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疾病專題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許幀貿 攝影|徐士堯    剪輯|許幀貿

 

失智症現象在台灣越來越盛行,2021年失智症人口逼近30萬人、近六年就醫人數增加兩成。如何預防失智症成為每位高齡者需要面對的課題。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輩失智了,還可以做什麼事嗎? 伊甸日照處用生活和工作復能,結合三處托老中心長輩讓他們親自下廚,端出一道道美味佳餚,以廚藝會友,「作伙」來坪林市集交誼。

123_4698

(鶯歌大湖托老中心長輩作滷味販售,各個笑開懷。)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一群失智長輩走出日照中心,來到坪林活動中心準備大顯身手。他們在廚房各個展現絕活,料理平民小吃,用創意市集和坪林長輩進行一場交誼活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ID-19疫情全台升至三級防疫警戒,日間照顧中心皆暫停收托。疫情所迫,失智長輩在家雖難抵退化,頤福日照突破自我、勇於創新,懷著滿滿的愛陪伴失智長輩與家屬面對疫情。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白牡丹 笑呅呅 妖嬌含蕊等親君
無憂愁 無怨恨 單守花園一枝春」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2974

(圖說:淑嬪與媽媽現在的關係像倒吃甘蔗般,有諸多美好回憶。)

 

從小母親角色缺席,淑嬪對母愛既陌生又渴望。自從媽媽失智後,母女倆才開始重拾那一段曾經失落的歲月。

文|蘇麗華  淑嬪人物攝影|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經歷漫長的照顧之路。在早期發現,並在家人的愛與扶持中,這裡有一個令人鼓舞的故事。失智並非一路走下坡,而是可以一路唱著上行詩。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一天出門,只見丈夫劉先生騎著機車在附近直打轉,坐在機車後座的劉女士正納悶,今天怎麼騎那麼久都還沒到?問道:「怎麼了嗎?」劉先生低喃:「奇怪,怎麼找不到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就是什麼都不記得了嗎?嘉義縣梅山鄉的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的長者雖然失智了,卻仍保有自己的愛恨情仇。

 

國內照顧失智家屬,不乏有老老照顧的現象,長者照顧長者倍感吃力。失智長輩在此獲得專業的照顧,無憂無慮過著規律的生活,長者健康獲得改善,也降低家屬照顧壓力。

 

 

封面圖說:照服員預備長輩的午餐。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遞上一杯下午茶,送上親手製作的甜點,這是失智長輩開的下午茶會。伊甸基隆的失智長輩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集訓,用最真誠的服務,打動你我的心,顛覆你對他們的想像。

IMG_6162

(圖說:失智長輩走入第一線與客人互動。)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愛彩妝、美容的林郁芸,年僅19歲就被診斷出罹患了俗稱「漸凍人」的疾病。沒有苦味、勇敢面對病情,手裡編織的是充滿少女情懷的藝術作品。

圖說:林郁芸與綴織作品-人魚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座落淡水河右岸的愛德養護中心,住民們在一樓悠閒地滑著輪椅,任由徐徐微風拂臉。中心的另一角落正進行著美藝課程,圍坐著各式輪椅的住民,課堂間有說有笑,每位學員手上正在製作的作品不盡相同,都是文創教保老師溫家惠依據各人手部的功能及興趣量身打造的課程。有人斜著身子輕輕槌著鋁箔。有人下半身不良於行,手指卻能俐落地編織著結實的幸運手環。從中年阿伯的手裡交織出精巧的毛線藝品。住民們外表看似不若年輕人強健的體魄,其實在座的每一位都歷經人生風浪,現在在此平靜地將年輕時的桀敖不馴、或是乖舛的人生,全都寄情於藝術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可以想像失智症照護的安養院是大門深鎖,還是自由進出的景況?澳洲強調用環境設計照顧人,而非單用人來照顧人。改變設計,減輕照顧壓力;也找回失智症者的舒適生活。

(圖說:失智症席捲全球,澳洲的失智症人口不斷攀升。)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pixabay

 

失智症席捲全球,已高居澳洲的第二大死因;另一項數據顯示,澳洲90歲的人當中每3個人就有1人失智,凸顯失智照顧刻不容緩。如何設計友善照護空間,讓專家一次告訴你。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香港的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失智與獨居老人照顧問題一一浮上檯面。 )

香港的老化速度早已超越日本!少子化、失智照顧與獨居問題在在衝擊著香港。如何建構失智友善社區?政府和民間力量一起動起來,一同迎接老化社會的到來。

 

朱聖恩 圖片國際發展處、https://unsplash.com/、pixabay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銀髮住宅用環境來照顧人,就算重度失智也能賦能,找回原有的生活,銀木犀辦到了。這裡沒有大門深鎖、沒有規範,有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宛如家一般的感受。

(圖說:日本銀木犀開設雜貨店,由失智長輩擔任店員,享受每天與孩子互動的美好時光。)

 

文|蘇麗華  圖片來源|http://www.silverwood.co.jp/ 摘自日本銀木犀網站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症已非老人的專利!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吳麗芬接觸失智症已有20年經驗。 她回憶,曾見過30歲即失智的案例。

到底失智症會引發哪些行為問題,而照顧者又該如何應對呢?

