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9A9722  

認識慢飛天使 從服務開始

「來,眼睛看著教具,手可以這樣做……」志工張瑋庭從旁協助慢飛天使學習,依著他們的步調,陪在一旁指導。只要他們有一點小進步,她會非常的雀躍,迫不及待和家人分享服務心得。每每服務完,總是期待下一次的服務時間快點到來,因為她等不及見到這群快樂的慢飛天使。

文│簡祿恩 攝影│Cindy

踏入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慢飛天使各自操作教具,有的一分心便無法專注,雖然手拿著教具,眼神卻看向他處;有的雙手無法合作,端著教具幾乎快要傾倒;也有人獨自在班上走來走去,默默不語……,在融合班裡,每個孩子狀況不一,志工就成了班導師的好幫手,從旁協助他們完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這一天,志工張瑋庭正在協助聽障生操作教具,眼前的這位大姊姊服務兩年來已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孩子們對她再熟悉不過了,相處起來分外自然。目前就讀研究所二年級的張瑋庭特別喜歡小孩子,總是利用課餘時間來服務,有時課業忙抽不出身,都會特別想念他們。

第一次接觸 狀況連連

回想服務初期,剛來時不知道特殊生的狀況,以為多親近、多抱他們就好,殊不知並非如此。孩子們有情緒,當情緒一來便嚎啕大哭,或是賴著不走,沒有經驗的她不知如何應變,只好求助老師詢問情況,以及當下她該如何處裡。

也曾遇到孩子和她眼神沒有交集,無法馬上回應,受挫的她說:「一開始真的不知如何溝通,心裡有點慌。」後來詢問得知孩子是聽障生,必須說話大聲一些或是多講幾次,才體悟原來每個孩子狀況都不一樣,要用對方法。於是她開始細心觀察這位聽障生的一舉一動,雖然他只能發出單音,她卻耐著性子試著理解他想表達的話語,甚至因此學了簡單的手語和他做溝通,現在「吃飯、上廁所」這些都能溝通無礙。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復健也是訓練的一環。期間,治療師正在幫一名智障生做復健,小人兒痛得躺在教室裡哇哇大哭,完成訓練,帶著兩行淚水回到座位上。張瑋庭表示,看著他們小小年紀得忍受復健的痛楚,心裡很不好受,「但是他們一定要做復健,否則永遠不會進步。」例如有的孩子要訓練肌耐力,穿矯正鞋才有力氣行走,所以要忍下心來做才行。

XF9T0048  

不再代勞 培養自理能力

中午時分,用餐時間到了,孩子們飢腸轆轆等著吃飯,對於咀嚼能力不好的特殊生,張瑋庭先用剪刀將菜剪碎,以利方便入口食用。當天菜色有青椒和南瓜,孩子們不喜歡青菜的特殊味道,專挑肉類食用。一碗飯吃下來,碗中還剩下大半,為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讓他們挑食,於是放慢速度,拉長用餐時間,讓孩子主動將碗中食物吃完。

融合班裡一樣講究生活常規,飯後刷牙是例行公式,一開始,張瑋庭總是熱心幫孩子們刷牙,在理解放手讓孩子學習才是正確方式後,她不再代勞,凡事盡量讓他們自己動手,學會生活自理能力。

家人當志工 一起服務特殊生

和慢飛天使朝夕相處,兩年下來,張瑋庭和孩子早已建立起情誼,甚至兩個妹妹也加入早療志工服務隊伍。回到家,三姊妹分享各自的服務心得,討論哪位慢飛天使又進步了,就連熱心公益的媽媽也是她們最好的聽眾。遇到慢飛天使轉銜出去時,張瑋庭就像他們的大姊姊般,萬般的不捨。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0 期 2015.6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