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的黃阿嬤個性獨立,不願麻煩別人。但隨著年紀漸長,身體機能退化,面臨了老化的挑戰。伊甸不僅提供居家長照服務,更結合社區與各社福單位的力量、彼此幫補,一起關懷獨居長輩。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喲——」黃阿嬤家傳出了哨音。
「喲——」對面鄰居家也以哨音回應。
原來這是黃阿嬤跟住在對門的鄰長黃寶春的暗號。每當黃阿嬤需要協助的時候,不需電話、簡訊,老鄰居之間的默契,簡單一呼聲,黃寶春就前來支援。
黃阿嬤曾在家跌倒過幾次,在一次驚心的跌倒意外中,她掙扎卻爬不起來,匍匐到門口,用盡全力喊救命,被路過的小朋友聽到了,小朋友機靈地通知鄰長,黃阿嬤才順利獲救。自此,她與黃寶春約定了求助的暗號,又把寢具全移到客廳,避免從臥室出來跨不過門檻而跌倒。
圖說:黃阿嬤在家中發生跌倒意外,爬到門口求救。
今年88歲的黃阿嬤,先生在中壯年過世。大女兒罹癌體弱,鮮少回家看望媽媽。二女兒在兒時就送給別人養。兒子則在年輕時爬山失蹤,一去不再返。所以黃阿嬤已獨自生活數年。
圖說:黃阿嬤已獨居數年之久。
環顧黃阿嬤家的牆面、桌面貼滿了四、五代橫跨各時代的照片,上至黃阿嬤的公婆,下至黃阿嬤的曾孫輩,其中還有黃阿嬤在黛綠年華留下的倩影。從黑白照到褪了色的彩色照,見證過去的歲月裡曾有眾多親友經過黃阿嬤不同的人生階段。照片抓住了過去的某一片段,與今日對照,早已人事皆非,獨留一屋子照片裡的人依舊笑春風。
圖說:照片抓住了過去的某一片段,與今日對照,早已人事皆非,獨留一屋子照片裡的人依舊笑春風。
雖沒有家人在身邊,黃阿嬤的街坊鄰居有著蘭陽人的古道熱腸。特別是里長蔡錦濤和鄰長黃寶春關照著黃阿嬤所住新生里的老老小小。
說起蔡里長,黃阿嬤就像聊起自己的兒子般光榮。事實上,蔡錦濤的母親正也和黃阿嬤同年生。
圖說:圍爐開飯前,居服督導李羿庭為蔡里長量體溫。
黃阿嬤個性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有一次身體不適到陽明醫院就醫,蔡錦濤不僅陪診,還細心地彎下腰來把黃阿嬤的腳安置在輪椅踏板上。就連黃阿嬤之前養的狗死了,蔡錦濤二話不說地協助處理。黃阿嬤感嘆親生的兒子都沒有這樣。
黃阿嬤腦筋清楚,耳聰目明,雖然生活上大致能自理,隨著歲數的增長,終究遇上身體機能衰退的挑戰。顧念獨居的黃阿嬤,2014年,蔡錦濤聯繫了伊甸基金會—宜蘭居家式長照機構提供洗澡、家務整理、陪同就醫與代購日用品等的居家服務至今。
圖說:蔡里長為黃阿嬤聯繫伊甸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討論長照服務。
老化連帶增加了就醫需求,獨立的黃阿嬤本來是自行搭公車前往醫院,但因不諳公車資訊查詢方式,加上公車受疫情影響班次減少,她得等待2~3小時才搭到公車。為解決黃阿嬤看診的交通問題,除了蔡里長陪同就醫,伊甸─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也連結了華山基金會載送看診的服務,讓阿嬤順利就診。
宜蘭的冬天陰雨綿綿,居家照顧服務員吳喬寧到黃阿嬤家,進行例常的家務整理與沐浴服務。吳喬寧一週三次到黃阿嬤家提供居家服務,將黃阿嬤家整理得井然有序。黃阿嬤的膀子開過刀,舉臂不易。吳喬寧細膩地為她沐浴、吹頭髮,她了解黃阿嬤的喜好。在吹風機的呼呼聲中,吳喬寧的巧手為黃阿嬤吹出清爽的造型。接著替黃阿嬤換上喜氣的上衣,準備迎接溫馨的團圓飯時間。
圖說:居服員吳喬寧為黃阿嬤進行家務整理與沐浴服務。
天氣濕冷,人的心裡卻是暖的。伊甸團隊預備一桌菜餚與黃阿嬤提前圍爐,此外,也邀請了一同照顧黃阿嬤的華山基金會與里長、鄰長。不同世代、沒有血緣,卻因為彼此都關心著黃阿嬤而齊聚一堂。席間,里長、鄰長聊起了長者適應時代變遷的話題:
「買了便利商店的三角御飯糰,結果不知道怎麼拆開,卡輸年輕人!」
「我孫子說,阿嬤,妳買回來,我教妳。」
鄰、里長的自嘲,引來哄堂大笑,黃阿嬤莞爾享受佳餚。這餐團圓飯吃的輕鬆、愜意,陪伴長輩在家圍爐比到飯店用餐更溫馨,笑談之間舉杯彼此祝福,恰似一家親。
資料來源:伊甸園部落格2022.02.16 NO. 4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