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徐士堯
在全場的熱烈掌聲中,伊甸「老人照顧服務計畫」公益大使比莉粉墨登場,也宣告伊甸今年「擁老同行 作伙愛」議題正式開跑。
比莉今年主演喜劇─《媽,別鬧了!》引起許多討論,戲裡她飾演喪夫後尋覓第二春的Rose,逗趣橫生的情節為觀眾在生活中增添不少樂趣。歡笑之餘也不禁令人聯想,Rose的亡夫若非驟逝,而是罹患失智症或是因病失能而長年臥床,後續是否衍生更多的長照需求,未來恐怕就沒多少笑聲。
根據衛福部2017年老人狀況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報告,長期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約7.8年,每日照顧平均時數高達11小時。伊甸今年特別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有限公司,調查18~45歲青壯年族群對於長照的認知與看法,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表示,有7成受訪者認為家裡有長照需求時,應由子女擔起照顧責任,但問及自己老後應由誰照顧,近4成民眾選擇入住機構,僅不到2成民眾表示將由子女照料。推測此結果可能受少子化影響,以及不盼望下一代背負長照的重擔。
另就「民眾認為對照顧者而言最重要資源為何?」結果顯示,沒有照顧經驗的民眾首選為「經濟支持」,然而,有照顧經驗的民眾首選則是「照顧人力分擔」,顯見長期照顧將造成極大身心理壓力,不走一遭不明白。為使照顧者有喘息的時間、得到適當的支持,伊甸攜手公益大使比莉,透過「老人照顧服務計畫」記者會,向社會大眾呼籲「適時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用愛支持讓長照路不再孤單。
圖說:比莉擔任公益大使關心長輩與照顧者。
比莉呼籲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可善用長照資源,她在演藝圈始終保持時尚、陽光的形象,希望藉著這股喜樂的心情,以及活力、開懷不減的形象,鼓舞照顧家庭一起共好同行。
除了比莉之外,記者會現場也邀請黃曾約雲女士一家出席響應。今年87歲的黃阿嬤是伊甸的居家服務使用者;女兒黃念慈在伊甸擔任居家照顧服務員(簡稱居服員);外孫女王勤心則是伊甸的社工師。三代同在伊甸的經歷,讓她們願意為長者服務的議題代言,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圖說:黃阿嬤三代同堂為長者服務的議題代言。
身為社工師,王勤心對長者失智症狀有較一般人更高的敏銳度,二年前發現外婆逐漸出現部分徵兆後,就建議媽媽帶外婆尋求神經內科門診進行臨床失智評分量表(CDR, Clinical Dementia Rting)評估,當時僅顯示為老化症狀。後來阿嬤於2021年動了一場手術,術後開始無法理解日常對話的內容,黃念慈得不斷簡化對話,好讓母親聽得懂,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輕微失智。
黃阿嬤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失智日常說,「我到處找不到抹布,結果開冰箱,發現抹布放在冰箱裡。」
不忘發揮搞笑天性,比莉也大方聊自己的糗事安慰阿嬤說,「我早上起來,發現遙控器放在冰箱裡,OK的啦!」
看到阿嬤現在能在記者會上侃侃而談,黃念慈母女好欣慰。
時間軸再拉回到黃阿嬤確診失智時的情況。當時黃念慈還在工廠上班,不忍心母親孤單一人在家,計畫送母親到公共托老中心,或是申請居服員到府服務,但這些提議都被母親拒絕了。
黃念慈下了班已疲累,還要照顧失智的母親,加上生活習慣不同而常有小口角,那是一段身心俱疲的日子。
直到黃阿嬤願意參加社區據點辦理的老人共餐,惟走路不便,遂由居服員陪同至社區據點用餐,黃阿嬤始走出家門與人接觸。
工廠因疫情歇業後,黃念慈擔憂自己50歲後難找新工作。王勤心想起媽媽在教會裡陪伴、照顧身心障礙者的樣子,以及這些年照顧阿嬤的經驗,認為媽媽的特質很適合從事長照服務,就推薦媽媽到伊甸參加居服員訓練,而黃念慈訓練的成果,意外地應用到脊椎開刀的先生身上。後來,看到伊甸新北居家式長照機構正在招募居服員,她立刻應徵加入。
剛開始從事居家服務,黃念慈不確定能否勝任:
有一回,她接手居家喘息服務的個案。進到案家,見居住環境髒亂、案主身形削瘦躺臥在床,與牆上貼著她年輕時丰姿綽約的照片,形成強烈對比,其實個案有請外籍看護,但因外籍看護聘請不易,許多事只能忍氣吞聲;另一回,黃念慈陪同一位個案去醫院檢查,在等候復康巴士時相談甚歡,不料一年後,就聽聞這位個案過世了。種種令人不勝唏噓的服務經驗,在黃念慈的內心翻騰良久
黃念慈經常擔任其他居服員的「救火隊」,填補其他同事請假的空檔,即使是單次性的服務,她也都以最大的同理及努力服務,曾有個案讚譽有加說,「念慈瘦瘦的,但為我移位的時候很有力量!」當時個案對黃念慈的肯定是一劑定心丸。
個案對黃念慈的多方肯定,加上職場上的同事各個樂於分享,同事間傾囊相授居服絕活、不藏私。聽聞資深同事前往新北市郊區個案家,行經生苔路面打滑摔車,仍熱情堅定服務長輩,成為她心目中的榜樣。
透過居家服務一職,黃念慈看遍形形色色的家庭與照顧方式,也較能理解母親的心境,繼而調整相處的方式。例如,有長輩拒絕接受居家服務,是因詐騙事件太多,對陌生人(居服員)進到家中有戒心,且長輩顧忌「陌生人」在家裡會不自在。這些反應也讓黃念慈想起當初母親防備「陌生人」到家裡提供居家服務的原因。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黃念慈引用了箴言19:11
從前,她希望能依照對母親有益的方式做事,但母親也有自己的想法,僵持不下造成雙方都不愉快。現在,經由在工作中累積的見識,以及信仰的力量。黃念慈改變節奏,只要不對母親造成傷害,哪怕方法不是那麼靈光,就照著母親的步調走。
「阿嬤,居服員去妳家咁有方便?」主持人楊月娥問。
「有啦!居服員把家裡整理得揪乾淨、陪買東西、又很有話聊…」黃阿嬤大力稱讚居服員。
圖說:黃阿嬤盛裝出席記者會。
在黃阿嬤對居家服務想法大轉彎的例子中,黃念慈發現,不硬性強迫母親接受「好」的方法,母親自然慢慢軟化。母親願意讓居服員穩定到家中服務,黃念慈工作較無後顧之憂。黃阿嬤有需要留意的事項,或是黃阿嬤有悄悄話跟居服員說,卻不會跟子女說,居服員也會適度溝通。
記者會後的第二天,黃阿嬤登上新聞版面,居服員與黃阿嬤分享剪報。從她盛裝打扮出席,到闔家與藝人同台為「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發聲,這次難得的經驗足以使黃阿嬤向居服員津津樂道不已哩!
圖說:居服員與黃阿嬤分享出席記者會當天的簡報。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2.11.15 NO. 42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