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視障新視界 (72)
- Oct 15 Fri 2021 09:50
生活中如何協助視障朋友行走?
- Dec 10 Thu 2020 09:04
視障玩藝術? 六個問題帶你認識「非視覺美學」
如果將世界簡單以「明暗」或是「黑白」區分,藝術一直以來都被歸在「白」與「明」的範疇,只有明眼人可以接觸,因為看得到才能作畫、才能欣賞藝術的美。
然而藝術真的是專屬於明眼人的「特權」嗎?
從視覺框架解放出來的藝術又是什麼模樣?
撰文|許可晴 圖表製作|許可晴 部分圖片來源|截圖自國美友善導覽APP
- Oct 30 Fri 2020 16:45
從街頭到國際殿堂 盲人樂手張林峰澆不息的表演魂
星期一早晨,伊甸視障服務處傳來陣陣振奮人心的管樂聲。這美妙的音符來自於黑白吹薩克斯風重奏團。而在四位全盲的的團員中,藏著一位金曲獎入圍者,他是豎笛家,也是薩克斯風樂手—張林峰。
(圖說:張林峰專注地吹奏著薩克斯風)
- Oct 12 Mon 2020 10:58
看不見不氣餒 黑暗中圓音樂夢
一走進台灣豎琴中心,鄭竹君便起身,笑著迎接我們。眼前這位擁有開朗笑容的女孩,一出生就罹患視網膜相關疾病,小時候還能隱約看見顏色,二十幾年過去,現在的她只剩一隻眼睛能夠感光。她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堅持自己的音樂夢,在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
(圖說:受訪者_鄭竹君。)
撰稿|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照片提供|鄭竹君
- Sep 14 Mon 2020 11:09
即便看不見,溯溪、烤肉難不倒我!
踏入潺潺的湍流,視障朋友在志工協助下,體驗人生難得的溯溪活動。卸下裝備,盡情享受烤肉、做披薩的樂趣,證明即使看不見,生活依然可以過得精彩。
(圖說:在志工協助下,視障朋友體驗難得的溯溪活動,在目的地做大合照。)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 Aug 27 Thu 2020 16:12
車禍失明 他重生的力量
一場車禍,摩托車斷成三截,王彥仁撞擊過大,生命無望,醫院一度拒收。從死裡逃生,王彥仁失去視力,他選擇接受事實,開始安慰同遭患難的人,給予一絲亮光。
(圖說:王彥仁打電話關懷視障朋友,給予心靈安慰。)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21歲年紀的王彥仁是一個愛玩的人,結交的朋友都是三教九流。沒想到一次車禍,徹底打亂他的生活秩序,他的世界從此走入黑暗。
- Jun 09 Tue 2020 15:02
伊甸送子鳥學堂 親子「悅讀」感情加溫
伊甸愛明發展中心自2018年起承辦新北市社會局「送子鳥學堂」親職教育課程,針對視障者傳授實用育兒知識並提供專業支持,今年更首度舉辦「非說Book送子鳥學堂」,鼓勵視障父母透過閱讀與孩子互動,跨越障礙一起享受親子共讀樂趣。
(圖說:伊甸愛明發展中心舉辦「非說Book送子鳥學堂」,鼓勵視障父母跟孩子親子共讀。)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 Apr 22 Wed 2020 09:33
視障長笛演奏家 用心眼述說主愛
失去視力,也奪走陳企維的彩色人生。他靠著信仰走出低谷,在音樂路上展露頭角;更用音樂事奉主,奏出生命的美妙樂章。
(圖說:陳企維吹奏長笛聲音悠揚,打動聽眾的心。)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 Nov 27 Wed 2019 11:28
北市圖啟明分館 為視障者開啟閱讀之窗
鄰近繁華熱鬧的台北小巨蛋,拐個彎走進鬧中取靜的敦化北路巷弄,一座小而美的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藏身在靜謐的住宅區內。豐富的館藏內容,提供視障者友善的閱讀服務。
(圖說:台北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主任莊正德為我們介紹館內豐富的視障館藏服務。)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 Nov 14 Thu 2019 09:33
視障3C達人與智慧音箱
