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成立寫作班在當年是創舉,李宏平是弱視生,「我原本以為不能報上,很幸運地成為學員,我很珍惜每一個學習歷程⋯⋯。」

(圖說:李宏平當年參加伊甸寫作班,最後出書且成為按立牧師。)

文︱尹常

 

伊甸基金會剛成立時,就以創辦人劉俠劉姐作家的名氣,邀請多位台灣知名作家:張拓蕪、談衛那、楊昌年、馬叔禮、白靈⋯⋯等協助,成立寫作班,李宏平即是寫作班的學員。

 

伊甸寫作班讓學員嘗試創作的歷程,培養學員在文學上多方面創作。雖然寫作班不屬於職業重建的一環,但在三十多年前,對身心障礙者的職業重建都著重在探索階段,能夠為身心障礙開設的職業訓練,大都是局限於刻印章、修鐘錶、按摩⋯⋯等傳統的職種,「寫作」在當時已經是創新的非典型職業訓練,所以招生很快就額滿。

 

參加寫作班:伊甸最早的非典型職訓伊甸的寫作班最大的挑戰,是招收各種不同類別的身心障礙者於一班,視障者14名(有五位是全盲)、腦性麻痺患者3名、 重殘者 6 名(需要人接送,坐輪椅)、肢障者 24 名、輕微面部傷殘 3 名、其他 10 名(包括義工在內), 最終有三十位同學結業,算是相當成功。

 

李宏平是弱視生,「我原本以為不能報上,很幸運地成為學員,我很珍惜每一個學習歷程⋯⋯。」當伊甸成立二周年,舉辦「生之宴」周年慶活動,邀請寫作班全體同學參與演出節目,「我們以同學阮聖予的創作《空篌引》演出舞台劇,真是難忘的回憶!」

 

從寫作班開始,使李宏平對伊甸產生極大的認同,結業時暗自許下心願-有機會一定要回饋伊甸。

 

雖然李宏平帶著弱視者專用的凸透鏡片眼鏡,仍然無法完全矯正視力,看書報很吃力,「還好視力仍有一點影像,可以在模糊的環境中行走!」當從啟明學校畢業後,以按摩為職業,但不忘情進修學習,除了參加由伊甸巫士椀牧師帶領的靈光團契外,李宏平還到華神延伸部學習聖經知識,之後再到中台神學院攻讀大學部課程。

 

第一度服事:伊甸視障按摩部工作與出書

 

當時伊甸共同創辦人陳俊良(現任伊甸董事)呼籲伊甸要自設按摩事業部,就由尹可名(現任伊甸董事)帶領李宏平、張文彥一起籌設按摩事業部,同時出版《為媽媽加油》一書,李宏平很自豪地說,「誰說視障者就不能寫書出書,出版一本關心媽媽身體健康的自我按摩書籍,是我著作寫書的啟蒙,之後我又自立出版了三本按摩專業的書籍!」

 

李宏平在伊甸按摩事業部,跟著主管一起建立管理辦法,首創視障者正常上下班的工作制度,在此之前視障者從事按摩事業,大都是「夜生活」的工時,要導正視障者按照一般上下班時間工作,他們反而不習慣。

 

在當時,因為伊甸的堅持,終於改變一般人在夜晚按摩的想法,順利推出白天按摩的服務型態,這也幫助一群視障者擁有健康的工作環境,連帶也影響到個人家庭作息的安排,可以兼顧家庭養育,減少家庭問題。

 

當伊甸的按摩業務穩定之後,李宏平繼續回到中台神學院進修道學碩士,畢業後到雲林縣西螺的四方教會服事。

 

第二度服事:越南跨國工作與災區服務

 

李宏平擁有按摩乙級證照,「有了乙級證照,就有資格帶領初學的視障者考丙級及乙級證照!」李宏平對協助視障者的生涯引導,抱有很大的使命感,所以在南投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就回到伊甸成為半職同工,協助南投伊甸開設「按摩職訓 班」,「我當時規劃八個月 780 小時的按 摩訓練課程,伊甸開拓視障職訓課程,可以說是從我開始。」

 

視障者要寫完整的企劃案,相當不容易,「我在神學院學到查經法及研經解經的訓練,」這些課程的學習都有固定的邏輯思考模式,也要學習批判和歸納,

「我就將這些學到的知識,套用在按摩課程的規劃,還真管用⋯⋯。」

 

李宏平喜歡從「觀察」中,思考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我會運用所學,平常帶領查經,也是要觀察解釋運用,更要評估效益。」在伊甸開課程和 帶活動,也都要運用5W1H 來設計 動,「5W1H 就是WhyWhat WhenWhereWho,加上How,也 就平常大家常說的人、事、時、地、物⋯⋯。」企劃案寫完之後,也要進 一步以SWOT思考內部狀態和外部環境分析,好讓企劃案更加完善。

 

那段在伊甸任職的時間,伊甸正在關心越南外配的事工,「伊甸需要到越南協助視障者經營按摩事業,邱光明牧師認為我有經驗,加上又是單身未婚,方便長時間出差,就派我去越南協助,那是我跨國工作一段難忘的經驗⋯⋯」李宏平每趟至少要留在當地一至二個月,沒有人督導時,「我就把自己當作是老闆,自我管理,以身作則。」

 

在越南期間,李宏平把伊甸所學的早禱靈修,搬到越南伊甸,透過翻譯方式,帶領大家一早就接受心靈成長的洗滌,同時分享自己人生的轉折,「沒有信仰,沒有學習,或許就會在街頭行乞和賣彩券,有一技之長,人生就有無限轉折的機會⋯⋯。」

 

隨著伊甸在南投的任務階段性完成,李宏平也離開伊甸,專心傳道。

 

第三度服事:為高雄視障按摩拓點、 爭取盲人受教權益

 

抱持對伊甸的熱忱,2006 年因著高雄要拓展按摩業務的需要,李宏平成為救援者,第三度「回」到伊甸成為正式同工,接下管理職務。在那段期間,不僅提供視障者按摩專業服務,也協助爭取視障者的受教權益。

 

在高雄伊甸還帶頭到高雄「夢時代」,開拓按摩據點,在大家一起努力之下,視障按摩的業務終轉虧為盈。

 

2008年李宏平被按立為牧師,他到高雄救援視障按摩業務時,發現當地的視障者大都是高中程度,不像在北部地區,視障者比較有機會接受教育,參與的職種也比較多元;「我認為最大貢獻是 2011 年在仁德醫專跑了好多趟,終於為 視障者爭取到進修的機會。」現在中華醫專、元培醫專都設有視障生可以就讀的科系,如調理保健科;高雄醫學院也有休閒保健專班,開放給視障者就讀。

 

「訓用銷」系統化思維,創造就業迦南美地台灣隨著開放明眼人從事按摩,加上視障者在後天資源不足的雙重夾擊下,賴以維生的按摩收入更是雪上加霜。「台灣領有按摩技術士執照的視障按摩師,約三千多位,很多視障者對按摩技術非常有信心,但普遍缺乏有規模、有系統的經營,業務越加萎縮凋零。」伊甸在視障者職業重建的過程中,需要有「訓、用、銷」系統化的思維,才不至於失調。

 

李宏平在伊甸視障者職業重建的環節中,先是扮演著被重建的一員,接著以親身成長的經驗,重建更多有同等困境的視障者,理解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的為難,不僅有同理心的支持,更成為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的引導師,以點亮視障者就業世界的燈,帶領「族人」一同出埃及曠野,進入視障者的迦南美地,這是李宏平不變的使命。

資料來源:伊甸基金會-新蘆葦集-職訓篇  伊甸園電子報392-1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