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恩語第45集(文字版)

 

「開刀房」總讓人聯想到冰冷、焦慮,「音樂會」則讓人感到溫馨、舒適,兩者交織在一起,實在是有趣的組合。事實上,在手術過程中,音樂已是一個常見的元素,包括術前、手術中、術後。

 

在開刀房裡,許多醫護人員都喜歡一邊工作一邊聽音樂,來舒解工作壓力,如果病人所做的僅是下半身麻醉,就還能聽得到開刀房裡的各種聲音,包括那些醫護人員喜歡聽的音樂。然而,開刀房裡播放的音樂,對病人當下的情緒一定會是正面的嗎?其實未必!

 

曾經聽過一個莞爾的例子:曾有個病人在動手術時,動刀的老醫師正在聽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老醫師很喜歡!但事後病人卻嘀咕著:「你們剛剛播的那是什麼音樂啊?!我今年已經住院三次了,誰還想再來啊?!」心裡頗不是滋味。

 

總而言之,就醫病關係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所選擇的音樂沒有辦法顧及病患個別的心理感受,那肯定不會是一次好的音樂治療。

 

當然,音樂在病房中也有很溫馨而正面的例子。我曾經聽說過某位患者,正準備進開刀房裡動個手術,他擔憂、焦慮得不得了,後來,教會來探訪的人唱了一首【野地的花】的詩歌給他聽,歌詞是:

「野地的花穿著美麗的衣裳,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

  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

  祂更愛世上人,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

 

這位病患聽了以後好感動!這正是他此時此刻所需要的安慰!他想:如果連一朵小花,一隻小鳥,天父都不曾忘了看顧它們,那麼上帝又怎會忘了看顧他,又怎會將他給孤單地棄於手術室裡呢?據說,他一路哼著這首【野地的花】被推進開刀房,過程中,他原本的焦慮頓時化為烏有。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首【野地的花】,它的作詞者是我所敬愛的音樂工作者,畢業於台大中文系的葉薇心女士。身為一個精神科的治療師,我認為葉薇心女士的這首【野地的花】的適用場所,決不僅止於開刀房。畢竟,不只是病患在開刀房裡會感到焦慮,許多上班族在辦公室裡,學生在考場上,社會新鮮人在職場中,甚至是媳婦對婆家等等,也都會感到焦慮。

 

但若能想一想:如果連一朵小花,一隻小鳥,天父都不曾忘了看顧它們,那麼上帝又怎會忘了看顧您我,又怎會將您我給孤單地棄於辦公室、考場、職場上呢?很多的焦慮感就會降低。

 

任何一個令我們感到焦慮的場合,其實上帝都會與我們同往!祂都會看顧我們,並保護著我們的心靈不受任何的傷害與攻擊。

 

下次當您焦慮時,聽聽【野地的花】,說不定心情會頓時豁然開朗!這首【野地的花】,無論從信仰或醫學的角度來看,都很可能是一帖有效的音樂處方箋。

 

(本文出自《詩歌,是一種抗憂鬱劑》,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12.17  442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