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銀浪海嘯襲台」、「少子化衝擊未來照顧人力」、「缺少社交活動,長輩退化快」等長照議題,不乏各界專家、學者討論,卻較少聽見長輩說說心目中的老後生活。
伊甸基金會辦理「2022年哈拿尼亞論壇」,邀請產官學專家一同關心高齡者的居住服務,其中邀請到前台南市社會局局長曹愛蘭,現身說法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圖說:哈拿尼亞論壇合影。
「我已經74歲了,身邊都是同年或更高齡的。」曹愛蘭以當代老年人的身分緩緩道來。
她出生時,台灣每年出生人數約40多萬,2020年大幅下降至16.5萬。65年前出生的嬰兒,現在正以每年40萬人的數目加入老人的行列,預計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達20%以上。老人年年增加,勞動力年年減少。人口愈加高齡化,國家發展的危機更增加。
人活得越老,照顧的需求越顯著。與朋友的聊天中,曹愛蘭發現同儕普遍希望老後照顧不拖累子女,即使沒有子女或子女在海外者,亦是如此,盼望能生活自理,不用別人照顧,直到最後一天。
一覽近年台灣老年人口概況—2015~2021年人口變化的性別比例,曹愛蘭指出發人省思的部分。性別比例若有100個老年女性,老年男性的數目6年間逐步下降至83.3個,數字會說話,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
2020年,台灣男性平均壽命是78.1歲;女性是84.7歲。同年的初婚中位數,男性是32.3歲;女性是30.3歲。憑此數據即可算出台灣女性平均約守寡10年的時間。中高齡後再婚,老夫少妻組合的比例更高,女性守寡年數越增長。
台灣民眾開始需要有人照料的時間,平均是人生最後的8.5年。很多夫妻以為會一起走向生命的終點,事實上,後走的那一方終究還是一個人。如果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婚姻男大女小的組合等持續不變,多數女性將得孤單面對無人照顧的最後一哩路。
其實,無論是單身、結婚無子女、結婚有子女,到了人生最後一哩路,都有可能是孤單無助的。
相對於父母輩歷經清朝與民國的改朝換代、兵馬倥傯、語言轉換、白色恐怖等劇烈動盪,曹愛蘭的上一輩,老年能得溫飽、有照料,便滿懷感激。他們多依賴子女奉養,或接受子女安排的照顧方式。但,身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這一代,曹愛蘭和同儕與上一輩的看法不同,他們認為活得久不如活得好。與其聽人由命,不如自主規劃晚年,掌握自己想要的生活。她舉2019年開始施行的「病人自主權立法」為例,病人有權利知道病情,對病情作出選擇與決定,並可透過預立醫療決定書保障臨床善終,此法顯示社會走向自主規劃老後生活的趨勢。
「萬一,有一天我失智了,我會有合適的照顧嗎?」
「萬一,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起不了身!我能有友善的生活嗎?」
曹愛蘭將許多老年人內心的恐懼說出來。從衰老到失能、失智是老化過程難以避免的結局。除了擔憂之外,應當如何才能讓高齡者享有安心、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呢?
論壇上,曹愛蘭提出了兩個點:
- 老年人觀念要轉變。
- 有理想的居住空間和環境支持自我照顧。
觀察台灣家庭常見的照顧型態有:
一、配偶和子女成為家庭照顧者。
二、「孝道外包」—僱用外勞照顧長輩。
三、長照2.0社區日間照顧、居家服務。
上一代老人認為孝順奉養父母是天經地義,因此期待與長子或其他子女同住,晚年由子女照顧。曹愛蘭這一代認為孝養是一種義務,即使無法親自照顧也會僱用外勞或送機構。老後自己住,最好子女能住在附近,但對子女照顧晚年不抱太多期望。下一代的看法則是認為長輩應該自行規劃老年生活,不認同養兒防老,不婚不生也是人生選項之一。
從不同世代觀念的差異,曹愛蘭點出不切實際的期待只是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困擾。
正因環境變化比想像來得快,傳統觀念恐怕不適用,她提出高齡者自我照顧以得到安心、尊嚴的老後生活。實現的要件就是適宜的居住空間和環境。因為無論是獨居或是與家人同住,擁有理想環境、佐以輔具,才能減少勞力負擔,支持生活自立。因應社會少子化趨勢,降低勞力需求。
為提升合適的居住空間和環境,政府與民間提出各種方法:
舊宅加裝電梯。隨著年紀增長,下肢無力,長輩爬樓梯吃力。政府多年推動舊宅加裝電梯,但還得經專業評估房屋結構是否堪加裝電梯,加上整合同一棟樓各住戶的共識不易,以致從2005年至今,台北市只完成56案。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依據崔媽媽基金會的觀察,社會住宅以年輕人的需求為主。房東擔心高齡房客在租屋處過世,多不願租屋給高齡者,故成效不佳。
以房養老。活化高齡者的不動產,設定不動產抵押權給銀行,由銀行每月撥付安養金。此方案成功的案例更是鳳毛麟角。
合宜共居房或照顧住宅。立意雖好,現實卻是創新服務嚴重不足。
圖說:曹愛蘭的小說作品「我們的理想國」。
以上方案在追趕人口老化的速度猶感杯水車薪,建構長輩理想的居住環境仍須全民努力。此次論壇,曹愛蘭為現場與會者帶來了小說作品「我們的理想國」。書中自有黃金屋,她以中文系的渾厚底蘊,細細道出老之將至,大環境的變化、父母的衰老變化,乃至自身的年老,皆令許多人對「老」感到恐懼不安。
曹愛蘭在書序點出,晚年能夠幸福的關鍵在於自我覺醒,真正體會餘生的短暫和珍貴,才能接受老年和死亡,並創造愛的能量和共享利他的行為。小說描繪理想晚年的藍圖,處處留有她的身影與貢獻社會的心願。
即便年已七旬,曹愛蘭仍明志能一直做有意義的工作,正如她積極推動老年自主,鼓勵長者多參加共餐等社區活動,被人照顧的日子愈短愈好。
圖說:哈拿尼亞論壇綜合座談。
對伊甸的服務不陌生的她,在綜合座談裡給伊甸中肯建議:
政府對長者的支持大部分都是給有家庭照顧者的長者,沒有家屬,或家屬不在身邊的長者即面臨服務的缺口。伊甸已提供了多項的服務:輔具、無障礙環境、圓夢憩旅、日照中心、無障礙交通等,如此多元的服務需要整合到社區裡,補上缺口。社會共好的氛圍使老年人得到妥適支持,現在的年輕人年老時亦能安享晚年,造就友善的永續。
這是一個當代老年人的希望。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NO. 430 2022.12.1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