港早療中心洋溢著歡樂和感動的氛圍,為7名發展遲緩兒舉辦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慶祝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畢業生凱凱穿著可愛的畢業服、戴上四方帽,臉上充滿自信的笑容,與活力四射的轉銜生們,和爸爸、媽媽、阿公、阿嬤一起走紅毯,領受師長、來賓的祝福。
(圖說:喬遷典禮上,7歲的視障鋼琴小王子「饅頭」獻藝,為活動揭開序幕。)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桃園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承接「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與「第二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搬新家了!新址位於「中路四號社會住宅」三樓,寬敞的空間與多元的館舍活動,將持續服務更多早療家庭,挹注豐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