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是刀傷。」被記者問起受傷的原因,坐在輪椅上的振良簡短回答。
「那時年少輕狂。」他這麼描述。
當年的一刺,傷及脊髓高部位,導致他下肢癱瘓。
「年輕、身體最好的時候,就完了!」振良感嘆盛年遇劫。
圖說:振良感歎盛年遇劫。
從受傷到接受事實,每一個階段的辛酸淚,都不足為外人道也。一晃眼,他已在輪椅上度過廿年餘。
「不只我們自己不容易,家人也是很不容易。」他平靜的語氣,益發顯出箇中煎熬。
是日,振良應新竹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新竹市輔具資源中心(以下簡稱輔具中心)之邀,隻身來到香山區的新竹市私立內湖長照機構(以下簡稱內湖長照機構),接受電視台採訪使用輔具的心得。
圖說:輔具中心來到內湖長照機構巡迴服務。
「減少爸媽擔心,自己要跨出來。」無論自己有多下沉、心有多累,不忍父母難過,振良還是振作了起來。
跨出去,就是要「走」出去。受傷後,腳不能走了,自然需要輔具─輪椅代步。
經由轉介,伊甸─輔具中心為振良進行了輔具評估。有別於購買一般商品,採購與否,主要取決於消費者的意願。輔具中心並不販賣輔具,而是依個案的疾病史、日常生活、身體功能等,由專業輔具評估人員進行評估,確認輔具「適配性」並提供個案相關衛教服務,還有輔具申請等行政協助。
圖說:輔具中心提供輔具評估等服務。
「輔具中心豈止幫一點忙,是幫很大點!」振良稱讚輔具中心的服務。
「扣隆、扣隆」振良行經新竹市護城河,路面顛簸,對輪椅族極不友善。由於市區硬體不利於身心障礙者,自然降低了他外出的意願。
此日,振良駕著改裝車,佐以輪椅代步,來到內湖長照機構赴約。輔具中心在竹蓮街辦公室提供服務,因應上班族需求,每月有2個週六開放上午時段。此外,每年還規劃了20場輔具專車巡迴服務到各社區鄰里宣導,並提供輔具簡易維修保養、展示體驗、回收、借用等服務。主動把服務整合為「多元化一站式」模式。
圖說:新竹輔具資源中心每年規劃20場輔具專車巡迴服務。
「今天是幾年幾月幾日?」上午,長照機構督導為長輩們複習時間導向,即由輔具中心社工為長輩進行輔具衛教宣廣。
巡迴服務有靜態的宣導,也有動態維修。行前,新竹輔具資源中心事先向內湖長照機構確認長輩輔具維修的需求,以便備材。
其中,服務對象張呈祿將他隨身使用的四腳拐交給輔具維修技師。
圖說:張呈祿(右)將四腳拐交給輔具維修技師檢修。
「奇怪?那個時候沒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結果中風!」他自我解嘲:「猜是酒喝得不夠多,又熬夜。」
知天命的年紀,張呈祿原本從事監視系統方面的工作。一天,上班爬樓梯時,中風跌下樓,被人發現,趕緊送醫。
中風住院時,太太為他預備了一個四腳拐,一開始不知道正確使用方式,一用,就跌倒了。為增進進入慢性期的日常生活功能,看護督促張呈祿要運動,不能成天臥床。如此,他花了3、4年的功夫才逐漸復原。
圖說:張呈祿(左三)聆聽輔具講座。
雖然偏癱之後,左側身體行動受限。在殷勤地復健下,張呈祿現在已可拄著四腳拐施施而行。中風導致的張力型垂足,就輔以副木穩定步態。長程一點的移動,則靠輪椅代步。
維修現場,技師為張呈祿更換四腳拐的止滑墊和握把。雖然只是微小的零件,止滑墊一旦磨損而失去功用,使用者就會陷入跌倒的風險。有輔具中心的巡迴服務,張呈祿就得以更換這個微小卻關鍵的零件,免去舟車勞頓。
圖說:技師說明四腳拐磨損狀況。
天性開朗的他和另一為服務對象廖進邦,互相聊天,他們一位左側偏癱,一位右側偏癱。在日照中心聊天、相扶持,也不失為一種無形的心靈輔具。
對下肢癱瘓者而言,輪椅就是他們的腳。技師也為振良的輪椅進行檢修,翻翻檢檢,馬上看出輪椅雙邊的剎車閥太鬆。套上水管套,增加摩擦力,保障使用者的行路安全。
圖說:技師為振良檢查輪椅狀況。
振良肯定輔具服務的同時,也提起伊甸在疫情期間,有專人到府的「獨居身心障礙者主動關懷服務」。
「有人關懷很好,不然,一個人在家怎麼樣了,都沒人知道。」他感謝這段雪中送炭。
這項階段性服務雖已告一段落,新竹輔具資源中心組長彭苓仍然鼓勵他多出來走動、接觸人群。像是每年的「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身為長期輔具使用者,期待他也能親臨其境,不錯過這輔具界的盛事。
輔具中心團隊整合各類專業人員提供評估、適配、清潔、維修、保養、借用、回收等服務,盼透過輔具,助身心障礙者自在生活。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05.17 NO. 44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