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在遭遇危險時,大象們會用身體圍成圈保護小象。」此描述象群為抵禦外界攻擊而形成的安全防護網,成了象圈工程計畫的服務名稱的由來。其中有位「大象」,已在伊甸服務超過30年、在象圈工程計畫擔任已有11年。他是莊贊靈主任,迄今仍堅守崗位,守護著弱勢社區的小象們。
文|許幀貿 圖片提供|莊贊靈
莊贊靈主任出身自香港,就學期間來到台灣讀書。他坦言,學生時期並非立志於社會福利事業。當時原本的目標為民族社會學系,然而因分發最後落在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社工組)。不過,在更了解社會工作後,莊主任對社會福利的使命感越來越大,最終成了一生的志業。
「我是在教會長大的,對社會工作原本就有基本認識,大學後漸漸喜歡上這種助人的行為,慢慢地往社會福利事業栽進去。」他娓娓分享道。
莊贊靈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聖道育幼院。那時因在工作期間不慎感染肺結核,他不得不回到香港休息。再次回到台灣以後,他開始應徵多個非營利組織機構,最後選擇了最讓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伊甸基金會。
伊甸的多面向服務讓他深深地被吸引。各項服務以外,伊甸還有相關的福利事業資源,莊贊靈看到了伊甸對福利事業的支持、協助弱勢朋友製作手工藝,進而能義賣卡片等,他認同伊甸的助人理念,於是決定投身成為伊甸大家庭的一份子。
社會福利倡議先行者
伊甸基金會邁入第40年,莊贊靈主任陪伴伊甸歷經了四分之三的歲月。他觀察到伊甸在這40年間的每個階段都有他階段性的任務。在前期,伊甸是一個倡議者,對於社會福利政策倡議的不遺餘力;而如今社會制度漸漸茁壯成熟、分工更詳細,伊甸也得以走向更多元的服務發展。
走過的路必定留下痕跡。當在回顧這段歷程,同時見證了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進程。莊主任舉例,當時的時空背景像是職業重建、早期療育等都是很新的觀念,而伊甸成了本土服務先行者。依據國外的資料與經驗、加上與政府的合作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架構。「能成為參與歷程的一員,這對社會工作者而言是相當難得的經驗!」莊主任回憶起,躊躇滿志的表示。
莊贊靈主任。(右)
書包外的知識 交給社區!
莊贊靈原本於伊甸桃竹苗區擔任區長,2011年轉調至象圈工程計畫,服務至今。
象圈工程計畫起自2006年。當時台灣因少子化緣故,併校及廢校問題浮現。《遠見雜誌》注意到了這些偏遠學校的孩子們,進行了一系列報導。後來,伊甸基金會與之展開合作、募款,希望能用於改善教育環境以「活化校園」,並實施早餐計畫及課後照顧,在資源整合下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提供當時偏鄉教育如及時雨的援助。
莊主任來到這裡時,已有更多社福單位提供類似早餐捐贈、課後輔導等服務。他常思考如何讓資源更大化,提供給兒少族群更全面的環境。就在7年前,匯豐銀行支持象圈工程計畫的延續,提供了不少的資源。這讓莊主任心懷感激,他感恩有足夠資源能完成更多事、做到延續性的服務。於是象圈更深耕於社區,其中包括體驗式的教育活動、青年返鄉計畫、兒少培力、全人關懷諮商服務等。他說,「書包內的知識,學校負責;書包外的知識,社區要承擔責任。我希望孩子們都能活在社區,認識社區,分享社區。」
發展性社會工作
自從伊甸基金會2013年推動「發展性社會工作」,象圈工程計畫將如此理念帶至實務上,並與多個單位展開實驗。其中一個單位是位在苗栗的達比拉斯長老教會,由於起初部落社區結構較為鬆散,身為教會牧師的魯薩便思考該如何將社區資源整合起來以團結當地青少年,首要想到的是以球會友,便創辦了泰青盃籃球賽。
有了體育上的交流,魯薩牧師接著從文化方面著手。包括指導手工藝的傳承、製作咖啡包、咖啡豆的文化體驗等等。教會透過自身創意發想服務方案,象圈則是提供如經費、人力資源、專業諮詢等服務,藉雙方資源的整合來逐漸讓部落重新獲得認同。
莊主任表示,象圈與單位談論發展性社會工作時,第一先盤點社區的優勢在哪裡,了解過後請社區提出屬於自身的方案,並從旁進行協助,「社區為本」,待建立起模式後,就能更進一步擴大社區營造的發展。
願意接納時,便能得到全新體會
(圖說 : 莊贊靈在教堂。)
在伊甸服務了30個年頭,莊贊靈主任謙虛地說,若非信仰,他無法走到今天。他表示,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計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當下可能會有所質疑,然而當你願意接受時,便能得到全新的體會。原本擔任伊甸桃竹苗區區長的他,被上帝指引來到象圈之後,接觸了社區工作,體驗了不同的服務型態,他才慢慢明白自己被託付之任務是什麼。
曾有職棒球星說過一句名言,「大象雖然走得慢,但最終還是會到達終點的。」這似乎也能印證著象圈服務同工們的努力的結果,一點一滴累積下終將灌溉整個社區。而一個連台語都不會講的香港人,走進了台灣偏鄉社區服務,點亮了社區未來的希望。莊主任的使命,跟隨著伊甸持續地服務而延續著。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2.5.13 423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