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05154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蘇建存

 

風光明媚,節氣接近大寒,伊甸基金會—坪林水柳腳公共托老中心旁的櫻花樹群正光禿。

 

櫻花樹光禿不打緊。

 

「嘰哩呱啦……。」且聽,長輩們心花朵朵開,話匣子也跟著打開,與平日的安靜大相逕庭。

 

隨著接駁車一一將阿公、阿嬤從各山頭載來。這些長輩分別有使用伊甸托老中心、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等不同項目者。當然,也有仍不希望「麻煩別人」,而未曾使用長照服務的獨居長者。

 

JER04893圖說:接駁車將長輩送達托老中心。

圖說:接駁車將長輩送達托老中心。

 

究竟是什麼強大的吸引力,能使身居簡出的長輩願意踏出門呢?

 

此乃為一年一度的伊甸圍爐饗宴,大夥兒齊聚一堂,熱鬧迎接農曆新年,是長輩們笑顏開的歡慶時光。

 

先來個數字賓果遊戲,托老中心的女性遠遠多過男性,但中賓果的機率可就不是如此。阿公們紛紛「賓果」,拿到獎品樂開懷。

 

這廂玩著賓果,室外則是坪林出名的總鋪師大展廚藝,偌大的魚蝦貝類靜躺在流水汩汩的大盆裡,不一會兒,搖身變為桌上美味。

 

長照服務現場其實就和「辦桌」相仿,在極有限的人力,要餵飽一屋子人。帶活動的現場,照顧服務員還得不時留意失智遊走的長輩。同一時段,居家服務以及送餐服務也同步進行著。

 

JER04678圖說:長照服務的忙碌程度不亞於「辦桌」。

圖說:長照服務的忙碌程度不亞於「辦桌」。

 

40多位長者於托老中心共聚圍爐,可是經過一番不屈不撓的努力過程。

 

托老中心主任洪肇元笑說,伊甸剛開始在坪林長照服務時,觀察到當地長者十分注重「關係」。若長照服務人員不是「自己人(坪林人)」,他們很難敞開胸懷接受服務。

 

「你爸爸媽媽是誰?」這是同仁常被長輩問的問題,他們反而不會先問長照服務的內容如何云云。

 

因而,在此服務的同仁,主要都是「子弟兵」和嫁到坪林的媳婦們,抱著回饋鄉里的心情服務長輩。

 

JER04722圖說:坪林長長照人員出錢出力,回饋鄉里。

圖說:坪林長長照人員出錢出力,照顧鄉親。

 

有別於一般圍爐活動,坪林的長輩圍爐,從活動企劃甚至到經費,都是由服務當地的同仁出錢出力。

 

去年圍爐是採吃到飽的西式自助餐形式,今年則是總鋪師辦桌的形式,每年都有新意,給長輩們有新鮮感。

 

既是辦桌,伊甸坪林長照服務的同仁就計算一桌的經費,每人出資多少錢。換算下來,每日省喝一次飲料,就可以合資讓家鄉長輩圍爐團圓。

 

或許有人問,長照服務人員已經很辛苦了,何不向社會大眾募款,還要自掏腰包宴請長輩呢?

 

「那種感覺不一樣,這就像請自己家人吃飯呀!」洪肇元說。

 

JER05171圖說:洪肇元主任致贈長輩元寶。

圖說:洪肇元主任致贈長輩元寶。

 

「吃」是華人文化表達情感與問候的獨特方式。

 

吳侑婕就曾感受到長輩以「吃」表達關心之意。她笑稱自己以前的身材豐腴,在坪林擔任照服員後,歷經家人相繼過世之痛,體重驟降10幾公斤。

 

「不要再減肥了!」長輩們不忍見吳侑婕日益消瘦,午間,主動替忙碌的她盛菜裝飯。

 

「愛呷飯喔!」是長輩對吳侑婕和同仁們表達關切的方式,故此,他們也以同樣的方式—圍爐,回應長輩的愛。

 

這是一個溫馨的筵席,沒有豪門名流,來者都是長輩們認識的里長、托老中心老師群,還有他們最熟悉的長照服務員和外籍看護。

 

JER05160圖說:圍爐佳賓都是長輩平日熟悉老師和照顧人員。

圖說:圍爐佳賓都是長輩平日熟悉老師和照顧人員。

 

托老中心的長者平均年齡91歲,有些人雖高齡,但身體仍硬朗。他們的兒女長期都在外地,「冷清」是長輩家的常景。有些晚輩只有大節日才會返鄉,即便返鄉,頂多待一、二晚就離開了。長輩大部分的時間仍是單獨一人,或夫妻倆相依為命。

 

長者一孤單,憂鬱的問題接踵而來。伊甸在坪林想方設法,或是邀請長輩到托老中心,或是將居家服務送到家,或是長輩什麼服務都不要,那麼就單純地看望他。讓長輩知道,這裡有一個地方是始終為他們敞開的。

 

 

JER05027圖說:長輩們喜愛的摸彩活動。

圖說:熱烈的摸彩活動。

 

眾人齊聚一堂享用盛宴,中式辦桌,年味十足。還有熱烈的摸彩活動,人人有獎,有吃又有拿。長輩們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互賀新春!

 

JER05204封底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5.01.20 NO. 45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