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十歲時在做什麼嗎?或許在學校裡學習,或在操場上嬉戲,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然而,有一群孩子,他們的童年卻截然不同…

這些孩子,放學後並不是奔向遊戲,而是急忙趕回家中,為家人準備三餐,協助如廁、換尿布、洗澡,甚至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妹。他們無法專注於課業,也無法享受玩樂,甚至連最基本的休息時間都被剝奪,常常只能帶著疲憊的身心,迎接下一天的挑戰。

他們,就是隱藏在我們周遭的—年輕照顧者。

➤聽願景工程 周妤靜說:「他們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長照束縛交出人生!」

#Apple #Spotify #KKBOX #Firstory #Soundon #MixerBox

收聽連結:https://bit.ly/3S3nWnG

 

(圖說示意:有些孩子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長照束縛交出人生。)

(圖說示意:有些孩子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長照束縛交出人生。)

 

文|耿弘懿 攝影|金涵卉  情境示意圖片|Freepik

 

▌是誰剝奪了孩子的受教權、娛樂的權利?

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人生使用說明書單元,邀請願景工程基金會-記者周妤靜,來到節目中與大家分享「看見年輕照顧者」報導;許多年輕照顧者成長於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或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的環境中。當家庭的支持系統本來就不足,主要照顧者又突然發生意外或因病無法履行責任時,孩子們就自然地成為家裡的主要照顧者。

 

「這個孩子從五歲起,就開始照顧漸凍症的爸爸,他真的很愛爸爸,但也因照顧的緣故,他必須放棄很多學習跟社交的機會。」- 願景工程記者 周妤靜

 

當同年紀的孩子生日來臨,歡喜雀躍的向父母許願想要什麼禮物時,身為照顧者的孩子卻只要有一個杯子蛋糕就滿足了,淺意識中......他覺得自己連慶祝的權利都沒有,而那些真實的情緒感受和來不及享有的童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在照顧中被一個......又一個無聲的剝奪了。

 

沒有人詢問,這些真的是他要的嗎?還是其實他只是一個,想在生日時好好吹蠟燭、切蛋糕,開開心心接受大家祝福的孩子…..

 

▌照顧了家人,誰照顧他的心靈?

周妤靜:「有個孩子感覺到媽媽隨時要離開他,心中有很多的恐懼、害怕,社工就發現他把指甲咬得破破爛爛的,衣服領口也啃的一個洞一個洞......」這是成年人,面對親人的離世時,也難以承受那份痛苦,更何況這種重擔落在年幼的孩子身上。長期的情緒負荷下,孩子總在崩潰邊緣求存,他們彷彿駝著深深的自責長大,那些連成年人都無法負荷的壓力,影響、撕裂著他們的一生。

 

而大多的年輕照顧者不願主動表明家裡的狀況,因為不想被貼上「家境清寒」或「好可憐」的標籤,反而選擇默默承擔一切,也因此,這些孩子的情感需求更容易被忽視。

 

隨著年齡增長,部分青少年階段的照顧者逃家、輟學,甚至混幫派,藉此擺脫沉重的責任與壓力,這是他們能照顧自己唯一的方法。然而,孩子的問題常常是被放大檢視,卻忽略孩子其實是被問題困擾的人……

 

▌「孝順」原本是美德,卻成了孩子生命的枷鎖……

這些年輕的照顧者常被冠以「孝子、孝女」的美名,然而,這些讚美卻無形中成了枷鎖,將本應表達的難處壓抑在心底深處。

 

「每年國內都舉辦孝行獎,但當你看到得獎孩子的背景和照顧經歷成為他們得獎的主要原因時,不禁要問,這真的是對孩子的鼓勵嗎?」

 

孝行獎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孩子無法言說的辛酸。有些家長也因此感到內疚,因為這些孩子的犧牲與奉獻,不是出於全然意願,而是現實的無奈。他們用自己的童年和無數日夜的辛勞,換來了這份榮譽。

 

孝順固然是一種美德,但不應該建立在剝奪孩子權利的基礎上。

 

(圖說示意:年輕照顧者大多不知道自己是有權求助、又或者可以向誰求助……)

(圖說示意:年輕照顧者大多不知道自己是有權求助、又或者可以向誰求助……)

 

▌如果有人能陪伴孩子,適時的指引方向…..

