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有你~失智歲月
對失智長者來說,原本熟悉的事物一切都變了調,生活成了一種挑戰。家屬在照護過程中疲於應付而顯得筋疲力盡。9月21日適逢國際失智症日,邀您一同關心失智長者,用感同身受的心,陪伴他們度過那一段失智歲月。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對待我們。我們依然在這,只是反應比較緩慢,且有時有點困惑。」在一份2012全球失智症報告-戰勝失智症汙名化現象,一位失智症患者娓娓道出他的心聲。
上了年紀的老人,記憶力退化,認知功能也跟著喪失,有時會被認為是老頑固,殊不知他們可能是生病了。失智症是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現象,除了記憶力衰退外,語言、空間、判斷力和注意力等認知功能都跟著退化,同時還可能會出現妄想和幻覺、個性改變等,嚴重時會影響人際互動,甚至無法工作。
失智症患者 人數節節升高
麗蓓嘉‧萊利曾經是一名護士和老師,她在59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的一種)。麗蓓嘉發現自己喪失語言能力,就連寫作語法以及與人溝通時如何適切回應都成了難題,她再也無法勝任複雜的事物。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的推估,在2050年,一年將有2,460萬人罹患失智症。而2010年到2050年間,平均一年新增加的患者為1,615萬人。這意謂著40年後患者將會增加到64,600萬人,這個數目將直逼全歐洲的人口數(73,800萬)。
反觀台灣,內政部101年6月底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達110萬人,其中失智者有36,977人。與十年前相較,失智症者增加1.6倍;再與去年同期相較,失智症者人數增加了9.4%,為各障礙類別中成長最速,不容小覷。
轉換照護心態 營造良好互動
日常生活中,失智症患者常因躁動、脫序等行為往往令照顧的家人面臨難題。陽明大學護理系兼任講師暨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由於照顧者對失智長者的應對方式不了解,有的甚至期待對方有正常反應,想盡力扭轉患者行為,殊不知這樣的舉動只會增加雙方口角和衝突。
《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一書作者貝爾女士為了協助醫護人員與家屬能以更輕鬆的方式照護失智症者,她推動「好朋友的對待方式」,希望照顧者轉換心態,試著當患者的好朋友,調整彼此互動關係。
該書中舉了愛琳.伊勒姆的例子,當她使用此模式照顧她的先生之後,她發現:「從一開始,我決定只做三件事情:我不會提高我的聲調,我不會和他發生爭執,以及我將儘可能地保持我的幽默感。」
用將心比心 建立尊嚴生活
照顧者在承擔照護壓力下,必須要適度喘息。湯麗玉建議,照顧者可以連結社會福利資源,透過諮詢專線、瑞智學堂、瑞智互助家庭等方式,用同儕支持的力量,找到壓力的出口。
過去,外界有人認為失智患者無法參與日常生活活動,也有部份人認為他們無法感受快樂和享受生活。在確認療法的推動下,照顧者可以用此方式與失智長者溝通,探索長者問題行為背後未能表達的情緒與原因,透過信賴感的建立以及用將心比心的照顧方式,就能幫助長者快樂,近而提升他們的尊嚴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3.9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