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林吟梅臉上流露出燦爛的笑容,說明了當志工愈做愈快樂。)
退休的林吟梅愈活愈快樂,她樂當志工陪伴老人,當一個最佳的聽眾;
教學童數學,提升他們的成績。她灑下愛的種子,讓周圍因愛而芬芳、美麗。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圖說:林吟梅臉上流露出燦爛的笑容,說明了當志工愈做愈快樂。)
退休的林吟梅愈活愈快樂,她樂當志工陪伴老人,當一個最佳的聽眾;
教學童數學,提升他們的成績。她灑下愛的種子,讓周圍因愛而芬芳、美麗。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圖說:鄭春英與我們分享當志工的樂。)
成為志工不需要其他條件,
只要你有時間和一顆對服務據熱忱的心,就能成為志工。
對志工服務不遺餘力的鄭春英阿姨來說,
能夠手心向下的幫助才是富足她內心的重要養分。
「廚神這兩個字不一定代表是很厲害的廚師,
『廚』代表喜歡吃、喜歡料理的人,『神』則是代表向神一樣無私的奉獻,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大愛的,
所以很多人都會誤解,以為要料理能力很強的人才能進入,其實不是這樣的。」
新北市廚神慈善協會理事長吳淑靜說。
(圖說:常悅梅奶奶含蓄的笑著,露出她的一口健康牙口。)
「願意做、開心做,不求回報。」是常悅梅奶奶那顆熱忱服務的心,
住民看到常奶奶都好高興,一如常奶奶看到他們一樣歡心,
在這愉快的社區,人與人的互動成了溫暖這寒冬的氧氣。
團體志工 愛的力量
志工頒獎典禮上,一群學生在舞台上活力四射,舞動青春。平時的他們則是愛心志工,長年服務伊甸中區的各個單位。他們傳承服務的精神,用愛澆灌社會各個需要的角落。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我的愛 從神而來
「愛到為我降生,愛到為我受死,愛到體恤我一切軟弱;祂柔聲呼喚,祂耐心守候,永不停息,無怨無悔的愛情……」第一次聽到詩歌《為何對我這麼好》時,利姊止不住地淚流。在神的面前她終於明白,此生渴求已久的愛是什麼。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故事志工推廣融合教育
(圖說:一群保母投入故事志工服務行列,假日到圖書館教學。)
從事幼教工作多年的經驗,讓陳景春照顧孩子得心應手。她不僅是慢飛天使的臨托志工,也協助伊甸推廣融合教育。講解生動的故事內容,讓親子都能進一步認識身障孩子,並張開雙手友善接納。在伊甸長年付出,今年領取志工服務恩慈獎,她謙虛的說:「這都要感謝伊甸給予我服務大眾的機會。」
塗滿用新生服務弱勢
(圖說:塗滿重獲新生之後,只要有時間就陪在孩子身邊,一起成長。)
中年時經歷過生死關頭,因孫女重獲新生力量,塗滿用她的新生命服務弱勢家庭,獲得全然不同生命經歷,她從服務衍生更多的愛,從沒有枯竭的時候。
人間伊甸 志工讓愛相聚
More Love,More Volunteers
有了付出,有了愛。在伊甸,常聽說志工因為付出得到愛,也因為愛而付出,這兩者要素都是行動,互相交織成為一個循環,照顧關懷弱勢朋友使他們更加完全。
從服務中得到生命養分
約翰一書3:18,「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年輕的江紜怡用身體力行服務身心障礙朋友,從中體會服務的意義,成為她生命的養分。
文|王錦萍 攝影|李蒼瑀
溫馨送餐 傳遞關懷
「哈囉阿嬤!今天好嗎?我幫您送便當來啦!」騎著機車穿梭於三峽大街小巷的黃純花,將愛心餐點送到每個需要的弱勢居民手上。投身於伊甸志工,一晃眼已七年,願意持續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堅持著服務他人的志業,相當難能可貴。
文‧攝影│賴慶榕
羅春妹傳愛到愛德
羅春妹不僅將上帝的話語放在心上,更付諸行動關懷弱勢,她說自己不識字看不懂聖經,但上帝將言語轉成畫面傳遞給她,讓她去散播愛。而羅春妹到愛德養護中心當志工不知不覺已超過七年,她還想繼續下去。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無私的愛&付出 人間更美
一首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歌詞說,「失落的時候,噢,我的靈魂,感到多麼的疲倦;當有困難時,我的心背負著重擔,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頂端;你鼓舞了我,讓我能走過狂風暴雨的海⋯⋯你鼓舞了我...讓我能超越自己。」《聖經》哥林多前書8章1節:「惟有愛心能造就人。」伊甸的志工用他們的愛撫慰失落者的心,陪伴他們在風雨中漸生信心,社會孤苦的角落,在各地都有著愛的故事。
文|蘇麗華
認識慢飛天使 從服務開始
「來,眼睛看著教具,手可以這樣做……」志工張瑋庭從旁協助慢飛天使學習,依著他們的步調,陪在一旁指導。只要他們有一點小進步,她會非常的雀躍,迫不及待和家人分享服務心得。每每服務完,總是期待下一次的服務時間快點到來,因為她等不及見到這群快樂的慢飛天使。
文│簡祿恩 攝影│Cindy
視障蔡光輝 志工服務不停歇
蔡光輝壯年時失去健康視力,但是他藉由修復視網膜恢復視力,不將自己擺在弱勢之位,反而付出己力,多年來持續到東療照顧慢飛天使。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
偏鄉志工 將愛給早療兒
「上帝給每個人生命,不管住鄉下、城市,每個人都很重要。」Amy珍惜每個人的獨特,也因為想直接服務弱勢,遂到旗療當志工,陪伴早療孩子一同成長。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
讀繪本做更深層的陪伴
台中早療中心透過繪本導引員的介入與陪伴,用故事和教具刺激遲緩兒發展;不但讓孩子封閉的生活多了新出口,也引導家庭成員們看見更多改變的可能。
文│黃珮瑜 攝影│李蒼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