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4 Mon 2025 16:50
旗津兒童發展社區服務據點 陪孩子,更要陪家長
- Apr 14 Mon 2025 14:22
社工的意義:豐富他人,也反饋自己
(圖說:社工吳家琦獲頒「績優社工獎」,工作夥伴們到典禮現場幫他助陣。)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吳家琦踏入社工領域,服務五年多下來,他越來越看到工作的價值,直呼自己很幸運,背後有一群夥伴支持著他,將需要帶到早療家庭的身邊。
- Apr 14 Mon 2025 14:19
「愛德養護中心」歡慶20歲 一個充滿愛的家
(圖說:慶祝活動上,障礙者在台上打鼓演出,展現不凡的一面。)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愛德養護中心」(以下簡稱愛德)20歲了!平時接受照顧的一群重度身心障礙者,如今站上舞台表演,以打鼓和歌唱為「溫暖淡海,樂活愛德」感恩活動揭開序幕。
- Apr 14 Mon 2025 12:15
善化親子館 育兒神隊友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2024年初,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善化區親子悠遊館」(以下簡稱善化親子館),服務甫滿一年,即榮獲期末評鑑優等的佳績。
走進善化親子館,館內播放童趣的背景音樂,讓人聽了心情變輕盈。再放眼望去,盡是爸爸媽媽陪孩子玩樂的場景,令人產生此日是週末的錯覺。
- Apr 14 Mon 2025 11:27
旗山、美濃親子館 獨家公開隱藏版服務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為提供在地化育兒資源,2015年,伊甸基金會在高雄成立了旗山育兒中心(以下簡稱旗山親子館)。開張迄今將滿10週年,結合招牌服務,「共融」為其中一大特色之一。
每週三上午,旗山早療中心的小朋友來到親子館,享受遊戲時光。
- Apr 14 Mon 2025 10:23
慢飛天使牛牛勇敢前行 成長路希望相隨
(圖說:慢飛天使牛牛(中)與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教保員袁秀龍(左)及物理治療師廖雅芳(右)合影。)
文 | 謝馨霈 攝影 | 何坤益
當交通車駛入校園,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簡稱鳳山早療中心)門口傳來此起彼落的問候聲——孩子們來上課了!「牛牛,早安~請脫鞋、脫襪子。」聽到指令,牛牛緩緩舉起雙手,專注地嘗試脫下鞋襪。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讓他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完成。雖然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有些吃力,但他仍堅持到最後,成功脫下鞋襪,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
- Apr 11 Fri 2025 17:31
亦「師」亦「友」的旗山托嬰中心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哇哇哇……」嬰兒啼哭聲此起彼落,這是伊甸基金會—旗山公共托嬰中心(以下簡稱旗山托嬰中心)充滿活力的小寶班。
陽光燦爛,教保老師們牽著中寶班的娃娃,三三兩兩地回來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模樣,可愛指數破表。
- Apr 10 Thu 2025 15:35
開箱囉!跟著「親子任務箱」提升五大發展領域
(圖說:伊甸台中兒童服務中心推出「親子任務箱」活動,透過共讀、共玩,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文 | 謝馨霈 圖|蔡佳真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早療個案通報人數自2011年起逐步緩增,平均每年增加7%。2022年疫情解封後,通報人數大幅上升;2023年更首度突破三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疫情前相比成長逾3成。
- Apr 09 Wed 2025 17:15
長輩玩電子遊戲 樂無窮
(圖說:照服員吳侑婕教長輩玩電子遊戲,老人家覺得很新鮮。)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玩遊戲是年輕人的專利嗎?「不!」現在的長輩們跟上時代潮流,興起玩電玩遊戲,用行動證明他們也可以年輕一回。
- Apr 09 Wed 2025 11:04
我的社工這條路 珍惜每個生命寫出的篇章
(圖說:伊甸苗栗服務中心主任張智于長年在早療領域札根,榮獲「資深敬業獎」的肯定。)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她,曾經帶著一份緊張與期待的心情,踏上苗栗陌生的土地,開始建構伊甸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原先稚嫩的臉龐,在多年的歷練下,散發出一股幹練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