智慧音箱(Smart Speaker)是一種內建AI人工智慧的語音助理音箱,基本配備是語音輸入功能,並連結網路,可控制家電和手機應用程式。截至2019年8月,全球銷量前三名分別是亞馬遜的 AmazonEcho、谷歌的Google Home及百度的小度,智慧音箱銷量成長空間大。
李繼吾不僅是音樂人,也是擁抱科技的視障3C達人,與以音控操作的智慧音箱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圖說:白手杖和智慧音箱是視障朋友的好幫手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 Oct 29 Tue 2019 15:52
助全盲長輩走出家門 重拾生活樂趣
每周二上午,高齡87歲的阿麟伯在太太的陪同下抵達伊甸台南視覺障礙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和同為視障者的學員們彼此交流、互動,接受服務一年來幾乎不曾缺席,顯見對此處的喜愛。
(圖說:阿麟伯說,來伊甸台南視重中心有聊天對象,生活不無聊,心情也開朗許多。)
文|林佳勳 攝影|何坤益
- Sep 23 Mon 2019 15:54
張晏晟跨越多重障礙 勇闖音樂之路
說起話來有條有理、思緒清晰,完全無法想像眼前侃侃而談的張晏晟,曾經是個三、四歲才學會放手走路,五歲才開口講話的慢飛天使。他不受視障與身障限制,在鋼琴、手風琴、聲樂方面展現過人天份,更是音樂比賽的常勝軍。
(圖說:不畏視力、身體障礙,張晏晟勇闖音樂之路。)
文|林佳勳 攝影|李蒼瑀
- May 30 Thu 2019 10:13
視障長笛手 蔡明秀飛德國築夢
長笛音樂家蔡明秀,在全盲與妥瑞氏症雙重生理障礙下,運用獨特音感天賦和加倍練習努力,在音樂世界裡大放異彩。而家人一路的關愛支持與目標明確的企圖心,更讓她勇於克服限制,往廣闊的世界探索!
撰文|黃珮瑜
圖片提供|蔡桂輝
- May 30 Thu 2019 10:06
視障地陪 帶港人貓空走透透
少了視力,依然可以勝任導遊!這次視障朋友用他們的心眼,帶領香港朋友認識貓空。藉此建立國民外交,更是一場美好的社會融合之旅。
文.攝影|蘇麗華
(圖說:張育豪雖然看不見,在指示下,依然為港友拍下美好的親子照片。)
別開生面的視障導覽一日遊就在貓空展開!「我想把認為不錯的地方介紹給他們認識。」視障者張育豪與林浚暉與兩對香港父子檔透過遊歷,體驗不一樣的台灣面貌。
- Nov 09 Fri 2018 14:16
口述電影 捕捉光影瞬間
影視作品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來源,不論由小螢幕或是大螢幕觀看,我們皆透過眼睛去捕捉他人的生命故事,在有限的生命裡,延展無限的想像。
但視障者呢?他們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經過什麼樣的協助,才能享有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娛樂呢?
文│郭依瑄
- Oct 11 Thu 2018 11:51
跨越障礙 觸摸美麗
(圖說:凃奶奶正開心地觸摸著複製文物。)
因青光眼而中途失明的凃奶奶,正經由導覽志工的引導,輕柔的觸摸複製文物。
就在她一邊感受、一邊聆聽志工講解時,隔壁桌的視障者正誇讚「肉形石」複製文物小巧可愛,摸起來的感覺真的就像餐桌上常出現的東坡肉一樣。
這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地為視障朋友所設計的「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體驗活動,證明了服務不該只有一種形態,而是應該尊重多元差異,以客製化的內容消弭障礙、跨越距離,讓故宮文物走入民間,真正地達到友善與平權。
- Oct 11 Thu 2018 11:32
黑暗中走出心境
(圖說:即便失去視力,視障朋友仍舊想品嘗美味的食物、即便出門可能因為看不見而遭受意外、危險,他們仍想探索未知!視力障礙,並不能阻礙他們與世界產生連結。)
即便失去視力,出門可能因為看不見而遭受意外、危險,他們仍想探索未知的環境!
視力障礙,並不能阻礙他們與世界產生連結。
文│張雪惠
- Nov 06 Mon 2017 15:19
視障朋友海釣樂
- Oct 05 Thu 2017 15:18
視障的心&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