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老王講述《房子》繪本,與課輔班小朋友一起談情緒。攝影|蘇麗華)
文|蘇麗華 活動圖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每個人都有情緒,生活中常常出現喜怒哀樂,一旦出現緊張、焦慮、害怕或是絕望時,又該怎麼處理這些情緒呢?
伊甸活泉之家與象圈工程計畫跨專業合作,至象圈工程所合作的社區夥伴辦理繪本分享工作坊。
這一天,伊甸象圈工程計畫的新北市土城基督教台灣貴格會清水教會課輔班異常的熱鬧。活泉之家一行人與繪本《房子》的插畫家老王透過繪本共讀與手偶表演,教國小學童了解情緒,陪伴他們理解自己。
活動一開始,老王講述故事,一旁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經驗者魅雲衣搭配手偶戲演出。劇情敘述小兔子因為從早到晚地打掃,卻做不到兔媽媽的要求,開始出現情緒;此時代表情緒的毛毛怪獸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小兔子承受不了,昏倒了。所幸在熊媽媽將牠緊急送醫下,小兔子終於獲得良好休養並出院。最後牠將房子鑰匙交給熊媽媽,自己開心地旅行去了。
(圖說:大家一起共讀繪本,並搭配手偶戲讓小朋友了解劇情。)
回到現實當中,當孩子出現情緒,沒有獲得適度宣洩,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像爆炸的氣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課輔班老師游美玉分享道,班上有一位孩子長期在家裡被父母不正當對待,不滿的情緒無處宣洩,累積一段時間,便成為不定時炸彈。來到課輔班,這名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飆髒話,甚至動手打人。「他不打到人絕不善罷甘休。」
曾惠青老師也反映,有孩子情緒一來,用翻桌子宣洩心中不快。「他們不知道怎麼合宜地處理情緒問題。」
老師只好將他和其他同學隔開,避免他傷害別人和自己。直到他力氣消耗殆盡,老師再跟他好好地溝通。雙方溝通時,與其叫孩子不可以有這樣的情緒,倒不如帶著他轉移情緒。美玉老師反問,「孩子難過時,除了情緒爆炸以外,可不可以有別的因應方式?」
美玉老師進行機會教育,跟該名孩子說,「你知道嗎?我被你冷落好幾次,我也會生氣,但是我都忍住沒有發怒。」孩子聽進去之後,生氣時間開始縮短。習慣罵髒話的他,知道罵髒話不好,也開始收斂。有時控制不住,就到一旁小聲地罵。看到他的轉變,美玉覺得這個孩子情緒穩定很多。
另一名過動症的孩子,剛來課輔班也是滿口「三字經」,了解原因背後,原來爸爸在家心情不好就會罵髒話,他有樣學樣。在老師的教導下,他髒話變少,來課輔班睡飽後,開始願意寫功課,且80%的功課都會寫。
美玉老師觀察到,當同學玩耍時,他會專心寫功課,誇讚他以後做事一定會成功,來肯定他的表現。
(圖說:課輔班孩童發揮創意,製作心中的情緒毛毛怪獸。攝影/蘇麗華)
過去在課輔班教孩子學習表達情緒,多半用影片教學,由老師單向輸入,跟孩子說:「你可以表達情緒、說說你現在的感覺」,但孩子不見得做得到。這次透過繪本和手偶劇演出方式,讓孩子理解,「原來發生這些情緒是正常的,沒有對與錯。」美玉老師說。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老師要思考的是如何接住他們,並教他們尋找信任的人給予協助。像上述的孩子,當他有需求時,會找老師討論,哪怕每節下課他都藉口牙痛要回家,美玉老師最後給予通融,至少孩子會跟老師商量他的感覺和情緒。
一次這名孩子和同學打籃球起衝突,老師帶他到旁邊冷靜,給他10分鐘處理情緒,處理好了就可以跟大家去吃冰淇淋。沒想到過五分鐘,孩子說他調適好了,便開心地跟老師、同學去吃冰。
(圖說:搶答時間,小朋友們踴躍舉手發言。)
繪本共讀活動結束後,活泉之家做了一個《熊太太信箱》,孩子可以把情緒寫下來做投遞,日後工作人員會回信,成為孩子情緒的出口。信箱預計擺放在教會一個月時間,傾聽孩子的需求,並給於適時的協助。
課輔班老師知道孩子成長背景缺少愛,在教會盡量把 神的愛給他們,希望透過課後陪讀,培養他們品格教育,也讓愛沒有缺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