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完整收聽PODCAST搜尋: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台灣極具影響力的講師—謝文憲,談起過往與父母相處的日子時,回憶起父親是一位權威而傳統的男人,過去曾在工廠擔任廠務工作,而母親則畢業於新竹女中,後來投入保險業,收入甚至高過父親,兩人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代。

 

「我爸爸很愛喝茶。每次我回家,他總會泡茶給我喝。那個時刻,我總覺得是父子之間,有什麼話要說……」謝文憲回憶過往的片段。從小到大,他眼中的父親總是嚴厲而寡言,如同傳統社會中典型的父子關係,優秀的父親總對長子寄予厚望,而這樣的期待,常常轉化為壓力,尤其是在母親病倒後,身為長子的他更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擔,似乎總是在努力滿足父親對他的期望。

 

文憲個性外向,妹妹則溫柔顧家,弟弟在土木工程公司上班,三兄妹就像走在平行線上,各自過著不同的人生。過去,文憲與家人的關係也曾略顯疏離,直到母親生病後,三人因照顧而重新連結,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原本各自奔走的兄妹,因為「照顧」這個共同目標,走上了同一條道路,擁有了一起前行的動力。

 

➤聽影響力講師 謝文憲說:「我沒有勇氣聽,你們幫我聽!」

#Apple #Spotify #KKBOX #Firstory #Soundon #MixerBox

收聽連結:https://bit.ly/4aQlU1q

 

01圖說示意:台灣影響力講師謝文憲,回憶家人與父母相處過往。

(圖說示意:台灣影響力講師謝文憲,回憶家人與父母相處過往。)

 

▌一輩子難忘的那天:媽媽倒下的那一幕

「那天我爸叫得非常大聲!」回憶起那個夜晚,大約是晚上11點半,父親在房間裡突然大喊:「快來啊!快來啊!」文憲衝進房間一看,母親已經倒在地上,地板上滿是尿液……從那一刻起,他們全家成了「照顧者」。而這個突然降臨的新身分,在真正親身經歷後才明白,每天睜開眼,迎接的是多少無力與悲傷。

 

當時的文憲,才剛從大學畢業不久。正值熱血追夢、談戀愛、拚事業的年紀,他卻提早背負起沉重的照顧責任。事業、愛情、夢想,全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尤其在父親眼裡「請別人照顧媽媽就是不孝!」身為長子的他,只能咬牙扛起所有。從背著母親上下樓、四處奔波求醫問診,到日復一日的照護生活,全都成了他生活的日常。

 

所幸兄妹之間的分工,彼此支撐、分擔照顧的重擔,才讓這個家沒那麼快垮掉……

 

▌爸爸說:把媽媽送機構就是不孝!

父母相愛多年,夫妻間的情感,往往難以用言語表達。當母親倒下後,父親總親力親為的為母親把屎把尿,同樣的要求也對兒女,但久病照顧所帶來工作、生活改變,縱然孝順也無力長久,即使如此,爸爸仍不准把媽媽送進機構,「他說把媽媽送進機構就是不孝!」

 

從母親倒下的那一刻起,文憲與家人便一同扛起這份責任。他下班後就是回家照顧失能的母親,晚上就睡在公司的二樓,隔天起床下樓就準備上班。與家人間的摩擦、衝突,也無可避免。某天在公司,主管說:「文憲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聽完當場在百人面前潰堤痛哭。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那不是孝順,而是責任與無奈的交織。

 

「她真的好辛苦」母親在全家人的照顧下活過十數年,還是走到終點前最後這段路,只不過這兩三個月實在......太折磨「人家常講上面是天堂、下面是地獄、中間是煉獄,那時候對我來說,活着,就是在煉獄!」謝文憲形容他在加護病房裡的日子——日夜守在母親床邊,看著她插管後腫脹的臉龐,那畫面烙印心底,成了一生無法抹去的痛。

 

02圖說示意:對文憲來說,母親倒下的那一幕,是這輩子難忘的時刻。

(圖說示意:對文憲來說,母親倒下的那一幕,是這輩子難忘的時刻。)

 

▌爸爸放聲大哭的那一夜,全家人對母親的離世放下了……

2005年7月凌晨兩點,媽媽走了。在車上,父親堅持請救護車繞回家,抵達家的那一刻,父親打開大門,大聲呼喚母親的名字,然後說:「妳現在可以回家了。」

 

