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福議題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81e728d9d4c2f636f067f89cc14862c.jpg

伊甸自2013年致力於推廣「發展性社會工作」至今,今年舉辦為期兩天的線上論壇,主題為「聆.聚.釐:本土實踐與未來展望之旅」。這也是伊甸首度的著重在發展性社會工作實務案例的分享。

 

第二日下午場研討的專題為「長者服務實務案例」。邀請了三位在各自單位擁有專業實務背景的講者一同參與。並針對來自參與者的提問,一一回答問題。

 

文|許幀貿 圖片提供|伊甸專業發展研究室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ID-19疫情從4月起,本土確診案例每日新增上萬例至今,政府相關政策隨之滾動式修正。因應確診人數日增,其中不乏身心障礙者,他們無私地提供染疫的經驗作為抗疫策略的修正與參考,盼助大家安度這段疫期。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

 

「咳咳咳咳咳…」COVID-19確診已過了3~4週,周玉玲仍咳個不停。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長照機構及社福單位踴躍派員參加總盟辦理的「Omicron確診了,怎麼辦?住宿型身心障礙機構如何因應工作坊」,反映出社福團體對這波COVID-19 的Omicron變異株疫情衝擊弱勢族群的關切。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應邀於工作坊分享機構規劃資源調度的概念,及機構染疫的相關Q&A。

何天元副執

文|朱聖恩 攝影|蘇麗華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請警察幫忙,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請消防隊員幫忙,但是你每天都需要清潔隊員幫忙。」摘自《垃圾天使:清潔隊裡的人類學家》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連忙提了垃圾出門,跟眾人擁擠著把手中垃圾拋入垃圾車。丟完,手拍拍,好輕鬆,回家吧。「咦?鑰匙呢?媽呀!」要開家門時才驚覺鑰匙隨著垃圾一塊兒丟了!快,回頭追垃圾車!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在台上映的電影「新聞記者」,描述日本政府利用國家機器製造假新聞操弄輿情,新聞記者鍥而不捨地找出真相。劇中,民眾未經追求事實就甘願被網軍的風向球操弄,發人省思。

走在路上、坐在家裡。各樣的大、小新聞透過不同的形式無孔不入地鑽進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資訊,我們也都無條件地照單全收嗎?

文|朱聖恩 圖|天馬行空、ttps://unsplash.com

 

一則青少年網路集體霸凌事件的緣起,無異開啟了青少年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玻璃娃娃走出封閉世界

馬國的一座島、一位玻璃娃娃、一個夢想……三年來,她不住的禱告,希望可以實現到台灣遊歷的宿願。如今,上帝幫她開路,差派一群天使幫助她了卻心願,她帶著感恩的心,將滿滿的祝福和回憶帶回家鄉。她會記得,隔著海洋的台馬兩端,愛串起友善、真摯的一顆心。

文‧攝影|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刷後 家多了一份喜樂

粉刷前,劉秀春一家人擠在狹小和擁擠的空間,多年想粉刷的心願卻礙於現實遲遲無法兌現。如今在志工的協助下,牆面煥然一新,家人的心因此更加凝聚。

文│王錦萍 攝影│王致尹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障者怒吼 要求資訊與文化平權

有手語翻譯聽障者無法收看電視新聞;少了電子書的文字檔,視障者無從閱讀;缺少無障礙席位,肢障者只能在戲院第一排吃力地仰頭觀賞…資訊與文化取得不平權,身障者上街頭怒吼:「不要剝奪我們的文化參與和知的權利。」

20131130-52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我要逐字字幕、不要跑馬燈」、「書籍要有電子文字檔」、「我不要二手資訊」、「全民要求NCC、藝文場館要可及、手語口語要普及1130日一群身心障礙團體上街怒吼,高喊要求資訊與文化平權,要公部門聽見他們的心聲。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理事黃淑芬也是這次遊行活動的總召集人,她指出電視新聞充斥跑馬燈,甚至有時手語翻譯畫面還會被蓋住,讓聽障人士無法得知新聞發生過程,食安、疫情等問題都不知情,質疑:「難道我們是二等國民嗎?」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施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社福團體叫苦連天

