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障職場 就業GO! (1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與光同行─無限影展」─此為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保障公平參與社會機會的系列影展。幕後功臣策展人陳傳惠以長年製作身心障礙電視節目、多次榮獲金鐘獎肯定的實力,帶大家以欣賞影片的方式來經歷身心障礙者求職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1圖說:無限影展策展人-陳傳惠

圖說:無限影展策展人-陳傳惠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走進桃園伊甸烘焙咖啡屋,就被陣陣飄來麵包出爐的香氣給吸引,看著烤盤上排列著一顆顆飽滿的麵包,令人食指大動,這是伊甸烘焙咖啡屋裡的一群身心障礙員工們引以為傲的商品之一。

(圖說:就服員黃曉君(圖右)幫助小田(圖左)在職場路上走得更順、更穩。)

(圖說:就服員黃曉君(圖右)幫助阿田(圖左)在職場路上走得更順、更穩。)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業市場上,一般多是求職者「主動」向人力銀行投遞履歷媒合職業。這裡卻有一群人用心竭力地陪伴經濟弱勢的市民重回勞動市場,特別是服務就業意願低的個案,有賴恩望人力中心同仁不離不棄地鼓勵往穩定就業之路向前。

1圖說:恩望人力中心一路耐心陪伴弱勢重返職場。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屋裡傳來蓉蓉悲憤的聲音:「一直要我工作,是想逼死我嗎?」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從事視障就業服務員工作已長達15年;親手服務過的案例多達1200人以上,幫助2/3的人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他是許進發,一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當媒合成功時,他不由得說:「幫人找到工作,就像幫自己找到工作一樣的快樂。」

 

伊甸25885的活動,同工們熱烈宣傳。

(圖說:伊甸25885的活動,許進發(中)與同工們熱烈宣傳。)

 

文‧ 攝影│藍允彤     圖片提供│許進發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735

(圖說:陳招滿最喜歡聖經詩篇二十三篇第 1-3 節的經文。)

 

文︱ mimy 雅婷       攝影|蘇麗華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婚姻路上跌跤,神父告訴李蓮,「應該去幫助人,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悲哀。」一則伊甸洗衣商店的徵人廣告,令她聯想到神父的話,「這會不會就是上帝要我做的事呢?」她決定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就此走向神為她預備的道路。

 

與同工一起辦理職訓成果展,同工們同心努力的成果展現

(圖說:與同工一起辦理職訓成果展,同工們同心努力的成果展現。)

文︱楊可玉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商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李基甸黯然神傷之際,意外接觸身障機構,開啟了他不同的眼光。爾後進入職重!推動支持性就業,為他的人生新闢「彎道」,大大擴張了他的生命境界!

IMG_3620

(圖說:李老師雖已年逾八旬,卻還全省跑透透,培養新一代的職重尖兵!)

 

 

文︱詹慶臨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錦錦從文到理,從一個完全不懂電腦的人,結業後進入伊甸當程式設計班擔任助教,之後又在外面工作一年,然後再回來伊甸服務至今,超過30載。

(圖說:程式設計班及中電班學員及助教、同工合影。)

文︱張錦錦

 

在伊甸已邁入二十八個年頭了,若含程設班當學員、再加上當助教共兩年,算起來有三十年了。不過伊甸還沒創立之前,我因高中畢業在即,面對未來,想試著往寫作的路走,經人引介認識了杏林子劉姐,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對文學創作最沒有信心時,劉姐常用書信鼓勵我,當時我並不知道劉姊是用她那極度不便、彎曲變形的手來書寫每一封信。後來我參加文壇函授課程,也參加伊甸寫作班,這是劉姐十分看重的班級,漸漸發現自己在文學創作上似乎略有收穫。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新百分百公益咖啡店「NU Café」位於車水馬龍的信義區,俐落、時尚的裝潢十分引人注目。伊甸基金會的身心障礙學員們在此工作、學習,盡己所能營造讓客人放鬆的悠閒氣氛。

 

(圖說:智青冠輝對調製飲料十分有興趣。)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搭火車時,一列列舒適的車廂緩緩的進站,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背後要歸功於一群辛勞的人提供清潔服務。智青小潔就是其中一員,她用實力克服困難,在職場穩定就業。

(圖說:小潔(右)放假與姊姊到伊甸小作所幫忙做代工。)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時劉姐說要幫身心障礙朋友做職業重建,我心想:這個景況,可能嗎?不但經費短缺、人手不足,這件事也無前例可循,到底要怎麼做?帶著疑惑加入伊甸,當年我拄著柺杖,開始展開在伊甸工作的日子。

