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時差 無障礙落實在偏鄉
在這信仰彩虹的地方,住著許多賽德克族的老人家。或許,我們曾在前往清境遊玩時揚著笑容與之錯身而過;同時,其實也錯過了部落長者們缺乏長照資源的隱隱哀傷……
文│賴慶榕 攝影│李蒼瑀
縮短時差 無障礙落實在偏鄉
在這信仰彩虹的地方,住著許多賽德克族的老人家。或許,我們曾在前往清境遊玩時揚著笑容與之錯身而過;同時,其實也錯過了部落長者們缺乏長照資源的隱隱哀傷……
文│賴慶榕 攝影│李蒼瑀
電動車代步 穿梭三地門部落
來到屏東三地門鄉的社區輔具站,爺爺奶奶正專心地聆聽輔具解說,眼前在座的已有幾位輕度的失能長者,有的拄拐杖、有的坐輪椅,而中風復健成功的金妹奶奶也在其中。靠著拐杖以及電動車代步,金妹奶奶又再度參與社區活動,重拾往日的生活。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輔具實現在地安養願景
在屏東的草埔部落裡,像李婆婆有資源外出就醫,及復健機會的老人並不多,李婆婆從中風到康復也走過許多星辛苦歷程。如今伊甸與當地教會攜手合作成立輔具站,加上鄉裡新建的復健中心,讓草埔老人們離在地安養的心願更進一步了。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
帶輔具進偏鄉生活
依據伊甸長者使用輔具調查顯示,超過50%的長者們使用過輔具,卻有58.5%的老人認為病患才需要輔具種種現象,讓伊甸明白傳遞正確的輔具使用常識需要立即拓展,帶著輔具與偏鄉當地機構合作,讓偏鄉的老人們不再無依靠,安享晚年。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李蒼瑀
鏡頭下的那山那谷
「如果給你一台相機,你想要拍什麼?」幾乎每個孩子,都在學習單寫下這幾個答案:「動物、自然風景、朋友、還有我自己!」這些金洋部落的孩子,各個拿起伊甸募集的二手相機,在恍如世外桃源的深山裡,盡情享受拍照的樂趣。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用照片說故事
從相機小小的觀景窗透視出去,記錄下周遭的景象,拍下的一連串照片就成了生動活潑的故事。彰化芳苑鄉的學童手拿著二手相機,就地取材完成一幅幅作品,他們從中找到拍照的樂趣,也發揮無窮的創意力,讓拍照不只是單純的記錄,帶動的是人與事物和社區的深層連結。
文/蘇麗華 攝影/李蒼瑀
透過相機視窗 學習人生哲學
伊甸邀請攝影師艾菲爾前往屏東滿洲兩處守護社區教弱勢孩童攝影課程,他不教導技巧,而是教他們如何玩相機,他說:「我讓孩子們自己決定拍法,這樣才能做自己。」
文‧攝影|陳玠婷
相機下的心世界
在遊客來往的南迴歸線上,台東大武鄉的加津林部落在線上卻很安靜,這裏人口稀少,但社會問題卻依然存在。學童們捧著相機在部落裡到處記錄,藉由相機述說自己眼中的風景和自己,給自己帶來許多勇氣。
文‧攝影|陳玠婷
偏鄉裡的視窗與我
今年伊甸的小象展翼計畫,由多位專業攝影師走入偏鄉社區教導孩子學習攝影,他們想教給孩子透過攝影發現新的自己的機會,因為他們都看見一個現象:小孩願意的話,很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文│陳玠婷 攝影|李蒼瑀、陳玠婷
慢飛兒畢業 長足進步鼓舞學弟妹
鳳凰花開,桃園近 80 位早療童也在此刻經歷人生第一次「畢業」。這次,伊甸基金會與蘋果劇團攜手,用友善校園的戲劇展演,為慢飛兒打造一場繽紛的畢業饗宴,盼他們得到更多信心與勇氣,擁抱未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