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來自美國的送餐志工MARK (右),服務至今達1,509個小時。由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頒發「人間伊甸獎」,感謝他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文 | 謝馨霈 攝影 | 尤毓翔
在伊甸志工感恩分享交流會上,MARK從董事長陳宇昭手中接下獎盃,1,509個小時的紀錄,是他用每一天服務換來的肯定。
(圖說:來自美國的送餐志工MARK (右),服務至今達1,509個小時。由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頒發「人間伊甸獎」,感謝他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文 | 謝馨霈 攝影 | 尤毓翔
在伊甸志工感恩分享交流會上,MARK從董事長陳宇昭手中接下獎盃,1,509個小時的紀錄,是他用每一天服務換來的肯定。
(圖說:賴瓊華參加「伊起至善」高雄志工頒獎典禮。)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能夠愛,是一種福氣;懂得愛,是一種智慧。」杏林子─劉俠曾如是說。賴瓊華退休後,將時間奉獻給社會,當起志工穿梭在各個需要她的地方。12年來始終如一,因著付出,她的心更加喜樂,歲月不曾在她臉上留下刻痕,有的是那充滿溫暖和親切的笑容。
(圖說:陳靜梅教住民唱詩歌,住民一邊唱,一邊跟著節奏用響板打拍子。)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主已為你我而預備……」宜蘭教養院志工陳靜梅帶領台下的住民唱詩歌,即便外人聽來五音不全,卻無損於他們認真學唱的心。他們努力地記歌詞,跟著節拍搖鈴鼓伴奏,大家齊心合唱,那是最美的天籟。
(圖說:李木根協助住民推輪椅,不忘寒暄並關心近況。)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十年前,李木根一腳踏入宜蘭教養院幫忙彩繪環境,體會付出帶來的快樂。這股動力,驅使他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年逾70的他直言:「只要我還能動,就會過來服務。」一周有三天在各地當志工,他用服務填滿行程,樂此不疲。他的人生下半場像倒吃甘蔗般,越活越甘甜。
(圖說:志工朱炳燿(右)從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手中獲頒「人間伊甸獎」。)
文 | 謝馨霈 攝影 | 蔡佳真
「我很訝異,也感到驚喜,謝謝伊甸充實我的退休生活。」朱炳燿客氣地表示。
純粹的付出,會得到無比的快樂。志工們用著單純的心,服務社會各個角落。韓國京幾道志工團與伊甸進行跨國交流,他們帶著滿滿感動回到服務崗位上,持續用愛照亮四周每個需要的角落。
(圖說:韓國京畿道志工團與伊甸進行交流,會後合影留念。)
文、攝影/蘇麗華
(圖說:陳仲苑(左)從伊甸基金會董事尹可名手中獲頒「人間伊甸獎」。)
一年一度的伊甸南部志工頒獎典禮盛大登場!這一天陽光普照,志工與親友們魚貫地進入會場,工作人員一一為志工別上名牌,大夥兒圍著圓桌入座。平時志工們分別在崗位上服務,難得聚首。透過頒獎活動,大家齊聚一堂,卸下一年的辛勞,團圓吃上一頓愛宴,伊甸感謝志工們的付出,在歲末年終之際獻上誠摯地祝福。
(圖說:志工頒獎典禮上,嘉樂小作所學員帶來布袋戲演出。)
(圖說:一日回收零錢捐志工,匯聚愛心到伊甸。)
您是否曾經在便利商店、早餐店、餐廳等等店家看過一個小小的透明塑膠箱?它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民眾的愛心,成了一股暖流來到社會福利機構。隨手捐贈的零錢,卻是對社會的大助益。
一日志工|許幀貿 攝影|何維綱
榮獲「人間伊甸獎」(伊甸向志工致敬的最高榮譽獎項)的志工黃義雄,雖然本身也是身心障礙者,在看到志工為母親提供長輩送餐服務時,也希望加入志工的行列,如今他與志工們成為伊甸服務弱勢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文|朱聖恩 攝影|楊政翰
一個飄著小雨的下午,許蔚芳志工在伊甸關懷據點頭城武營站為許多亞健康長輩帶領活動。
「阿公,作伙耍(一起玩)啊!」許蔚芳邀請其中一位長輩一同參與,內向的阿公想了一下,搖搖頭婉拒。
許蔚芳觀察阿公雖然放不開,但並非不願互動,於是她再度嘗試邀請阿公:「無要緊(沒關係)啦!來來來!」,阿公終於跨出一步,在活動過程中漸漸適應,便在遊戲體驗中笑逐顏開。
(圖說:李德田獲頒人間伊甸獎志工的殊榮。)
文|張雪惠 攝影|蕭沛宇
將唱歌的長項帶進志工服務,看到失智長輩有了反應,甚至開口跟著唱,對李德田來說,付出獲得回應,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
十多年前,思潔妹妹發生的一場意外使她成為了植物人。原本陷入絕望的一家,卻在醫生及許多人的幫忙下奇蹟恢復,當初眾人不求回報的協助感動了思潔。現在身為美妝部落客的她積極參與志工活動,盼用自己的影響力回饋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文|許幀貿 攝影|思潔提供
(圖說:雲志工芊嬡(左)與服務使用者阿德(左二)相見歡。)
一個夢想加上一個行動,芊嬡終於實踐她的願望清單,當起雲志工。在線上陪伴身心障礙朋友聊天,她付出愛的同時,還結交到珍貴的友誼。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圖說:雲志工黃映如(右)與智能障礙朋友阿吉終於在實體見面。)
雲志工以往只能從視訊才能接觸服務使用者,如今雙方到實體活動見面,牽起友誼。雲志工黃映如透過服務,對身障朋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他們只是有些微的障礙,其實與一般人沒有不同,平等對待是她服務的真切體會。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