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慈晅與媽媽快樂合影。)

 

文│邱慶宜                 攝影 │何坤益

 

充滿童趣顏色的小教室裡面坐了6位小小孩,他們是伊甸林園早期療育服務據點的服務對象,

教室裡有許多色彩繽紛的玩具,也有圖書區,資源相當豐富。

 

慈晅是位今年快3歲的女孩,剛來到林園早期療育服務據點時,還不會坐,

因為她在醫院住了6個月後才回到家裡。回到家媽媽照顧一、二個月後,

便直接到林園接受時段早療課程,在這裡開始學習坐、爬,到現在會走路。

 

從遊戲中,可以發現慈晅非常聰明,認知程度很好,不只會分顏色,簡單的數字也都看得懂,

資深教保員鄭淑翠在音樂課上請慈晅挑出黃色沙鈴時,慈晅可以正確無誤的拿起正確顏色的樂器;

鄭淑翠拿起有數字的圖卡請慈晅依照圖卡上的數字取出正確的乒乓球數量,

慈晅甚至可以手比著二、嘴裡發出微微「二」的聲音呢!


(圖說:慈晅在沙坑中邊玩耍邊學習。)

 

因為據點的課程豐富,所以後來慈晅媽媽便沒有再讓慈晅到醫院接受復健治療,

「因為在醫院一個禮拜一次,治療內容也差不多,這裡可以一周上5次課呢!」慈晅媽媽說。

媽媽便不讓孩子那麼辛苦的兩頭跑。

 

去年10月開始學走路、天生骨骼有缺陷的慈晅,沒有手肘關節,

手永遠只能呈現L型的姿勢,無法伸直,有些動作是有所限制的,不過因為手仍然持續在生長,

因此現在的慈晅是可以自己拿湯匙吃飯的,「她這樣已經很厲害了!」媽媽的眼裡滿是欣慰。

 

課堂中,可以看見媽媽相當放鬆心情,完全將孩子放手給老師教導,

「我不用特別的去輔助她,她自己很願意去學,

我如果一直幫她,這對她來說不是幫她而是害她。」

小時候因上呼吸道狹窄,無法自主呼吸,因此做了氣切手術,去年6月剛拿掉氣切管的慈晅,

開始慢慢學習呼吸、發聲、說話。

「她的學習很快、也相當有定性、自發性很強、她可以等待…。」媽媽談起慈晅,

細說女兒的各項優點,驕傲的神情,讓人相當期待她們的未來。


(圖說:媽媽談起慈晅的進步,臉上盡是開心的笑容。)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5 2018.5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