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阿嬤獨自照顧極重度的孫子,責任雖重,心卻是甜的。)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孩子的誕生,帶給父母極大的喜悅;但阿弘的出生,卻是一連串噩耗的開始……

 

腦水腫加上極重度症狀,他的到來,毫不留情地揭開現實的面紗。父母離異,祖母無力照顧,只有外婆的一雙手適時地接住他,一路陪著他長大。日常聽著他叫一聲「阿嬤」,那是親情的呼喚,亦是悅耳的聲音。

 

5歲半的慢飛天使阿弘,因先天疾病造成全面性發展遲緩,領有第1和第7類的極重度身心障礙手冊。礙於智能和肢體障礙,他的學習之路比其他孩子來得加倍辛苦。

 

「他的智商不到1歲。」外婆憂心著說,孫子出生,5個月大時才發現水腦就醫,壓傷腦部,影響智力。醫師宣判他這輩子癱臥在床,對於發展並不樂觀。聽到消息的當下,阿嬤難過的大哭,「該怎麼辦?」

 

面對無依無靠的孫子,她於心何忍。明知道擔子沉重,她選擇一肩扛起,「他有活下來的權利,我當然要好好照顧他。」

 

一步一步,他開始看見這個世界

「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孫子阿弘喜歡到戶外聽鳥鳴、看人群,刺激五感。)

 

她開始帶著孫子到醫院做早療,每周復健兩次,回家亦照本宣科,希望孫子能有起色的一天。

 

起初,前兩次孫子照腦部核磁共振,積水現象都沒有改變。她靠著禱告,奇蹟開始出現。照第3次時,阿弘積水開始消退,最後甚至腦部開始發育,令她喜出望外。

 

剛開始,阿弘只能躺在床上,移動都是用抱的。他根本就沒辦法坐,一坐頭就會垂到地上,「頭根本抬不起來。」

 

他還有咬手指的習慣,仔細一看,食指都被他咬到腫脹。「如果他趴在你的肩膀上,當他開心過度,會直接從你的肩膀咬下去。」他動作之快,讓人猝不及防。

 

平時,只要天氣允許,阿嬤會帶著阿弘四處走走,刺激他的五感。聽到公園的鳥鳴,或看到熙來攘往的人群,他會開心的手舞足蹈。有時動作太大,不免引起旁人側目,「這個小孩到底是怎麼了?」但對阿弘來說,卻是他與外界連結最直接的感受。

 

去到夜市,他特別喜歡坐投幣式木馬,上下規律地晃動,有助於他心情平穩。20元的騎乘,是他的幸福時光,「他捨不得下來呢!」阿嬤笑著說。

 

漸進學習,逐步看見療育成效

「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在鳳療日托班,阿弘開始學習認知。)

 

來到上幼兒園的年紀,阿弘順利進入鳳山早療中心日托班。一開始,他總是靜靜地坐在角落,完全不理人,彷彿侷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

 

上職能課時,為了教他學爬,先訓練他的手可以撐住地面。於是讓他趴在滑板車上練習往前滑動,慢慢喚醒他的肌肉記憶,也開啟了希望之門。

「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社工李欣容分享慢飛天使阿弘的進步狀況。)

 

玩具也是治療的媒介。社工李欣容說,治療師運用聲光玩具,誘發他伸手拿取。不管是用他的手或挪動他的腳,每一個移動都是一種突破和進步。

 

語言上,他無法清楚表達,語言治療師和教保員協助他進行口腔按摩,訓練他的咀嚼和構音能力。如今他可以叫出 「阿嬤」、「婆」等字。第一次聽到孫子開口,阿嬤喜極而泣,這一刻她等了好久,得來多麼的不易。

 

現在,阿弘操控「眼動儀」雖然仍無法指認基本的圖形,但眼神注視的能力提升許多,阿弘可以專注地盯著螢幕的圖片,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認知能力,正一點一滴地輸入他的腦海。

 

回診時,醫師看到阿弘的進步,都大為驚奇。他努力的點滴,猶如他的生命篇章,有跡可循。

 

日子雖苦,一聲呼喚就被融化了

「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阿嬤分享照顧的甘苦,講到艱難時刻,心跟著沉重。)

 

祖孫倆相依為命,最難的時刻,是阿弘動髖關節手術的那一天。她一人獨自坐在手術房外五個多小時,心情跟著七上八下。「打麻藥的時候,原本孫子亂動的身軀,忽然間靜止下來,我的心好痛、好痛……」講述這一段,阿嬤眼眶濕潤,情緒無法平復。

 

從醫院返家,孫子小小的身軀,雙腿裹上厚重的石膏,阿嬤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一點都不喊累。

 

生活拮据,祖孫靠補助款度日,但阿嬤總說:「主耶穌既然把這個孫子交給我,我就要盡力照顧他。」屢屢遇到經濟困難,她只能求告,「主啊,我身無分文怎麼辦?」神垂聽他的禱告,這時,補助款奇蹟般地出現,解決燃眉之急。

 

就如同腓立比書4:12所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在一切事上,在一切情況下,或飽足、或飢餓,或豐富、或缺乏,我都得了祕訣。」是阿嬤的生活哲學,抑是她堅定不移的信仰。

 

你很特別,阿嬤知道也如此相信

 

「你很特別!」阿嬤眼中的寶貝孫

(圖說:阿嬤(中)分享祖孫相處的點滴,生活簡單,卻格外幸福。)

 

照顧久了,阿嬤和阿弘早已培養出默契,她可以察覺孫子的一舉一動。有時阿弘會逗弄阿嬤,不停地叫喚她。「問他要做什麼?」卻迎來他一陣傻笑回應,那是最美的畫面,訴說了祖孫倆之間的甜蜜。

 

阿弘的故事,充滿了笑與淚。一路上貴人相助,陪著她度過風風雨雨。阿嬤特別感謝鳳療社工轉介資源,以及早療的協助,孫子才有今天的轉變。

 

即便他是極重度的慢飛天使,在阿嬤眼中他極為寶貴,「你很特別,阿嬤知道。」她這麼說,也這麼相信。

 

如今,阿弘不再是一個被放棄的孩子,而是一位努力活著、勇敢學習的慢飛天使。而阿嬤,就是帶他乘著風,翱翔天際的那股堅定力量。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5.5.16    459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