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劫後餘生 從工坊找到力量

5月12日對四川綿竹市的災民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一夕之間天人永隔,李大娘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已。拭去淚水,她加入伊甸年年工坊的行列,用工作填補哀傷,用笑臉迎向未來,這些年,她的豁達與認真,讓工坊的人早已視她為另一種精神支柱。

李娘(照片最右邊)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汶川地震發生的前一刻,家住綿竹市九龍鎮的李大娘正在田裡忙著農務,一陣天搖地動後,李大娘還來不及回神過來,回到住家,眼前的景象卻令人觸目驚心!四周倒塌的屋瓦散落滿地,驚慌失措的居民急尋著掩埋在瓦礫堆底下的親人…李大娘和大爺(丈夫)僥倖逃過一劫,但是她唯一的兒子卻在礦坑工作中喪失性命。

 痛失愛子 媳婦改嫁

 災後一年,痛失愛子的她每天以淚洗面,手中雖然忙著農務,心裡湧起滿是對兒子的思念。「她無法走出她的情緒債,對生命沒有盼望,感覺自己的心肝肉被挖掉,心理很空虛。」伊甸四川專案經理謝孟倫回憶第一次接觸李大娘的當下感受。

 失去至親的痛楚還未撫平,媳婦卻選擇改嫁,李大娘心中充滿無奈和嘆息。媳婦出走,獨留孫子供她們兩老照顧,年紀尚小的孩子沒有了父愛,現在連母愛也被剝奪,成了隔代教養兒。這樣的遭遇看在村人眼裡滿是疼惜,為了幫李大娘做心理重建,看重在工坊有災區的大娘們相互取暖與慰藉,總比她一個人暗自悲傷來得好。於是,謝孟倫邀請她加入伊甸年年工坊的團隊,負責煮飯和打掃工作。

 工坊落腳 學習裁縫

 來到工坊,一群人要倚靠李大娘的張羅才有飯吃;地板掉落的線頭、碎布料沒有她的勤快,也難以恢復整潔;等到大夥兒收工,李大娘總是等待最後一刻關門上鎖,看似瑣事,卻缺她不可,謝孟倫對她讚譽有加,直說:「她是工坊的另一種精神支柱。」

 閒暇時分,看著工坊的其他人車縫著衣服,為了掙取更多的錢負擔重建屋的房貸,李大娘也技癢,想試著學學看。50來歲的她,不得不服老,老花的眼睛連穿線都顯得吃力;加上裁縫工序繁複,反應較慢的她比不上年輕人手腳俐落;有時學習到一半,又得放下手邊工作忙著去煮飯、打掃,進步程度有限。

 熱心助人 形同家人

即便如此,和過去相較,李大娘的嘴邊不再舊事重提,換來的是開朗的笑顏。和年輕人朝夕相處下來,她常說:「我雖然少了一個兒子,卻多了好幾個孩子。」

 樂天知命的她,每天周旋在工坊裡忙著雜務卻樂此不疲,有時工坊趕工,顧不得自己的學習,趕緊幫別人打雜,如剪線頭等,讓工坊能如期交差。老伴李大爺也常到工坊走動,不時將家裡栽種的地瓜、馬鈴薯或是涼拌菜分送大家吃;就連工坊的電燈壞了,或臨時要搭棚架,李大爺便義不容辭地幫忙,這份情感維繫住緊緊相依的每一個人,「在工坊,大家就像一家人。」

 走出怨懟 迎向希望

 李大娘透過去成長團體走出傷痛,過去的她會怨懟上天不公平,吶喊:「為什麼是我?」但是分享中,她看到比她遭遇更悲慘的人大有人在。走出陰霾後,現在的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工坊可以永續長存,而她也期許自己的裁縫技術可以更加精進。

 來到年年工坊的人,在這裡找到就業出路、也找到心靈的寄託。災後餘生讓她們懂得珍惜所有,更懂得彼此加油打氣。工坊不只是她們的另一個家,更是希望的未來。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