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鈴在氣爆發生後,走遍高雄各大醫院,幫助無助恐慌的靈魂安定下來。她遇到許許多多的人,傾聽他們的故事與哀傷,陪伴他們度過最難的那幾天。

毫不猶豫的愛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經過這次氣爆事件,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活原本的軌道,但確實讓我感覺到生命的不確定性。」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主任曾雅鈴說。

 

站在第一線上,曾雅鈴形容自己帶領的團隊就像進入一級備戰狀態,經由區長楊意賢規劃指示鳳療的同工們有兩項任務,一為進入醫療系統,去撫慰災民及家屬,詢問醫院是否需要協助,二為進入緊急安置所,給予災民及最直接物質與安慰。

 

突破陌生界線  扮演傾聽者

 

而曾雅鈴本身著重在醫療系統的部份,當天即刻就到各大醫院去探訪關懷氣爆受傷的民眾及家屬們,他們有人在急診室外茫然等待的、有人找不到受傷家屬焦急的,更有因為燒燙傷疼痛的哀嚎聲及驚嚇過後的無聲眼淚,因此曾雅鈴給予他們擁抱,帶著牧師為大家禱告、唱詩歌,撫慰傷痛的靈魂。

 

曾雅鈴在往返醫院的同時,也看到每一間醫院處理緊急傷害的救治過程多有不同,但以不妨礙醫院救治過程的原則之下,她決定不進入急診室,而是循著黑板上的傷患動向,前去不同科室的加護病房外,關心在外守候卻無人陪伴的家屬們,「沒有到過事發現場,很難想像當時的情景,但是到這裡來,可以感覺到人們受到的驚嚇有多麼大。」

 

在醫院的家屬,受到驚嚇、徬徨無助正是需要撫慰的時候,曾雅鈴說:「我們和家屬其實都不認識,因此能做的就是陪伴,與他們說說話,聊感受,談談擔心的事情。」其中有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婦人,一直焦急地進出醫院急診室,像是在找人,從曾雅鈴注意到時已經來回進20趟,婦人終於在燒燙傷病房前坐下來默默垂淚,她上前試著詢問才知道病房裡躺的是婦人的先生,而找的人卻是久久未到醫院的公公,一方面擔心先生的狀況反覆,另一方面擔心公公年老在路上是否有意外,兩方擔心下才忍不住哭起來,於是曾雅鈴就坐在婦人身旁,寬慰她一二,聽著她說完給予祝福。

 

持續性地關懷  帶出需要幫助的人

 

另一部份則是進入災區內的獅甲緊急安置所,在一個星期內,伊甸帶領受安置的居民一同唱詩歌禱告,甚至在父親節當天,邀請居民們以「想念」為題,將心中想說的話給畫出來,有人畫出對原有生活的想念,也有孩子思念父親者,也有位婦人思念已過世的丈夫,透過活動終於將心中的恐懼漸漸抒發出來。

 

曾雅鈴表示:「在安置所裡,大家的防備其實蠻重的,剛開始我們的關懷會被拒於門外。」但她不沮喪,因為愛能滴水穿石,短短一個星期的陪伴還不足以打開心房,但是從九月初開始,陸續接到幾通當時認識居民的電話,讓曾雅鈴深感欣慰。

 

同時,也因為探訪災民,看到各種需求,例如隱性的身心障礙者,因為資訊封閉,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福利,過著艱苦的生活;也有家在五樓,因為天井效應,氣爆當下家中的牆壁全烤成黑色的,連地板也凸起不平,直至事發過後的第十天,牆壁依然是溫的;也有兒子腦傷的家庭,在封閉的家庭中長大,曾雅鈴說服父母可以試著讓兒子出來接受職業訓練,但屢屢遭到拒絕,直至月初,接到媽媽的電話主動尋求服務,就知道以前被拒絕都是值得的。

 

一場災難,讓曾雅鈴看見人心的脆弱與堅強,她陪在災民身旁,將神的愛帶入恐慌當中,平撫不安,她也從中獲得力量,更加珍惜生命,幫助更多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