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的廚餘怎麼處理?相信多數人都是扔到廚餘桶,眼不見為淨。

台灣平均每人一年製造158公斤的廚餘,大量的廚餘如要回收再利用,需要倚靠人力分類、過濾,才能用以餵食豬隻或是製成肥料,因此每年全臺約有高達220萬公噸的廚餘被浪費,進到了焚化爐。

除了落實愛惜糧食、吃多少買多少的好觀念外,家中的廚餘還可以怎麼運用呢?

宜蘭教養院長久以來落實「永續生活理念-綠色照護」,在這兒,每天產生的廚餘會透過人工處理,變為土地最好的養分。廚餘不進垃圾車,不僅減少了碳足跡,產生的肥料更能用以種植香草,造福服務使用者。

圖1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宜蘭教養院的邱亞芸園藝師帶者幾位服務使用者,拿著剪刀,穿梭在花圃的花花草草中。

稍早下了點小雨,白鶴靈芝的小花上掛著些微水珠,「喀擦」一聲,泡花草茶的原料就這樣簡單到手。

20210323-3
(園藝師邱亞芸與教養院老師帶著服務使用者一起採集花草。)


來到另一旁,「這是萬壽菊。」邱亞芸遞來幾根開著橘黃色小花的草,靠近一聞,神似百香果的清爽香味令人印象深刻。

市面上動輒破百元的花草茶,在宜蘭教養院可是隨手可得。邱亞芸說道,教養院中的植物全部無毒、無噴灑藥劑、無化肥,不怕服務使用者採摘、食用。

一行人帶著剛採好的新鮮「戰利品」回到教室,服務使用者們早已準備好杯子,排排坐在一旁等候。

一壺熱水,放入洗淨的花草和無糖紅茶包,清香的花草茶就完成了。

20210323-14
20210323-15
(熱水中放入紅茶及香草,熱呼呼的花草茶就完成了。)

 

服務使用者一杯接一杯,喝的不亦樂乎,才一轉眼的功夫,一壺茶就空了。

許多服務使用者都不愛喝水,因此花草茶成為了老師讓他們補充水分的法寶。白開水透明無味,無法引起服務使用者的興趣,然而加了香草的花草茶就不一樣了,不僅飄著植物的清香,還能看見漂浮在瓶中的小花小草,讓「喝水」的過程更加有質感。

邱亞芸笑道:「他們以為自己在喝飲料,喝得很開心。」


20210323-31
20210323-28
(服務使用者們熱愛花草茶,沒多久一壺茶便要見底了。)

 

廚餘不浪費 堆肥養出花草、蔬菜  

品嘗完花草茶,我們再次回到種植香草的花圃。邱亞芸指著幾座用廢棄木床板圍起的長方形土堆,那便是製作廚餘堆肥的地方,她領著兩位服務使用者前往附近的廚房,提了一桶裝著葉菜、蛋殼的廚餘回來。

製作廚餘堆肥的方法比想像中簡單。邱亞芸帶著服務使用者演示著每日做堆肥的步驟,首先將土壤挖開,接著將廚餘倒入鋪妥,再把土壤蓋回去即可,一座長方形的堆肥處可以反覆掩埋四至五次的廚餘。
 

20210323-68
20210323-72
(服務使用者們展示廚餘堆肥的製作流程。)

 

旁邊幾座已飽和的堆肥處上鋪著木屑,一問之下才知道木屑有促進發酵的功效,有利廚餘的分解。邱亞芸說道,木屑是與教養院附近的宜蘭社區大學木工班合作得來的檜木屑,木質的香氣還意外地起到了芳香的作用。

 

20210323-74
(堆肥處鋪上檜木屑,等待熟成。)

一座廚餘堆肥需要等三個月才能夠成熟,屆時除了蛋殼之外,菜葉、骨頭等都會化成土壤的一部份,變成肥沃的廚餘堆肥。

雖然等待的時間長,但宜蘭教養院腹地廣大,不怕沒有地方可以「堆」。走到了宿舍區外頭種著南瓜與地瓜葉的小花圃,這兒同樣也是廚餘堆肥的製作場地,餐後的廚餘可以就近掩埋,還可種植蔬菜,替大夥兒加菜,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動手做園藝 舒展筋骨

提著一桶已熟成的堆肥,邱亞芸接下來要帶領服務使用者種植小盆栽。

先將堆肥土壤放進盆栽中,接下來將植物的枝條插入,再補充一些土壤,一盆盆可愛的盆栽便完成了。步驟雖簡單,但服務使用者們卻費了一番力氣和時間才完成。
 

20210323-49
(邱亞芸帶著服務使用者種植小盆栽。)

 

「這些盆栽存活的機率可能不到一半,我等等還要調整一下。」看著這些剛插枝完成的盆栽,邱亞芸點出園藝活動的重點不在於成果,而是給服務使用者一個目標,讓他們可以透過種植花草的過程增加肢體活動度。

因此如果是功能較好,能夠自行走動的服務使用者,便會帶領他們做廚餘堆肥;而不便行走,或是肢體張力較大的服務使用者,則會安排他們種植小盆栽。
 

20210323-50
(插枝完成的盆栽。)

 

邱亞芸提到,先前有位坐輪椅的服務使用者,對教養院的課程或是活動每每興致缺缺,連移動一下屁股都不願意。然而只要參與盆栽種植的活動,他居然能夠心甘情願撐起身體,只為搆著半公尺外的土壤。

 

 

廚餘堆肥不僅落實了環保,在肥料的後續應用上,更是配合了園藝治療的概念,讓服務使用者能藉此紓壓,除此之外,還有增加肢體活動度、認知專注力提升、促進社交等等好處。

在宜蘭教養院,廚餘不是廢棄物,而是能再利用、產生正面循環的寶物。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410期 2021.4.14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