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輔具科技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163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成功大學的球場上運球聲噠噠,球員原想帥氣地一步切入、上籃。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動作的專家」之稱的物理治療師,除了會在大家所熟習的醫療院所、競技運動場、表演舞台出現,社區中的物理治療師又會以什麼樣的身份照料大家的動作呢?就讓雨都裡的物理治療師朱仲麟帶大家一窺社區中的服務。

123_2728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

 

「爬梯機是基隆的熱門輔具!」輔具評估人員朱仲麟解說。

「10位來借用輔具的民眾中,有4位是來借爬梯機的。」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

(申請北市手語翻譯、聽打服務 溝通沒煩惱)

企劃:蘇麗華  插畫: Dream Hugo夢想雨果    參考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   審閱:台北市西區輔具中心組長葉毅馨

 

p2

(服務對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園_輪椅進出縫隙_完稿-01

(你用對方法了嗎?輪椅進出捷運地面縫隙看過來。)

企劃|蘇麗華   插畫|謝青    審閱|台中輔具中心

 

伊甸園_輪椅進出縫隙_完稿-02

(正確方式學起來,獨自一人篇-遇到地面縫隙或捷運車廂間隙,自行將輪椅改成後向進入捷運車廂或跨越縫隙。註:自行將輪椅翹起跨越地面縫隙,屬高手行為,要特別留意。)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輔具界的盛事「2020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07.30(四)~08.0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熱鬧展開了。除了醫療器材廠商、相關專業人員,一般民眾在參展時看到折扣誘人的輔具,是不是該把握時機「敗」下去呢?來,且聽輔具達人教您參展撇步。

BINL9091

圖說:餵食四肢癱軟幼兒的輔具-彈玻椅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輔具界的盛事「2020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因為COVID-19全球疫情而延辦,終於要在7月底展開了。參展廠商、長照單位無不摩拳擦掌,準備拿出看家絕活。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1

企劃、整理|蘇麗華  插畫|謝青  審核|台南輔具中心

 

12292714296598-圖2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子化、高齡化,國人平均年齡節節攀升,隨著年紀漸長,身體機能下降是自然的現象。創新的科技輔助,使身心障礙者、年長者、一般人的生活品質得以提升,一起來看看幾項有趣的居家自動化產品介紹吧!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Woojer Edge智慧穿戴式影音動感裝置

2圖: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oojer.BornToFeel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獲「百萬創客擂台競賽」冠軍及人氣獎的Tai Mecha Lab團隊,將台灣第一台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研發的過程,濃縮成短短3分多分鐘YouTube影片:當創辦人林宗正穿戴外骨骼輔具舉起重物、離開輔助架跨出的那一霎那,團隊內心的悸動,絕不亞於阿姆斯壯登陸月球跨出的第一步。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照片提供|林宗正

 

勞動部舉辦108年「百萬創客擂台競賽」,台灣智慧機械與輔具實驗室(Tai Mecha Lab) 研發的「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從眾多優秀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其作品技術突破醫療輔具限制,因應未來長照產業需求,頗具商業潛力。不僅贏得人氣獎,同時也榮獲評選委員百萬冠軍的肯定。頒獎後由林宗正親自示範機器人及機器手臂的運作效果,現場被前往採訪的媒體擠得水洩不通。在鎂光燈閃耀的光榮當下,其實是一段懷抱夢想的寒窗期。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心障礙朋友們的新福音is coming to town!這次「駕馭科技-實現美好的自立生活」邀請到同時擁有商業與科技背景的美國輔助科技專家-Anna Leung,看她如何用科技的力量來幫助個案們步入常軌。

 

文、攝影│林鈺庭、翻攝自Philly.com、Leka

 

「夢想使用智能設備來追蹤您所愛之人的健康與福祉嗎?」來自美國的Anna,致力於研究嘉惠智能障礙者的輔具。擁有優秀邏輯力的她,將此次講題劃分為五大類別,分別是「生活」、「學習」、「工作」、「玩耍」、「採取行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Malcolm MacLachlan教授(圖中)倡導駕馭科技,能讓身障者都能過著美好的自立生活。)

駕馭科技讓身障者可以過著美好生活是一大貢獻!Malcolm MacLachlan教授指出,科技應從身障者的需求為出發,結合生醫工程技術,開發實用的輔助科技,幫助身障者自立生活,不拋下任何一個人才是推崇的宗旨。

文‧攝影│蘇麗華

 

「不讓一個人落後!」(Leaving no one behind )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Malcolm MacLachlan認為,輔具科技可以讓身心障礙者表現得更好,而不是汙名化,透過輔具的支持,讓他們能參與社會、增權賦能,進而達到社會的融合。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說突破障礙,除了自身的復健,輔具和無礙環境能幫上大大的忙。尤以輔具能夠依著每一個人的需求度提供不同的服務,為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新風貌。

 330-04-13-1  

文|陳玠婷

 電影《Life Feels Good,人生多美好》中的主角Mateusz是腦性麻痺患者,他的手腳張力過高、幾乎沒有表達能力,但是他個性纖細敏感、思維清楚的人;曾經,醫生誤判Mateusz是個智能障礙者,大喇喇地在他與母親面前說:「他是個植物人……」時他甚至無法開口反駁,甚麼事都不能做。Mateusz直到母親年邁進入教養院受照顧,彼時才學習如何表達:自己不是植物人。

 如果,當初檢查沒有誤判,有治療課程與輔具幫助,表達能力對Mateusz還遙遠嗎?他是不是能自己使用電動輪椅外出就學、就業呢?學習使用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電腦打字輸入法,是不是能讓Mateusz抒發他每天的天馬行空?

