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餐吃什麼? 讓外國志工為長者送上溫暖便當吧!

(圖說:來自美國的送餐志工MARK (右),服務至今達1,509個小時。由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頒發「人間伊甸獎」,感謝他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文 | 謝馨霈  攝影 | 尤毓翔

 

在伊甸志工感恩分享交流會上,MARK從董事長陳宇昭手中接下獎盃,1,509個小時的紀錄,是他用每一天服務換來的肯定。

 

今年59歲,來自美國的MARK,5年前與臺灣太太來到台東長濱落地生根。因工作關係,在太太的邀請下,周一到周六利用白天空檔加入送餐志工,從此與伊甸結緣,開啟他的志工生涯。

 

台東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主任高君華記得,先前在召募送餐志工,有位外國人拿著履歷表到辦公室,操著一副外國口音的國語說:「我要來報名送餐志工。」突然間,辦公室的同工紛紛愣住;原來,這外國人是MARK,也是同工的先生。

 

下一餐吃什麼? 是偏鄉長者每天的煩惱

在都市,一個拐角,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平常三餐的煩惱來自於選擇太多;但在地廣人稀的花東,平均100平方公里才有3家便利商店,「下一餐吃什麼?」是許多交通不便的偏鄉長者每天最大的煩惱。

 

4年前,加入送餐志工的MARK,得知許多獨居長者可能沒有家人照顧,沒有親戚或朋友探訪,經常有一餐、沒一餐。心疼長者的他,帶著營養的餐食,騎著機車,送往阿公、阿嬤的家。

 

每次送餐前,他都會仔細檢查每個便當,確認特殊需求的便當得到妥善調整。儘管有時語言障礙會造成溝通困難,但他能竭盡全力去理解與協助長者的需求,使他們能獲得適切照顧。MARK說,有一些長者習慣以閩南語或原住民族語來溝通,有時遇到不會講國語的長者時,只要看到阿公、阿嬤露出大大的笑容,或是舉起手來Say Hi,都會讓他感到開心不已。

 

不只是送餐 更要留意長者的健康與安全

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獨居老人的型態逐漸增加,人們對基本生活需求及照護議題日益重視。《禮記》有云:「老有所終」,對於年長者而言,在熟悉社區與家中,從容而有尊嚴地度過晚年,無疑是最幸福的願望。

 

對此,MARK分享送餐過程中,令他難以忘懷的一段經歷。有一次,他抵達長者家,無論如何呼喚都沒有回應,只隱約聽見微弱的求救聲。他立刻衝進屋內,發現阿公因起身時暈眩,不慎跌坐在冰冷的地板,無力自行起身,隨即將阿公送醫治療。

 

談起這件事時,MARK仍難掩緊張的情緒。他坦言,如果當時沒注意到異樣,只是放下便當後離開,長者恐怕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被人發現。

 

經歷這件事後,他總會大聲說:「你好!便當!」,用元氣十足的招呼聲,喚起阿公、阿嬤的精神。每當聽見長者回:「等等。」,或是看見他們慢步前來,心中大石就會悄悄放下。

 

送餐照片

(圖說:MARK風雨無阻地將便當送到每一位長者手中。)

 

榮獲「人間伊甸獎」 坦言很驚喜

主持人高聲說:「讓我們掌聲有請『人間伊甸獎』得主—志工MARK」。在如雷般的掌聲中,MARK帶著靦腆笑容,緩緩走上舞台,接下伊甸志工屆的金馬獎。

 

「我……真的感到很Surprise!」MARK從未想過會得獎,不敢置信地說道。而在台下,頂著燦笑,不停鼓掌的太太,則為他感到高興。

 

話鋒一轉,太太緩緩說起,老公去年的一場意外車禍。原來,MARK在送餐時,因身體狀況不佳,不慎摔倒在長者家前。雖受了傷,但在救護車上,一直掛記著說:「便當沒送!便當沒送!」,懸心尚未收到便當的阿公、阿嬤會因時間延誤而餓肚子。於是,請醫護人員協助聯繫伊甸督導,讓剩下的便當能按時送達。

 

「我覺得他是一位很負責任的志工!」,太太說,丈夫不僅會將老人家視為自己的家人,噓寒問暖,更把他們放在心上,將送餐志工的服務做到淋漓盡致。這份熱忱,讓他榮獲一生一次的「人間伊甸獎」。他堅持用愛與行動,詮釋真正的奉獻,並持續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盼任何人都應擁有志工經驗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許多人喜歡透過遊山玩水、學習興趣或參加進修課程來豐富生活,但偶爾也會感到「無聊」。此時,不妨嘗試加入志工行列,這或許是充實自我的好選擇!

 

MARK認為,無論何種身分、學經歷、經濟地位,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志工服務,從中學習與成長,進而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分享自身經歷,表示在成為志工前,自認相對「自私」,凡事的出發點多以自己為中心,對家人也較為嚴苛。然而,加入送餐志工後,他開始關注長者的情況,並學會以包容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情。

 

「人呀,唯有經過磨練,才能變成更好的人。」MARK期望以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志工服務的重要性,並啟發他人投入其中,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下一餐吃什麼? 讓外國志工為長者送上溫暖便當吧!

(圖說:伊甸志工感恩交流分享會台東場合影。)

 

期待透過送餐服務,讓志工在社區中成為守護長者的那雙眼

雖然志工只是送一個便當,但當長者身體不適而在家跌倒或不舒服時,志工都會是第一時間回報狀況給工作人員,進行後續處理。志工們除了把「熱騰騰的」便當送到長者家中之外,志工們帶著「溫暖的」心問候他們的近況,讓這些偏鄉長者能感受到,這個社會與居住社區,一直持續在關心及關懷他們。

 

最後,MARK舉路加福音10:27,「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除了愛自己,也要愛著鄰舍如同自己。他說,服務不分對象、時間與地點,為鄰人與家人提供無私的服務,只因服務是幫助大家獲得祝福的機會。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4.12.24  NO.45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