 

文│郭依瑄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失智症不可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便可延緩退化情況。)

失智症,或許有一天將臨到你我身上也不一定,在「我忘記,我自己」之際,期盼神的憐憫降臨,不管什麼樣情況的喪失記憶,我們仍能堅定相信,神有祂美好的旨意!

 

文│張雪惠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湘怡笑說,她每天最大的任務,就是散播歡樂、散播愛!)

喜歡老人、更是長輩眼中的開心果,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照服員鄧湘怡從原本連鎖餐飲店店長,轉戰照服工作已有七年之久,她笑說:「我每天最大的任務,就是散播歡樂、散播愛!」

 

文|張雪惠 攝影│何維綱

照護長輩挑戰很大,在三峽北大公共托老的日照中心裡,失智情況從輕度到重度的都有,面對經常性時空錯亂的他們,照服員必須角色替換以因應狀況。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長輩們正在創作滾珠畫,移動紙箱滾動當中的彈珠,讓彈珠沾滿顏料自然滾出紋路和色彩。)

當日常點滴的記憶一一的消失,再也想不起來,日子可以過得依舊燦爛嗎?透過社區化照顧與活動安排,讓失智長輩也可以重拾起笑容,過著一般人的生活直到老去。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對家的美好記憶以及帶來的安心感,居住環境有家的味道,對失智長輩格外重要。)

家帶給人一份安心感!對失智症者而言也不例外。

在照顧環境中,如何營造家的氛圍,達到延緩失智長輩退化、保有社會參與的機會。環境規劃細節處處有訣竅。

 

文│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顆藥丸 歷劫重生的女孩

一顆藥丸過敏,竟然讓昭晴發出病危通知!全身99%皮膚潰爛,敗血症、急性腎衰竭……昭晴得了毒性表皮溶解症。走過死陰幽谷,昭晴預後只剩一眼,她仍懷抱感恩一切,劫難讓她重獲新生。

整理│蘇麗華 圖片提供│昭晴

年輕開朗的昭晴,有著樂觀的性格,如同「夏天」一樣,熱情而洋溢。但就在2013年的夏日,服用了一顆抗癲癇藥物,竟成為她死神拔河的慘痛經歷……

「一開始以為只是眼睛過敏,沒幾天後,便出現了咳嗽、發燒、喉嚨痛的症狀……」昭晴描述當時發病的症狀。掛了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扁桃腺發炎;病況沒有好轉跡象,吞嚥時喉嚨有如針刺般疼痛,轉診到區域醫院,醫師判定為會厭炎,擔心她無法呼吸,立即開刀進行氣切,自此無法說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失智長輩的靠山

時而對同工展現嚴格的工作要求,時而以最柔軟的姿態陪伴失智長輩。莊玉婷秉持社工專業全心奉獻,撫慰一個個老小孩的心靈 。

文|賴慶榕 攝影|何坤益

 

座落於嘉義梅山,「馨梅園」日照中心為失智長輩創造一處溫馨家園。社工莊玉婷正巧居於當地,得以就近照顧在地長輩。是日早上進行繪畫課程前,玉婷與美術老師悉心溝通,針對長輩能力調整活動內容;時近中午,她協助將餐點食材剪成小塊,方便長輩食用。她用細心、貼心與專業為家鄉服務,成為失智長輩與其家屬們信靠的對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暗中再展笑靨

六年前的施慧宜還是個世界玩透透,懂得生活更懂得享受的人;六年後視力迅速退化,她卻躲在角落自怨自艾長達2年。走出傷痛,她再度拾起笑容,盡情地挑戰每一次不可能的任務,即便在黑暗中,也能印證自己不設限人生。

黑暗中再展笑靨  

文│蘇麗華 部分照片提供│施慧宜

 

一位盲人可以攀登雪霸國家森林公園;和萬人橫渡日月潭;還可以獨自搭車北上參加歌唱大賽…,用行動豐富自己的生活,她就是施慧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越看不見的恐懼 

曾經在海上划獨木舟,進高山原民部落體驗的陳婉婷曾患史蒂文生強森症,目前一眼看不見,一眼正在惡化,因此她的個性隨著年齡日漸保守。可喜的是她不因此封閉自己,樂於學習,甚至長期擔任其他視障者的志工,生活極其充實。

跨越看不見的恐懼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