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海外伊甸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在越南牽手情


台越兒持有的一本護照,卻讓他們被拒於越南的學校之外,上學路迢迢,成了伊甸在當蹲點服務的契機。沿著湄公河流域,到胡志民市再到中越邊界的山區,伊甸將服務帶入,援助弱勢族群,發揮愛無國界的精神。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藉由送餐  關懷老人

伊甸在越南的老人服務,已屆滿兩年多,目前服務正趨於成熟,藉由老人送餐服務,看見他們更多的需要,無論未來規劃如何進行,對他們的關愛不會減少。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湄公河畔的台越兒教育

伊甸首先在越南拓展的服務即是華語幼兒園,為了幫助台越兒回到母親故鄉的文化環境適應及不放棄台灣的教育,將教育資源帶過去,讓孩子們擁有雙語能力之外,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的路。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南服務的佳美腳蹤


抱持服務弱勢無國界的心情,伊甸在越南拓展服務已屆滿十年了。這段期間,配合當地政府規定,從幼到老的服務在每一次看到需求後,都漸漸展開,雖然曾經遇過執行中斷,導致服務終止的狀況,還是撐了下來。迎來第一個十年,我們還在持續當中。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心長輩,把他們當家人服務


如果不是當志工,王鈺瑄還是留在舒適圈長大的孩子。如今藉由服務長輩的過程,她的生命跟著催化,體會長者的不便,更心繫他們的健康。志工服務,牽起跨世代的交流,愛跟著轉動。

文│王錦萍 照片提供│賴慶榕、伊甸志工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越南當志工 累積生命厚度


還是大學生的郭欣柔,源於好奇與體驗的心態,開啟志工的旅程,每一次出隊都是翻新自己觀念的時刻。今年夏天,她前往越南身心障礙者協會服務,獲得的成長比自己預期得多。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永恩的不凡領悟



第一次來台灣不是探親,而是到伊甸來實習服務。黃永恩如此特殊的選擇皆是心中有上帝也有愛,他在伊甸的日子裡碰到不同障別,也各自有不同收穫,皆與生命、態度有關係。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照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候鳥返鄉 實踐特教夢想


「看見特教孩子的需求,堅決自己想走的道路。」對主修小學教育的Jennifer來說,這趟返鄉之旅,除了將美國德州文化帶回台灣,也一邊學習與服務。更堅定未來將走向特教之路。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志工 跨越國界的愛


不同的語言、腔調與文化,這群青年流著華人的血統。韶華正盛的他們,正有如候鳥歸巢般地返回台灣,體驗許多前所未見的風景。就像拼拼圖一樣,在尋根的過程中,同時也領受其他文化的刺激與碰撞,拼湊完整世界的樣貌。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籍Valérie Ly用心,深刻「實習」的刻度

實習的熱情推動她前往世界的腳步,或許會不段地拜訪世界各地,來自法國的Valérie自發性參與志工服務,這次通過網路interview申請來到伊甸,接觸人群,付出愛。

  

參與接待「諾魯身障學校訪華團」,Valérie展現服務親和力。  

文/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

  Valérie Ly法國出生的台裔寶寶,目前就讀於La Rochelle Business School(法國拉羅謝爾商學院)碩士一年級,未來目標是在飯店工作,大學一路讀來都是餐旅管理相關科系的Valérie,選擇La Rochelle Business School的最大原因是因學校要求學生畢業前須完成400小時的志願服務,許多學生避之唯恐不及的「實習」,卻是Valérie心中的熱情。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甘比亞包凱蒂 體會包容不同文化

 參與伊甸國際志工服務隊的甘比亞女孩-包凱蒂,是個對文化交流極為開敞的大學生,因著優異的成績她拿到來台留學的獎學金,熱心公益讓她對許多身心障礙、弱勢朋友都不陌生。在台灣,她最感動的是民眾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讓她對這個可愛的小島充滿友誼!

雖然文化不同,包凱蒂懷抱敞開的心。  

 文/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陳明音

   24歲的包凱蒂,是個成績亮眼、熱心公益的甘比亞大女孩,高中三年她擔任學校的級長,協助同學在校活動與課業,亦時常參加各項校際間比賽,最拿手的項目是運動,曾代表學校出賽多次球類與辯論比賽;優異的表現讓包凱蒂在同學之中脫穎而出,獲得我國外交部所頒發的台灣獎學金,於三年前成為銘傳大學國際學院國際財務金融系的學生。

 國際服務第一砲 參與伊甸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志工 用愛帶來生命改變

20世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有句名言:「智慧、友愛,這是照明我們黑夜的光亮。」在這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懷抱熱情與愛心,願意遠離家園,犧牲一己的舒適,到距離一、兩萬公里遠的弱勢社區,扶持當地居民與孩童,用愛適應不同文化,用愛帶來生命改變。他們是充滿智慧與友愛的「國際志工」!

壓底照片  

 

文/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

     愈沒人管的地方,愈沒有人要做的事,是我們可以首先工作的地方。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瓦礫堆下的復甦

汶川地震五周年的重建路

五年前,災變的創傷歷歷在目,五年後,災民的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地震毀損他們的家園,帶走他們的親人,帶不走的是他們堅毅不拔的心。在災區的重建路上,他們舉目仰望,在殘瓦碎片中,燃起再造的一顆心。

工坊一景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2008512日是令人傷痛的日子,慘重的災情猶如歷歷在目。當時汶川大地震的搜救工作不斷地進行著,到處是滿目瘡痍的環境,災區的空氣混雜著消毒水與屍臭,居民祈求著壓在瓦礫堆下的親人還有一線生機;沿途兩旁有醫護人員正在急救傷患,有人抱著逝去的親人痛哭失聲;也有人慶幸自己在災後能夠重生而相互依偎…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大娘劫後餘生 從工坊找到力量

5月12日對四川綿竹市的災民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一夕之間天人永隔,李大娘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已。拭去淚水,她加入伊甸年年工坊的行列,用工作填補哀傷,用笑臉迎向未來,這些年,她的豁達與認真,讓工坊的人早已視她為另一種精神支柱。

李娘(照片最右邊)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汶川地震發生的前一刻,家住綿竹市九龍鎮的李大娘正在田裡忙著農務,一陣天搖地動後,李大娘還來不及回神過來,回到住家,眼前的景象卻令人觸目驚心!四周倒塌的屋瓦散落滿地,驚慌失措的居民急尋著掩埋在瓦礫堆底下的親人…李大娘和大爺(丈夫)僥倖逃過一劫,但是她唯一的兒子卻在礦坑工作中喪失性命。

 痛失愛子 媳婦改嫁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災後重生  創造喜樂園

26歲的小梁,在汶川大地震遭遇骨盆粉碎性骨折,體內安裝的螺絲年久鬆動,疼痛造成無法蹲坐,卻不影響她想往前的動力,目前她已擔任年年工坊的負責人,成功在生命中找自我存在感。

小梁  

文|陳玠婷  圖片提供|謝孟倫

 來自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的小梁,蓄著短髮、年輕、充滿幹勁,帶領著伊甸基金會於當地成立的庇護工場-年年工坊裡的十多位紡織工人,負責接洽訂單、管理營運等等,是個非常年輕有幹勁的領班。

 地震致殘  勇敢站起來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