那一刻,父親像個孩子般崩潰,蹲坐在門口,哭喊著,悲痛欲絕。救護車司機與家人間面面相覷,沒有人敢出聲,空氣好像凝結了。這樣的父親,讓謝文憲和弟弟感到既陌生又震撼……原來,那沉默寡言、嚴厲如山的父親,在這一刻,袒露了最深的愛與脆弱。也正是在這一瞬間,兄弟倆篤定地明白:父母,是深深相愛的。

 

媽媽的離去,不只是她自己的解脫,更是這段長年照顧旅程的終章。對照顧者而言,這是一場全力以赴的告別。全家人陪她走完最後一程,也在那一刻,學會了放下。

 

▌找到媽媽生前日記本!期許我做一個「有用的人!」

在整理媽媽遺物中,發現一本日記,翻開第一頁,日期正是他出生後的第七天。那一篇記錄了當年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文憲出生後,醫生曾宣告他因心臟瓣膜異常「可能活不過18歲」。接著,母親就寫下對兒子的期許「我希望文憲成為有用的人。」

 

那時的文憲已經38歲,讀完母親的日記,他就常想:什麼叫做「有用的人」?直到某次訪問中,他問受訪者:「你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是什麼?」對方回答了國父《青年守則》第十條:「助人為快樂之本。」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原來當自己所做的工作能真正幫助他人,那份快樂與成就,早已超越了名與利。也終於懂了母親那句話的深意—她期盼的,不是耀眼成功,而是希望他能成為一道光,讓有需要的人,藉著他的光走出黑暗。

 

03圖說示意:文憲一直相信家不是談孝順的地方,而是談「愛」的地方。

(圖說示意:文憲一直相信家不是談孝順的地方,而是談「愛」的地方。)

 

▌讓阿姨踏入爸爸生活!與父親間關係修復之旅

母親過世後,一位阿姨成為了陪伴父親的重要存在。弟弟始終無法接受她的出現,而父親一開始也對這段關係抱有保留。但這位阿姨陪伴了父親長達十二年,帶著他四處走走看看,遊山玩水,在生活中帶來久違的笑容與陪伴。而家們也漸漸明白,阿姨是真正對父親好,她用陪伴、耐心給了父親晚年許多孩子給不了的快樂,那些快樂,是金錢也買不到的。

 

父親過世後,當家人一起討論遺產分配時,文憲主動提出,將大半的金額分給阿姨。弟弟妹妹當時心中難免感到不平,但作為長兄,文憲對他們說:「選擇放下,就是選擇更好的人生。」

 

他一直相信,家,不是談孝順的地方,而是應該談「愛」的地方。

 

父親的告別式那天,文憲輕輕抱住阿姨,柔聲安慰她不用擔心,並誠摯地邀請她繼續住在父親的房子裡,除非她自己有更想去的地方。他希望,她能擁有一個安穩的落腳處。聽到這番話,阿姨忍不住淚流不止。

 

04圖說示意:主持人楊月娥(左)與謝文憲(右)錄製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圖說示意:主持人楊月娥(左)與謝文憲(右)錄製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照顧」上了一堂同理課!謝謝家人做最堅強的後盾!

那年過年,是父親離世後的第一次年夜飯。文憲不忍阿姨獨自承受喪親的悲傷,放任她隻身過年,於是主動邀請一同出門吃年夜飯。那一頓飯,不只是對一段關係的接納,更是對「愛」最溫柔的同理。

 

因為自己經歷了很多,反而學習把握當下,而照顧這段路不好走,學到一堂同理課,同理被照顧者、照顧者面臨的不同挑戰,多一點點同理,也許就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而在這條漫長的照顧路上,最讓他感恩的,是他的太太。即便知道這個家有沉重的照顧壓力,她依然選擇嫁進來。憑著百分之百的信任與支持,每當他面對家中緊急狀況,太太總是說:「快去吧!」就是這句話,成為他繼續堅持下去的最大力量。也許未來我們都會走上照顧之路,但不要害怕,更應該做好準備,因為你我也都可能是家庭中的那道光......

 

➤聽影響力講師 謝文憲說:「我沒有勇氣聽,你們幫我聽!」

#Apple #Spotify #KKBOX #Firstory #Soundon #MixerBox

收聽連結:https://bit.ly/4aQlU1q

 

更多照顧故事、長照議題分享,歡迎搜尋 伊甸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