為因應二代健保新制上路,社福團體要額外負擔補充保費,令他們大嘆吃不消!不僅增加行政程序和成本,也增加人事和租金負擔,對募款不易的社福團體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社福團體揚言若政府不修改法令,絕對會抗爭到底。

文/蘇麗華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上路,至今仍爭議不斷,特別是社福團體更疾呼制度根本不公平!強調社福團體大多承接政府委託服務或補助方案,並非雇主,卻要負擔補充保費,無異讓原本經費拮据的社福團體叫苦連天,揚言若政府不設法解套,不惜連署走上街頭抗議,甚至罷工。

IMG_3433  

 大多數的社福團體都是承接政府委託服務或補助方案,不僅要負擔受僱者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的薪資所得總額的2%之外,還要額外負擔外聘講師授課鐘點費、主持費、講評費、輔導費、出席費、諮詢費等等支付費用2%的補充保費,如此強徵補充保費的手段,擺明就是剝削社福團體。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支持視障多元就業,GO!

在按摩小站或健康中心,總會看到一群視障者用心地幫客人服務,解決肩頸痠痛問題,這是他們賴以維生的飯碗。如今隨著政策開放,明眼人也可以從事按摩業之後,無疑帶來市場衝擊。他們憂心不再具有競爭優勢,甚至面臨轉業的威脅。期盼政府可以開發職業訓練,協助他們培養第二專長外,鼓勵企業聘用視障者,讓他們有更寬廣的路。

20111127-70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過去肩頸痠痛或是全身按摩都會到視障按摩店(站)放鬆一下,繼今年十一月一日依據大法官649號解釋,開放明眼人可以從事按摩業後,原本屬於盲胞的鐵飯碗被迫分食,首當其衝的將是他們的生計。

 站在第一線服務的視障按摩師就深有感慨,根據伊甸所做的調查中發現,訪問的919位視障按摩師當中,有80%對政策開放後對未來生存感到不樂觀;有50%希望擁有第二專長。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899  

文/蘇麗華 

台南的大林國宅原本是眷村拆遷後形成的社區,十多年後隨著子女成家立業,目前留在此地的居民大多是高齡人口。之前市府曾把部分空戶由學校承租供作宿舍之用,如今騰出的戶數中,其中的一幢44戶由伊甸購置辦理社會住宅,成為弱勢族群的中繼屋,讓居住不再是他們生活一時的擔憂。

伊甸購置的44戶中,扣掉示範屋和辦公空間,共計有37戶可對外提供租屋服務。入住資格除了設籍台南市外,另一項條件要符合弱勢族群身分,包括經濟弱勢家庭。對這些家庭來說,一方面要負擔生計重擔,另一方面還要支付費用不小的房屋租金,對他們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對於有身障者的家庭來說,身障者與一般人相較之下,身體功能大都50歲之後就開始退化,想要租一間負擔得起的無障礙住宅,更加困難重重。 

看見需求 伊甸當仁不讓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470-居住空間和地板無落差,全齡通設計居住才能無障礙。  

(無障礙空間示意圖)

文/蘇麗華

單親媽媽小蓮患有精神障礙,離婚後要獨立撫養兩個孩子,靠著電子工廠的收入勉強租屋過活,但是不算低的租金卻是她心頭沉重的負荷…

另一名智障者小傑,輔導至加油站就業,一個月賺取數千元的工作獎勵金,捨不得花錢的他,一點一滴存下來,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買房,但是這樣的夢在高房價的時代,是否有機會實現他的居住正義呢?他們的心聲能被傾聽,還是被夾雜在社會漠視的無奈中…

需求者眾 問題待解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