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28

(圖說:李育瑋是一位陽光大男孩,更有一顆溫暖的心,陪伴著身障朋友。)

 

曾經受助,李育瑋用反饋的心踏上社工之路,開啟服務經歷。他設身處地思考,幫助弱勢,期待他們也能感受到社會的一絲溫暖。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五年來,李育瑋從社工新手到督導,服務面向不斷擴大,從高風險家庭、身障就業再到養護型機構,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長期和身障者為伍,李育瑋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落實身障者權利公約(CRPD)的精神外,也讓服務更貼近家的感覺。

 

來到宜蘭教養院,住民們在走廊上看到李育瑋直呼他的名字,兩人相視而笑,簡單問候一下又各自去忙。相處上沒有壓力,反倒多了一份親切和自在。

 

從初來的擔心,到和住民打成一片,李育瑋心境的轉化格外不同。「剛開始會有點害怕啊!」會被他們突如其來的行為嚇到,但相處久了,了解他們的個性之後,心中的戒心慢慢地放下。

 

「他們生氣一定有一個點。」不會沒來由發脾氣。李育瑋分享一位住民固定習慣週五擦宿舍的桌子,那天有人搶了他的工作,他吵著說:「我要擦,我就是要擦。」

 

還有一位女性住民動不動就哭,原來她突然想起一周前有人不小心撞到她而傷心落淚。這時李育瑋把對方找來,安撫她說:「你看,他不乖打打。」讓她消氣;不然就是遞上她喜歡吃的肉片,轉移她的注意力,化解難題。

育瑋 (1)

(圖說:李育瑋陪伴住民,關心他們的需要。圖片提供/宜蘭教養院)

 

賦予權益 滿足需要

 

磨合中,李育瑋越加看到他們單純的一面。長年生活在教養院中,就他的觀察,住民們對活動和吃特別感興趣。不論是外賓來表演,或是中秋烤肉活動等,抑或是社區適應,他們會引頸期盼。

 

表現好的,還會給予獎勵,帶他們逛夜市,品嘗美味。無法出遊的,則另外將夜市攤位拉到教養院內,滿足其他住民的口腹之欲。「這些是他們平常體會不到的事情。」

 

平時吃慣的菜色,偶爾也想要變化,有住民提議午餐想吃刈包。李育瑋重視他們的想法,把訊息帶給營養師,實現了願望。

 

和住民朝夕相處下來,李育瑋希望教養院猶如他們的第二個家,給他們多一點的自由空間,用「賦權」來提升他們的權益。

 

去年,開始有了小家會議。住民們可以自由發表想法,例如想吃什麼菜色、想去哪裡玩、想做什麼事情等等,都可以討論。李育瑋扮演機構與住民間的橋梁,盡量達到他們的想望。

 

期間,有做輪椅的肢障住民想辦攝影展,於是老師帶著他四處拍照,在院內辦了個人成果展。還有住民喜歡棒球,想親臨現場觀賽。在世大運比賽時,李育瑋特地帶兩位住民到天母棒球場看中韓對戰,贏球時,跟著球迷一起吶喊,過足了癮。

 

年輕人喜歡球賽,中年以上的住民阿姨們喜歡看夜總會節目。於是趁著電視台到三星鄉錄影,帶著她們親臨現場,看到心目中的電視明星各個開心不已。

 

生活起居 時時看顧

 

重視住民權益外,李育瑋在生活細節上成了他們的後援。很難想像堂堂一介大男生,卻要幫女性住民買衛生棉,還帶她們去市場買內衣。

 

講起這段經歷,李育瑋不免苦笑道,第一次提一籃的女性衛生用品到櫃台結帳,引人側目外,自己都覺得尷尬。後來透過網購,化解難堪。

 

不僅如此,女性住民的內衣舊了,家人不便代購,只好輪流帶她們到傳統市場購買新的內衣。所幸老闆娘人很好,幫她們一一量尺寸,順利完成採購。

 

一方面要照顧功能較好的女性住民;另一方面要兼顧臥床的長輩,對於生死課題,在在衝擊著他。

 

過去實習時,到老人院當志工,社區獨居長輩講述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前可以再看看子女。聽到這一席話,李育瑋一陣辛酸,心想「以後服務不想碰這一塊。」

 

沒想到來到教養院,服務臥床的失能長輩,他還是得無奈面對生命的無常。

 

一次,住民進到加護病房,家屬前來簽病危通知。當家人在討論放棄急救的同時,生病的住民完全不知道家人的決定,看到李育瑋來,還轉頭對他笑了一下,那一幕令李育瑋久久無法忘懷,「再怎麼樣他也是一個生命,這個衝擊很大、很大……」

20200406-105

(圖說:開車帶住民出遊,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

 

將心比心 陪伴在旁

 

生命有時,哀傷有時,是李育瑋學習的功課之一。日後這位聲帶麻痺的爺爺,常常因為痰卡住氣管進出醫院多次。一次,原本以為治療後應該會好轉回教養院,卻在周日凌晨接到醫院來電告知他爺爺過世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生命最後一哩路的衝擊,令他感慨萬千。

 

身為社工,看盡許多人間的冷暖,李育瑋助人的心志不變,心地更加的柔軟,「我想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過年期間,有些住民無法返家,李育瑋自告奮勇留下來陪伴他們過年,「我家住得近啊!年夜飯晚一點吃就好了。」過年在家沒事,來陪陪他們也不錯,他一派輕鬆的回答。

 

年前,李育瑋不忘帶一位20多歲的住民到宜蘭三星鄉監獄探視服監的爸爸。「那是我第一次進監獄,超級緊張。」話筒一放在住民的耳朵旁,他害羞的下意識地躲掉;不過一看到爸爸的臉,他笑得特別開心。會晤過程中,認知有限的兒子話不多,大多都是李育瑋在幫他說明近況。「我想維持他們的親子關係,將來父親出獄後,彼此情感不會太生疏。」

 

沒想到中秋節,這位父親寄來卡片關心兒子,對單親家庭來說,這是很好的起點,李育瑋如此的祝福著。

20200406-37

(圖說:過年總是主動留守,李育瑋甘願為身障朋友付出,樂此不疲。)

 

除夕在機構留守,李育瑋安排節目,和志工一起手把手的教住民寫春聯,感受年味。大年初一則帶著他們一一跟其他住民拜年,分送春聯互道恭喜。

 

中午時分,玩擲骰子比大小贏香腸的活動。輸的人只能吃米腸,為了吃到香腸,只見一個個再去排隊,非吃到不可。小小的活動增添趣味,感受年節熱鬧的氛圍。

 

李育瑋擺上自己,他謙遜地說:「我能做的就是這一點點小事。」馬太福音 25:40,「你們為我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就是為我做了。」李育瑋從小在受助家庭長大,如今他貢獻所學,在長照路上增添一抹色彩。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4.10    398-1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