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楊政翰
同時錄取二、三所研究所,不久,又收到世界羽球聯會發的2024巴黎帕運邀請函。今年對帕運羽球選手蔡奕琳而言,可說是多喜臨門的一年。
「跟其他球員相比,我的球齡最短,成行速度最快。」蔡奕琳說。
即將進軍巴黎帕運的羽球選手,各個都有10年以上的球齡,蔡奕琳則是2019年才開始接觸羽球,資歷較淺。當年會踏入球壇,是一場意外。
「有沒有空去打羽球?」一位朋友邀約。
「好啊。」蔡奕琳沒多想,一口答應。
在全國身心障礙會長盃的趣味競賽中,她才第一次參賽,就贏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圖說:蔡奕琳笑談意外踏入球壇。
爾後,有同級別(SH6級)的男球員問她可否一起組隊打公開賽。
「你確定?我什麼都不會喔!」蔡奕琳和對方再次確認這突如其來的邀約。
結果,在那次泰國混雙賽,打出銀牌佳績。回台後,總教練請她思考願否繼續接受訓練,成為選手。
初試啼聲就有耀眼成績,她中間停滯了一年,到大三才重拾球拍。蔡奕琳從羽球門外漢躍升球壇新星,就在受訓與參與國際賽事中,逐步挺進了巴黎帕運。現在正在國家訓練運動中心(以下簡稱國訓中心)積極備戰。
圖說:進行暖身。
考量蔡奕琳是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俗稱侏儒症),加上她是成人之後才成為選手,不是從小就開始練。教練鄭任佑不同於以往在學校帶學生的習慣,改為彼此尊重、討論的方式來帶她。
有別平日的練習強度,在國訓中心是天天集訓,鄭教練提醒蔡奕琳要有心理準備。
圖說:不同於帶學生,鄭教練以成年人的方式帶蔡奕琳。
一開始,因為先前沒什麼運動,體力無法負荷,蔡奕琳曾向教練反應放緩訓練的步調。
「剛進來(國訓中心)時,她每天都很累,但一個多月就習慣了。」鄭任佑表示。
羽球是需要身體記憶的運動,全身肌肉群都要用到。
圖說:羽球是需要身體記憶的運動。
「施力不對,需要核心跟屁股(臀肌)。」發現問題,物理治療師引導蔡奕琳局部訓練,學習正確地發力。
「之前在全運會,第一局打得好,第二局沒電,抓不回來。」鄭任佑分析她的表現,並強調適應高強度比賽的必要性。
經過規律的訓練,又有國訓中心的營養補給,蔡奕琳現在訂定要有三局體力的目標。
除了體能上的訓練,心理也須有所調整。
「不要一直想妳是念美術系的,現在就是要全心預備帕運。」鄭任佑叮嚀。
能進到最高體育殿堂,除了選手的天分與努力,更少不了背後眾人的支持。
圖說:進到最高體育殿堂,背後少不了眾人的支持。
猶記得,到帕運積分賽的最後一站—泰國帕拉羽球世錦賽。從球館走到飯店要一小時,罹患罕病的她從來沒有走那麼久的路,擔心自己辦不到。鄭教練走一步,蔡奕琳得走三步,不好意思讓教練等。但在鄭教練的陪伴下,最終順利走回飯店。
這趟「賽外訓練」是一次突破。她成為羽球選手,在技術、個性、體力各方面都在突破。
圖說:身為選手,得在各方面自我突破。
「前陣子,教練教我要在球場上喊聲。」她提起另一項突破。
喊聲的用意在於提升信心、專注跟鬥志,也幫助球員在場上冷靜,但喊聲卻令蔡奕琳感到彆扭、不自在。
圖說:教練鄭任佑示範喊聲。
「我喊聲有彆扭嗎?」鄭任佑示範後,反問她。
後來,在西班牙公開賽的八強賽,贏球的時候她喊聲出來了,又是一個突破。
比賽有輸有贏,如何減緩心理壓力,是每一位運動員必經之路。
「有壓力,我就寫下來、畫心智圖。」蔡奕琳分享。
害怕遇到強敵,壓力大到她在公開賽前哭個不停。現在,她藉由畫心智圖,從一個點擴散出去,找出問題在哪裡,再看看可以怎麼克服。
選手之路是不斷地自我突破。過關斬將,打進帕運。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九的蔡奕琳,祝福她在諸多好事中再添一筆—巴黎帕運傳回捷報!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07.16 NO. 44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