 善用輔具  自主生活不難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不可逆的老化,腦性麻痺的阿梅生活漸漸需要有親人,居服員幫助,家中一樓也改建成為無障礙空間,讓阿梅能在舒適的環境在地老化。

 IMG_0346  

文|陳玠婷     攝影|高建芳

 家住屏東新園的阿梅,從小即是重度腦性麻痺的多重障礙者,在父母親雙雙逝世的情況下,即使有手足互相照顧的情況下,也培養出獨立生活的態度。目前住在大哥留下來的透天厝,雖然家中仍有負債,但總是還有一個遮風避雨、與家人相伴的家。

 身體機能退化  生活限制多

 只是近10年來,阿梅的身體機能退化得快,原本能撐著自己緩緩在家中移動,爬樓梯,現在身體機能退化,手部已經無法再為自己燒菜煮飯,甚至在房屋還未裝修成無障礙環境、沒有移位輔具時,她從三樓房間到一樓客廳只靠雙手、雙腳用爬用挪的,空間過於狹小,家人無法幫助,而且每次上下樓梯都要十幾分鐘,又累又危險,阿梅大姐表示:「她以前從三樓走下來跌倒過好幾次,常常受傷,每次摔倒就很懊惱坐在樓梯口哭。」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性麻痺且年過半百的小夏,家門前長長的斜坡道是他的夢魘,屢次跌倒,傷口狠狠地在他腿上印下烙印。顯少出門的他,時隔35年後萬萬沒想到一支四腳杖竟然能夠改變他的命運,幫助他出門上課、交朋友。他的活動不再侷限家裡,而能出門走透透,看盡世界。

IMG_0701  

文│王錦萍  攝影│何維綱

小夏在小學四年級那一年輟學,因為腦性麻痺的關係一直待在家裡由媽媽照顧,上一次與外人接觸是三十五前的事了,後來,伊甸幫助他藉由輔具得以出門、上課,獨立帶來自信,現在他有許多朋友,變得開朗,疾病再也不能將他隔絕,小夏的世界從此開展了。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破0.06視力 看見未來

IMG_7387  

正當黃金三十巔峰時,突然失業又失明,你會怎麼面對接下去的人生?曾是建築界新貴的李志宏,面對這樣的人生一度想放棄,但在伊甸的幫助下,終於在電話客服工作上找回自己的人生。李志宏說:「我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會有機會!」

文│唐植梅 攝影│萬慶濰

民國64年次的李志宏,退伍後以半工半讀方式考進銀行並做到放款專員。放款工作中接觸到不同行業,感受到其他產業的發展與潛力,於是民國95年跳出銀行業、轉進完全陌生的營造工程業。

當年政府大力發展城市更新,都更、大樓拉皮舊改新口號喊得震天響,營造工程成為最夯產業,李志宏沒有背景、也缺乏人脈,卻毅然爭取面試機會,正因為這份態度,獲得老闆讚許並在三十多位有經驗的應徵者中堅持雇用他。受到老闆的器重,李志宏應徵是業務開發,卻接受了領固定薪水的條件。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輔具好幫手 生活大不同

輔具項目多元,從臉上戴的眼鏡、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輔具應用的一環。對於身障者或行動不便者使用的輔具,不僅能幫助他們復健,同時也能提高生活自主,讓生活不再侷限,而能擴大社會參與。

20120822-20-擴視機方便弱視者進行閱讀。  操作擴視機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物理學家史提芬‧威廉‧霍金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雖然語言與行動能力都受到限制,但是他透過溝通輔具和個人行動輔具的電動輪椅與外界作交通,提出黑洞輻射等學說,在學術研究領域上有傑出的表現,不因身障而箝制他發展,活出不設限的人生。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大潭的發明傳奇

身高80公分的劉大潭,因為誤打過期疫苗導致雙腳萎縮,不良於行,但是他從小就告訴自己要學著解決難題,至今養成的好習慣讓他對生活無所畏懼,發明設計多達兩百項專利,活得比一般人充實精彩。

 看似簡單的蝶閥,卻有大用處,是劉大潭的驕傲。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劉大潭,今年58歲,人生中第一個商業發明緩降機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也曾靠多項發明獲得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金牌等國內外獎項,數十年來累積數百項專利,他的氣度與談吐,使得他站在眼前卻能專注在他的談論當中,而不是他與眾不同的雙腳上。

 誤打過期疫苗  從此改變人生軌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肌萎症兒:開心度過每一天

發病後,原本能跳能走的柏廷肌肉開始出現無力,全身上下和代步都需要仰賴輔具,讓他一度很消極。所幸在開導下,他開始接受這一切,努力活在當下,讓每一天都精彩。

文/尹康寓

去年,柏廷甫從文山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在父母的安排下,來到了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這一年中,他從原本的疏離防衛,到現在能號召固定班底下棋對弈,不僅臉龐上多了一抹淡淡的微笑,在教保督導和職能治療師的眼中,他更學會了以正面態度面對內在的隱憂,漸漸放下胡思亂想的習慣,開啟心中平和的那扇窗。

DSC04313-刊頭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麻兒:要進步、不要退步!

罹患腦麻的厲旭一出生即脫離不了輔具,雖然每天要忍痛接受復健,他卻不以為苦,他要求自己不能退縮,才有進步空間。未來他更希望能當一個作家,寫下他與生命搏鬥的每個歷程。

文/蘇麗華

「謝謝爸爸媽媽把我生下來,雖然我不會走路,但是從來不會放棄我…」近兩百個字的文章,是罹患重度腦性麻痺的厲旭(化名)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敲擊鍵盤所打出來的文章。即便一個小時只能透過特製的滑鼠輔具吃力地打出一句話,但是他不畏艱難,希望透過支字片語,表達他對爸媽衷心地感謝。

DSC04295-刊頭   

 腦麻影響無法言語和行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