周妤靜貼身採訪,觀察「有一個孩子,沒有其他親人的幫助,前一天半夜才陪阿嬤送急診,在阿嬤身邊陪伴照顧一整夜,卻又必須應付隔天的考試,無助的他從天還未亮就開始跑,跑十幾公里回學校,在路上大雨無情的滴落,沒想到口渴的他直接張開口接起雨水就喝了......」

 

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身為照顧者的孩子只能用本能的方法去應對,「很遠我就用跑的」、「很渴我就接雨水喝」,如果有人能及早發現這些孩子,並在關鍵時刻陪伴他們一起,他們也許就可以多一點選擇……

 

這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大多不知道自己是有權求助、又或者可以向誰求助……因此「學校」的角色非常重要!若是能在第一線察覺年輕照顧者,適時給予建議及課業調整,甚至幫助他們連結相關資源,讓他們知道「照顧」無需自己一個人面對。

 

▌年輕照顧者的第一線的守門員—學校

2021年家扶基金會向全台接受援助的家庭進行調查,結果指出,近兩千個家庭中,約兩成兒童或少年成為「年輕照顧者」。

 

然而,許多老師還沒警覺到年輕照顧者的嚴重性,在面對這些學生時,往往無從著手,甚至認為孩子的孝順是理所當然的,卻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掙扎與疲憊。老師們應引導這些孩子明白,學習才是他們最重要的本分,並且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給予他們堅定的支持與陪伴。

 

「有一位老師,將幾個相同狀況的孩子加到群組裡,讓他們能交流、討論遇到的難處。」

 

學校是一個傳遞關懷與理解的重要場所,未來,我們又是否能將長照相關資訊納入教育,讓其他同學產生同理,多一點同儕間的鼓勵和關心,一起面對這些年輕照顧者的無奈,站在他們身旁讓孩子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在!

 

▌從國外案例,思考年輕照顧者困境解方

澳洲每年提供1000個獎助學金名額給年輕照顧者,這筆獎助學金不僅用於孩子的學習開銷,更是傳遞給孩子一個重要信息:儘管他們目前正承擔著照顧責任,但學習仍然是他們未來的重點,未來不該只有照顧這一條路。

 

根據日本調查顯示,平均每個班級中有1-2名年輕照顧者。為了支持這些孩子,日本的教育部與長照部門積極合作,透過學校與社會資源來減輕年輕照顧者的負擔。英國則派遣社工與志工來陪伴孩子,幫助他們規劃未來,並在家人需要重大醫療時,提供實際的協助。

 

(圖說:主持人楊月娥(右)與周妤靜(左)錄製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圖說:主持人楊月娥(右)與周妤靜(左)錄製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身邊有年輕照顧者,學習理解與支持

這些年輕照顧者的處境並非全然意願,而是被迫承擔的責任。作為朋友或同學,應給予他們支持,不需要過度的關心或憐憫,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更大的壓力或尷尬。

 

也許可以主動查詢相關照顧資源,並在適當時機提供實際幫助,例如介紹社會福利機構、分享相關資訊,或協助他們找到喘息機會等。這些行動都能夠讓年輕照顧者感受到溫暖與理解,幫助他們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到一絲慰藉和支持。

 

也許你身邊也有年輕照顧者,他們走的道路也許困難重重,

但讓我們學習同理、接住,也讓社會更多的人認識這群人,

讓他們未來的路不再是自己走!

 

➤聽願景工程 周妤靜說:「他們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長照束縛交出人生!」

#Apple #Spotify #KKBOX #Firstory #Soundon #MixerBox

收聽連結:https://bit.ly/3S3nWnG

 

更多照顧故事、長照議題分享,歡迎搜尋 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