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18111854075封面

文、攝影|朱聖恩

 

小作所是日間作業設施的簡稱,乃為活動和自主功能較好的身心障礙者,訓練作業活動等能力之所在。經此官方解釋,恐怕許多人仍舊不清楚小作所是什麼。百聞不如一見,來自香港的匡智會一行人,遂組團來台一探究竟。

 

匡智會是1960年代成立的社福組織,致力服務心智障礙朋友。是日,匡智會來到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豐小作所(以下簡稱新豐小作所),一窺小作所的日常。

 

「我們8月要去台中比賽。」匡智會訪團尚未抵達新莊新豐小作所前,負責接待的學員,正愉快地聊天。他們聊的是夏季即將舉辦的小作所樂樂棒球友誼賽

 

學員事前得知有朋來自香港,一早就引頸期盼。門口寫著歡迎標語,預備好迎接來賓。

 

簡單的幾個場景,就透露出小作所正實踐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RPD)的精神。

 

學員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所長接待香港訪客。不怕生的學員當招待,擅長手作的,則是擔任指導訪客手作的小老師。內向的學員若選擇留在作業場所也無妨。小作所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自在與自信從學員身上自然流露。

 

「他們來囉!」訪客駕到,學員們回到各自崗位上。

 

匡智會訪團魚貫進入小作所,環顧室內,迥別一般社福機構簡單、制式的陳設,訪客猶如來到文青風的咖啡店。耳邊傳來輕柔的背景音樂,令人心情放鬆。如此氛圍,無怪乎學員能在此尋得歸屬感。

 

匡智會訪團成員有主管、社工、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他們親切地與學員打招呼。

 

就定位後,由主任詹炳松和組長游淳羽為香港訪團簡介新莊新豐小作所。

 

「各位進來小作所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詹炳松問。「是不是很溫暖啊?」

 

他介紹起伊甸基金會與新豐小作所的服務內容,內容包括:

 

*作業訓練—每週15小時代工或自製商品(浮游花筆、水泥擴香吊飾、香氛瓶等)

*健康管理—體適能、健康知識、飲食管理、健康檢查

*人際休閒充權—人際互動、兩性教育、社交技巧、培養興趣、自我倡導

*社區參與—認識並參與社區中的場所

*生活技能訓練—自我照顧、培養居家生活能力

*家庭支持服務—家庭聯繫、資源連結

 

簡報不時穿插溫馨的日常點滴,諸如:

 

—新豐小作所榮獲2024年亞特盃運動會親師生趣味競賽機構組季軍獎項,激發起學員希望能成立自己的籃球隊。

—培養興趣的社團當中,可以吃吃喝喝的烹飪社,最受學員青睞。

—身心障礙者即使到了成年,決定多由家人代理,且鮮少有個人空間。為此,小作所舉辦「帳篷日」,學員可各自在帳篷裡玩手機、看漫畫、睡覺等,學會跟自己相處。

 

由於香港目前還沒有小作所,身心障礙者從中學畢業之後,如果能力搆不上就業,可至日間照顧中心,或到庇護工場參與工作訓練。本次訪台的「匡智賽馬會廣福工場」即為匡智會轄下的第一所庇護工場,內涵花藝、洗衣、攝影、咖啡廳、數位化印刷等服務,提供智能障礙者工作培訓。

 

有別他國訪團需要透過翻譯聽取簡報,港人聽、說中文無礙,簡報當中,隨時可以穿插交流。

 

日照中心是為身心障礙者減緩失能情形,並促進社會參與的地方。庇護工場則是提供身心障礙者發展職業適性的場所,藉由支持性就業服務,循序漸進至一般職場就業。但有許多身心障礙者的能力,正介於日照中心和庇護工場之間。就像T恤只有S號和L號,在這之間,其實有很多需要穿M號的人。有訪團成員表示,願將在台灣看到小作所的見聞帶回香港分享。

 

有團員好奇,為何新豐小作所的學員看起來都樂於工作。

 

「呵呵,接了一個他們不喜歡的(代工),也是提不起勁的。」詹炳松老實說。

 

他再補充,每換一個新產品,學員就得重新學習作業流程。舉例來說,精油需稱重多少毫升,這些都是要練習的。無論是代工或是製作新產品,皆由學員討論決議,教保老師從旁輔助。這是呼應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的「沒有障礙者的參與,不要幫障礙者決定」(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不僅是作業活動,就連休閒活動,也是經過彼此討論,而不是由工作人員直接決定去哪裡遊玩。旅遊事前該有哪些準備、注意事項等,大家共同規劃。學員在這包容的氣氛裡成長,學習自立生活。

 

「台灣(的心智障礙者)怎麼這麼厲害,都會自己討論啊?」有人提問。

「也是慢慢練習啊,先讓他們從生活開始,像是,午餐要吃飯還是吃麵呢?」詹炳松答。

 

從簡單的選擇題,喚回自我覺察的意識。學員在小作所不只從事代工,更找回「人」的本位。

 

參訪行程來到最有動感的環節—小作所學員指導香港訪客製作手作品。學員落落大方地介紹,團員們欣然與學員面對面的互動。

 

歡樂的時光總是匆匆,匡智會將趕赴下一個行程,盼雙方的交流激盪出更多為身心障礙者的福祉。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5.05.14 NO. 4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