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劉俊緯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Q.在從事社工之前,曾經有和精障者近距離相處的經驗嗎?
如果說職涯來說,在活泉之家的經歷都是直接跟精障者的接觸;那在生活中,像我小時候,在路邊或者是在超商、公共場所,可能會看到有人會自言自語、對著空氣講話,或是經過有些蓬頭垢面、衛生習慣沒有那麼好的路人時,長輩可能會跟我們講說:那個人怪怪的,或是那個人有點狀況、不要靠近他等等。我們往往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認識跟自己不太一樣的人,而這中間也可能包含了生病的人。另外,我自己本身的訓練背景是一名社工,在來到伊甸活泉之家之前,我有做過社區的個案管理員的工作,我的服務對象裡面有大約四成的人是有精神疾病的診斷,但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常常都是很任務取向,比如說他們一定要去吃藥,或者他們一定要表現出一個很乖的病人,或是障礙者的樣子,我們才能夠給予所謂的支持或協助,這比較是從一個服務供給者,或者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中,思考怎麼去處理問題的角度。唯獨是到了活泉之家,才有對精障者有更多不一樣的認識跟觀念的改變。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圖說)本集專訪施以諾博士(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與伊甸活泉之家劉俊緯主任。(攝/簡瑞廷)
來賓/施以諾、劉俊緯 主持/詹慶臨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巫奉約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巫奉約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巫奉約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攝影/何維綱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鍾彥彬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過去我常問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曾經有個心願,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我在受洗的時刻,剎那的感動!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 杜明翰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這個社會其實是蠻功利主義的,看的是人的學歷、工作、頭銜、收入,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是藉著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使我們變成什麼樣的人?一個人一生當中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最重要的是在上帝眼中你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能更新變化是極大的祝福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 杜明翰博士、鍾彥彬執行長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攝影/簡瑞廷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鍾彥彬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大概從事社會工作超過35年了,我常覺得好稀奇自己怎麼能夠堅持下來?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愛的鼓舞!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杜明翰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談到我為何從微軟科技業轉業到社會福利領域,那個過程其實是個「long story」,我覺得那是一個來自神的「呼召」,當然每個人解讀都不一樣,但這個過程確實是我人生當中很大的轉捩點。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 杜明翰博士、鍾彥彬執行長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王界元 編審 / 詹慶臨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我是職能治療師,在醫院工作10多年,後來轉到伊甸早療單位服務,而我自己的孩子也有一點過動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療育上更能理解慢飛天使和照顧者的難處。
藉著專業評鑑,發現女兒也是慢飛天使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張靜薇 整理/詹慶臨 刊頭設計/謝馨霈

(圖說:戶外教學好開心!)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張靜薇處長、李玉芳職能治療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本集前言: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張靜薇處長、李玉芳職能治療師
主持、整理/詹慶臨
前言:
主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相信主耶穌一定將早療的孩子抱得更緊,幫助他們心靈飛翔,活出內在的生命的價值。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張靜薇處長、李玉芳職能治療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Uncle Ray 和Dr Daniel 尋找三十年前URM文件及辦公室。
文/施文遠博士
我是澳洲的施文遠Daniel宣教士。我想分享兩個關於我的土著基督徒領袖朋友Uncle Ray的小故事,這些事件全都是圍繞2022年3月7日星期一發生的。
當時我剛從神學院畢業,作為一個「候任」或「準」宣教士,向身邊的朋友及不同宗派的教會分享及尋求支持,期待在2022年7月1日開始「澳洲土著福音事工」,這些故事就是在這情景下發生的。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施文遠博士、尹可名牧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施文遠

創世記 12:1-3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賓/施文遠博士、尹可名牧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圖說)其實人生是不斷地遇見,遇見人、遇見地方、遇見事物,那遇見的當中的轉變,就看我們能不能去抉擇、把握,然後去珍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樸月 刊頭設計|謝馨霈
前些時,伊甸「喜樂四重唱」的團員找我見面敘舊,講起他們成立「四十週年」了!當時真感覺嚇了一跳;回想一下:當年「喜樂」成立,劉俠找我去給他們上詩詞課,是民國七十二年;可不是四十年了!他們這些當年二十五、六歲的大男孩,如今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我自己則已是「七字頭」的老人了!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