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蘇建存
無論讀書、工作或移民,您也許聽過台灣人移居海外所遇到的文化衝擊。語言是到異地生活的首當其衝。遷徙異地,若不了解當地的語言,處處都是「障礙」—看,看不懂。聽,也不明瞭。有口,卻難言。
截至2024年6月,在台新住民人數已超過59萬人。根據移民署《112年新住民生活需求調查報告》,新住民來台後需求最高的服務類型,第一名為汽機車駕訓考照語言訓練,第二名則是教育研習與識字。
圖說:新住民來台需要識字教育等的協助。
台灣常用語言為中文、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等。在雲林,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者超過6成。雲林縣的新住民人口共有17,397人,為使新住民融入當地生活,閩南語學習的需求顯得益發重要。
雲林縣內雖有社區大學開設正規成人閩南語課程,常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課,或是遇到上課時段配合不上,致使有意願學閩南語的新住民只能透過電視、媒體學習。
圖說:在地語言工作坊海報。
有鑑於此,伊甸基金會—雲林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經學習意願調查後,發現來台多年的新住民對閩南語仍感陌生,為了讓他們在生活中能順利使用當地慣用語言,伊甸辦理了一連四週的「在地語言工作坊」,提供新住民學習閩南語的管道。
阿妹仔聽甲花花花,
到底是啥人去買粿,
閣是啥人去買花!
這天,虎尾鎮活動中心的2樓傳來講師許立昌的閩南語歌謠朗誦聲。
圖說:講師許立昌。
台下的學員,分別有來自越南、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等地的新住民。各個專心聆聽,不時以母語在講義上標記發音。
圖說:以母語在講義上註記發音。
正當學員聚精會神地上課,努力學習,好能跟台灣的家人用道地的閩南語溝通。突然,教室門一開,有小小孩跑進教室向媽媽討抱,見媽媽還在上課,就又回到1樓玩耍。原來,這是伊甸貼心的托育服務,孩子有人照顧,新住民才能無後顧之憂地上課。幾位陪太太上課的台灣先生,更是以行動支持太太學語言。
圖說:先生陪太太上課。
前三週已分別上過日常用語、稱謂輩分、年節與在地文化等主題,此日,來到工作坊的最後一堂課—囝仔詩。
講師許立昌是資深的閩南語專家,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傾囊相授,巴不得將在地語言的精髓與趣味性教授給新住民姊妹們。
「老師,可以一句一句帶嗎?」避免台下的學生來不及吸收,社工督導邱昭維央請老師放緩步調。
歌謠含有豐富的地方文化元素,伊甸工作人員本來擔心新住民們聽不懂而卻步。豈料,中場休息的聊天,大家都很肯定這次舉辦的工作坊,她們用順暢的中文分享感言。
來自香港的可靖,夫家為了讓她聽懂,將平常習慣使用的閩南語,改說國語。可靖參加工作坊,期待不久也能用閩南語和家人溝通。她才新婚,還沒有小孩,但看到伊甸有安排托育孩童的服務,很肯定安排的用心。
圖說:安排孩童托育服務,讓新住民安心上課。
圖說: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組長鄭凱方(左)邀請寶寶到樓下玩耍。
從越南來的玉玄,當天先生和女兒都一同前來工作坊。玉玄是家庭主婦,已經在線上學過注音符號,卻不諳閩南語。她到市場買菜,菜販多是說閩南語。回到家,婆婆也是說閩南語,因此玉玄希望能學到生活實用用語,融入在地文化。這裡有托育服務,讓她放心學習,加上有同伴,可以一起開心學習。
圖說:可靖(左)和玉玄分享感言。
最後一堂課,幾位新住民姊妹盛裝出席,預備待會兒結業式合影,留下美好的回憶。一位精心打扮的印尼姊妹,才新婚不久,喜悅地展示手機裡與台灣先生的甜蜜婚紗照。先生也穿著印尼民族服飾的「情侶裝」,靦腆地陪太太來上課。
圖說:休息時間,展示手機裡的甜蜜婚紗照。
「她沒穿,因為她是『花轎』啦!」幾位印尼新住民聚在一起,聊起為何其中一位沒穿印尼傳統服飾。
「是『華僑』啦!」印尼華僑姐妹糾正發音。
「哈哈哈哈哈!」姐妹們樂得笑成一團。
圖說:有同伴一起學習,歡樂多。
第二階段是分組練習:
新娘,新娘吼啥貨。
俺娘,俺娘,阮毋嫁,
今年阮才十八歲,
這馬嫁,會歹勢,
另工才來嫁皇帝。
練習的當下,雲林縣政府社會處處長林文志悄悄坐在教室後方,當聽到新住民正念著《新娘吼啥貨》,不禁莞爾一笑。
圖說:社會處處長林文志(著藍背心)頒發畢業證書。
課程進入精彩的比賽環節,看著各組新住民,誦讀閩南語囝仔詩。台下莫不讚嘆她們學習的潛力。頒獎中,林文志處長也忍不住念幾句自己所寫的囝仔歌作品《畫圖筆、畫圖紙》:
繪你眼睛大大大,
繪我的嘴闊闊闊。
比賽,有老師講評,不分名次,人人有獎,皆大歡喜。課程告一段落,大夥兒帶著充實的心情踏上歸途。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08.20 NO. 45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