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失明並沒有擊垮李錦雙,因為嫁人前就嚐盡各種辛酸,造就她決定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的樂天個性,甚至獨自一人上天下海般地旅遊。

 李錦雙跨越黑暗 活得更精彩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月一日是高雄歷史性的一天!氣爆烈燄照亮夜空,巨響驚動沉睡中的居民。穿梭的消防和救護車聲不絕於耳,不時傳出傷亡消息,居民度過不平靜的夜。災變後百廢待舉,受創的災民仍餘悸猶存,適時關懷和資源援助,輔平他們心靈的破口,得到平安。

標題高雄 平安!氣爆重建之路  

文│蘇麗華

 

那一夜不平靜!「我不敢回家。」災民述說心裡的驚恐,他們來到獅甲安置站避難,對於才經歷的事件難以置信:家,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

清晨接獲消息,伊甸高雄區區長楊意賢在第一時間會集同工進行現場勘查,了解受傷災民送往的醫療體系,以及安置站的災民,提供關懷與訪視家庭需要。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爆傷者薛旭淵  樂觀不滅

高雄氣爆不僅打亂薛旭淵的人生規劃,多處燙傷、骨折必須經歷漫長的復健過程,但是他勇敢鼓勵自己,不要輕易放棄任何活著的機會。

 氣爆傷者薛旭淵 樂觀不滅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灼傷復健路 打不倒他

每天上班必經的路程,怎麼也想不到會是一條不歸路!小傑照慣騎車上大夜班,突然身陷氣爆烈焰中,他成了嚴重灼傷患者。從小失怙的他,命運再次遭受挑戰,他選擇不低頭,勇敢面對。

灼傷復健路 打不倒他  

文‧攝影│蘇麗華

 

在醫院燒燙傷中心治療的小傑,前些日子離開加護病房回到普通病房,燒燙傷的面積顯而易見,植皮後尚未癒合的傷口表面不時滲水,只見小傑一邊說話,一邊不停地活動手指關節,深怕一不動,新生的皮膚到時張不開,拉扯會更加痛楚。問他不怕痛嗎?他回答:「當然痛呀,有時痛到晚上睡不著覺,但還是要動啊!」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安置站和醫療院所關懷後,伊甸再度前往災民家中進行居家評估,期待找出居民需求,從經濟面、輔具服務到居家修繕等,甚至福音關懷,災民雖面臨艱難四佈,透過行動讓失去的家園得以復整,受創的內心苦悲得以盡速遠離。

居家評估 找出災民需求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獅甲安置站撤離後,協住災民的後續工作未曾停歇。氣爆後加上連日來的豪雨,使得災後重建雪上加霜,彷彿上蒼也在憑弔逝者、哀泣地唱出悲歌。即便周圍充斥著苦難,羅馬書12:15:「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伊甸高雄服務中心主任葉玉仁一行人展開居家評估工作,幫災民連結福利資源,評估房屋修繕、提供輔具等,好讓他們居家生活及早步入常軌。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雅鈴在氣爆發生後,走遍高雄各大醫院,幫助無助恐慌的靈魂安定下來。她遇到許許多多的人,傾聽他們的故事與哀傷,陪伴他們度過最難的那幾天。

毫不猶豫的愛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經過這次氣爆事件,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活原本的軌道,但確實讓我感覺到生命的不確定性。」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主任曾雅鈴說。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一顆獻給主的心,趙秀惠將主的愛帶到受驚嚇的災民心裡,更在探訪的過程當中,找到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讓她更加堅定服務弱小兄弟的決心。

幫助弱小兄弟 趙秀惠傳遞主愛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陳怡安

 

「主祢擁抱我們,讓我們做在世人走到的地方,祢說我們做在最卑微的人身上,就是做在你身上,感謝祢⋯⋯」趙秀惠牧師在上帝面前為著災民和救災事工禱告,而想到事發一個月內所接觸的災民,她又不禁淚如雨下。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效舜:痛風體會無障礙環境的重要

口述│許效舜 整理│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20140920-147  

 

Q:請分享這次和伊甸合作推動「無障礙生活節」的感想。

A(許效舜答)

在擔任伊甸「無障礙生活節」的公益大使,體驗到以年輕身軀在面對社會每天拼鬥的內容,家裡也許有長輩還有小孩要照顧,就是所謂的「夾心爸爸」非常辛苦。 現在年輕強而有力,有時右邊看小孩;左邊看顧父母;還有自己,如何讓自己健康茁壯,用什麼方式在家裡面處理到沒有障礙,讓家裡也暢通,有一天等我們年紀到了,真的真的,我不用等到有一天,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有痛風,這幾年當中因為年紀大,我下樓能力愈來愈小,爬樓梯愈來愈痛苦,呼籲大家在還有能量、真正有一口氣在,把家裡整理好;有能力時更把周邊整理好,這不僅是為將來的自己鋪路,正如同活動的標語:「幫助現在的他,照顧未來的你。」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礙生活任我行 

建構一個無障礙生活環境是當前社會需要正視的環節,對全人的友善,也是注重所有人的基本人權。

推動無礙生活   

文|陳玠婷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有愛、輔具無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車子是人類雙腳的延伸,飛機滿足了翅膀的想像,電話將溝通傳遞更遠,人類的能力有其侷限,而每一樣工具的發明與利用,其實都是基於輔具的觀念而來。

生活有愛、輔具無礙   

文│王錦萍  攝影│林明勳

伊甸基金會中區的職業重建中心主任黃浩然,他的視力嚴重不足,一邊0.3,另一邊只有0.1,並且醫生已經表示,他將來還會失去這僅存的一點視力成為全盲。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