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伊甸基金會承接田中區婦女中心舉辦「花在彰化—看見彰化女性花農故事」計畫,邀請女性參與講座及體驗盆栽DIY。)
文 | 謝馨霈 攝影 | 蔡佳真
彰化為全台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在花田裡綻放的不只是美麗的花朵,還有無數女性花農的汗水與堅持。但長期以來,農村婦女身兼農業及家庭勞動者的雙重身分,在經濟體系中非商品部門發揮的作用,往往無法被看到、被測量,女性的付出往往被忽略。
為了讓默默耕耘的女性被看見,由伊甸基金會承接的田中區婦女中心,特別規劃「花在彰化—看見彰化女性花農故事」計畫。透過深入訪談,看見不同世代女性花農在傳統農業社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兼顧家庭與農務之餘,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困境。
講座中,伊甸邀請老、中、青三代的三位女性花農,一探她們如何面對繁重的農務,還要兼顧家庭,甚至扛起家庭經濟及照顧重擔,一步一步學習、堅持,跨越人生的重重障礙。
為愛遠嫁台灣 栽進空氣鳳梨世界的新手女農
來自江蘇淮安的汪夢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台灣的先生,因為先生家裡經營園藝生意,讓汪夢有機會接觸到空氣鳳梨,且方便種植的特性,讓她嗅到商機。身為新手女農的她,初期因不瞭解栽種方式,不僅賠了錢,又被同行攻擊。
「養空氣鳳梨有蠻多挫折,而且沒有人可以詢問,只能自行摸索網路資訊。」汪夢語帶辛酸。
即便如此,她決定再次嘗試,除了買書查看,也在先生的鼓勵下,積極參加同好會、網路查詢資料,靠自己摸索出一套種植方法。如今,汪夢踏入空氣鳳梨的圈子已有八年,發現自己越養越發感興趣,從自家園藝門市的一小區塊養殖,到承租溫室專門養殖,每顆空氣鳳梨都是她的心肝寶貝,小心呵護著。
當被問到自己像哪種植物時,汪夢回說「雜草」,只要努力想著怎麼樣在社會上生存。道出她堅韌不拔的生命力,每每遇到挫折,總能堅持下去,祝福汪夢有朝一日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空氣鳳梨王國。
(圖說:汪夢笑說,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現在也成為一位資深前輩了,但仍會不斷前進,繼續努力。)
從都會粉領到鄉村農婦 振興農業新希望
「我沒有想過會嫁來田尾,從零學習園藝。」秋子笑道。夫家種植上百種植物,光是熟悉品項和專業術語就讓她費了不少工夫,特別是與客戶用台語溝通更是挑戰。即使園藝工作繁重,與植物相處的時光仍讓她感到療癒,並從設計組合盆栽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
秋子先生家族經營的園藝事業超過40年,至今仍在營運。為了翻轉大眾對農業的刻板印象,並振興農業新希望,秋子與先生共同創立「8號曲辰」工作室,試著融入多元可能性,讓花藝擁有更多新樣貌。秋子接著說,因為自己有孩子是聽損兒,才發現身心障礙者人口數逐年成長之趨勢,值得各界重視;未來希望能與身心障礙者、長輩等社福團體合作,一起碰撞出新火花。
嫁入農村後,當地依然有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令秋子偶感茫然。她感覺身為女性若想被看見,需要有更大的成就。秋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光環,而不是僅僅被視為「某人的太太」或「XX的媽媽」。為了找回自己的價值,她正逐步實現在園藝領域的成就。她堅信,只要腳踏實地、努力耕耘,終會水到渠成,發展無限可能。
(圖說:秋子積極推廣食農和環境教育,舉辦多場園藝課程與手作活動;從職涯探索到親子導覽,踏上找回自己價值的旅途。)
遭逢巨變,女人撐起一片天
麗琴在婚後6年,丈夫因病離世,為了家庭生計、照顧公婆與三位孩子,決心開始學習種花。起初公公覺得工作粗重,不忍看兒媳辛苦,但麗琴堅持邊看邊學,慢慢累積經驗。除了農地花卉工作外,家務也是麗琴一手包辦。隨著孩子長大,公婆年邁,照顧工作常讓她疲於奔命,但也很自豪讓公婆能安享晚年,孩子各個出人頭地。
話鋒一轉,麗琴談到女性花農經常遭遇「性騷擾」的困境。她分享,曾揹著藥桶噴灑藥劑時,被路人摸屁股;也遇過阿伯趁她單獨行動時,尾隨其後。面對性騷擾,附近工作的女農們會互相吆喝「好了喔!要回家了喔!」彼此提醒,結伴同行,自立串聯並勇於反抗。
麗琴非常喜歡「蓮花」,而其花語「苦境生樂」和「欣喜面對世界」,恰與她的人生軌跡相呼應。回看這一路,從年輕喪偶,到獨當一面、扛起家計,嘗盡酸甜苦辣,她展現樂觀的人生態度。
(圖說:麗琴認為一路走來雖然艱辛,也為自己感到自豪。)
從性別平等 探討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困境
除了花農精彩的分享,座談會也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王翊涵及田尾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詹淑儀,從性別平等的角度,探討女性在參與公共事務時,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透過各式觀點,提供更全面的視野,讓大家看見女性在社會中面對的共同議題。
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發展期待不高,因此職場中,存在4C障礙,包括文化(Culture)、育兒(Childcare)、財力(Cash)、信心(Confidence),且容易遇到「職場玻璃天花板」。面對職場諸多因「性別」產生的偏見及不平等待遇,女性不妨大膽迎接偏見,不斷挑戰,逐步敲破這層「無形障礙」。當女性與男性共事,有不同的聲音,才能創造多元發展。
伊甸田中區婦女中心致力於推動婦女福利及性別平等,透過「花在彰化」計畫,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女性農民的關注,讓她們的付出被看見,並創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伊甸相信,每一位女性花農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們的故事值得被記錄、被分享。
(圖說:座談會圓滿落幕。)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4.11.20 NO.45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