 

(圖說:孫惠蘭(右)當年和訓練部主任張長傑一 起提供就業輔導,最近和 93 歲的張教授重聚合影。)

 

口述︱孫惠蘭 整理︱ mimy 雅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成立寫作班在當年是創舉,李宏平是弱視生,「我原本以為不能報上,很幸運地成為學員,我很珍惜每一個學習歷程⋯⋯。」

(圖說:李宏平當年參加伊甸寫作班,最後出書且成為按立牧師。)

文︱尹常

 

伊甸基金會剛成立時,就以創辦人劉俠劉姐作家的名氣,邀請多位台灣知名作家:張拓蕪、談衛那、楊昌年、馬叔禮、白靈⋯⋯等協助,成立寫作班,李宏平即是寫作班的學員。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能補拙,伊貝這一班,一年期的職業訓練,等於別人學了兩年,一年十二個月當中,沒有寒暑假⋯⋯。每個人都有足夠實力可以在職場上和正規學校畢業的學生一較長短。

 

(圖說:第一屆廣告設計班作品之一,學員的實力深獲市場肯定。)

 

文|迎恩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年前的「伊貝」, 是一群二十出頭的年輕學子,大都是輕度、中度肢體障礙。如今都年過半百,肢體障礙程度,也都自動向前推進一個級距。再度聚首,風霜沒有刻劃在他們臉上,「伊貝」卻個個是「老樣子」,而不是「樣子老」⋯⋯

 

(圖說:曾堯生老師帶領伊甸第一屆廣告設計班學員。)

文︱迎恩

伊貝-伊甸寶貝的一班,是伊甸第一屆廣告設計班的班呼。這個「伊貝」群組,是在 2005 4 2 日慶祝曾堯生老師五十歲生日之後,大家一起商議設立的!這個「大家」,就是伊甸基金會成立第五年之後,由曾堯生老師帶領的廣告設計班 20 位同學組成的,「大家」給了個名號,就叫做「伊貝」。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貴家為低收入戶,除了母親從事清潔工作外,家人皆因病無法工作。雖然阿貴在身心障礙者的庇護工場工作,但仍屬於庇護就業的性質。為改善阿貴家的經濟狀況,就業服務員拉阿貴一把,更上一層樓—到一般的職場就業。

圖說:汗水淋漓,阿貴刷洗著男盥洗室地板

文|朱聖恩 攝影|何坤益

炎熱的夏日午後,阿貴勤奮地刷洗著男盥洗室的地板,為給辛苦工作的移工們一個乾淨的環境。這裡是移工們的聯合宿舍,移工們來自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為了謀生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每位移工住民在不同的場域工作,但會回到同樣的歸處休憩。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年前,洪家龍與賴宏洋是伊甸第一屆電腦職訓班的同學,兩人都是班上的風雲人物。唸完後,一個到紡織業的電腦中心深受老闆器重,爾後轉入直銷界;另一名則到國外念工系在美工作。那一年精彩的課程與不同的際遇,讓兩人再次相聚,回味無窮。

 

(圖說:提起當年的學習過程,兩人記憶猶新,更感謝當年的課程,開啟兩人後來迥然不同的生命際遇。)

 

文︱ mimy 雅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甲之年,要找工作難上加難,王大哥如願找到社區清潔服務的工作。在這裡有愛心雇主、友善主管和體貼住戶,重燃王大哥的信心,也讓家有了一線生機。

(圖說:王大哥在社區大樓擔任清潔員,他仔細地擦拭玻璃和鋼條,讓社區看起來清潔溜溜。)

 

文|蘇麗華  攝影|李蒼瑀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信與阿甘-1.JPG

阿信與阿甘-2.JPG

阿信與阿甘-3.JPG

阿信與阿甘-4.JPG

阿信與阿甘-5.JPG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6年,得知伊甸要開陶塑班,喜歡畫畫與手作的我,毫不猶豫就報名了,順利的參與這玩陶與畫畫的美好時光。來伊甸重拾一年學生生涯非常值得,沒想到它深深影響我的人生。

 

(圖說:徐雲秀因著參加陶藝班,愛上玩陶與畫畫。 )

文︱徐雲秀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著聽力障礙,小珍求學、求職路上雖不平順,但仍努力突破障礙、繼續前行。面對學習、就業、成家,這份永不放棄的勇氣,為她帶來無聲勝有聲的簡單幸福。

 

(圖說:小珍多半使用手語或筆談與他人溝通。)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照片提供|伊甸南區資源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