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伊甸舉辦2024「發展性社會工作--多元、共融、共好社區實踐經驗」論壇,當中「經濟就業服務組」進行主題式工作坊。)
文|蘇麗華 攝影|簡瑞廷 服務圖片來源|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網站
提到台北市的萬華地區,集歷史古蹟與西門町流行文化於一身。在繁華的商業背後,卻有一群社區的兒少在公園遊蕩,誰能夠陪伴他們好好長大,繼而找到自己的價值呢?
「我們在萬華蹲點,因為看見許多步伐慢下來的人,難以被社會理解與承接,逐漸脫離了隊伍,而無安身之處……」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馬明毅在伊甸舉辦2024「發展性社會工作--多元、共融、共好社區實踐經驗」論壇中,娓娓道出服務的初衷。
一開始,沒有辦公室,社區的公園、小涼亭就成為服務的起點,陪伴需要被關懷的兒少。直到成立新安據點,開始進行課後照顧。接著,他們又看到不利處境居民的需要,並深入家庭工作,支持基層家庭共度難關。
(圖說:社工馬明毅在會中分享社區網絡支持服務經驗。)
「我們是從社區長出來的工作。」馬明毅直言,他們服務的概念是「以人為基底」,看見社會需求,繼而與社區店家串起網絡,培力居民並累積社區資源。
期間,透過舉辦市集活動,服務使用者可以在當中學習接待顧客,練習溝通技巧,進行團隊合作,培養成本與銷售技能等等,無形中將「就業能力培力」融入在裡面。換句話說,「就是以興趣為基礎,以社區為場域,進行技能/就業能力的發展與練習。」
隨著兒少長大,達到16歲可以工讀的年紀,則幫助他們進行「職業興趣探索」。像是擺攤,或是與友善店家合作,如:電器行、餐飲業、影印店等,進行一次或是多次性的職場體驗,確認工作內容與想像。
有時服務使用者因為情緒問題,或是各種因素沒去上班,不免造成店家困擾。遇到這種情形,社工居中協調,與友善店家一同評估可接受的範圍,調整他們的工作步調,例如:容許他們請多少次假,給予彈性。馬明毅就曾遇到一位少年連續缺席一周,他只好趕緊補位。後來該名少年順利回來上班,穩定工作。
他不諱言,這些服務使用者的工作表現,可能與一般職場期待有一些落差。他們隨時可能需要請假照顧家人,也難以配合臨時加班。工作時,他們的反應能力不夠快,需要較多的適應跟學習的時間。若再加上身體狀況不好,又缺乏技能,在在需要友善店家的包容和接納。
儘管如此,這些都不會抹滅他們的能力。馬明毅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跟擅長的事情。」他們嘗試使用社區合作經濟的方式,開創友善、互助的就業機會,讓人有更多元的選擇,並且找到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圖說:協會成立二手屋,成為中繼性職場。)
在社區,他們成立「大水溝二手屋」,成為中繼性職場。在這裡,婦女可以做短期零工,以支應生活所需。同時,與同事、店長互動下,增加職場互動關係、適應職場能力,進而強化未來就業的信心。另外,「米米苗苗」則是訓練青少年修繕的技術,使他們能夠有一技之長。
「我們修復東西(二手物品),也修復人。」馬明毅指出,來這裡工作的職員,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是要長期久待,抑或是出去就業皆可,沒有所謂的畢業時間。「透過這些就業的方案,希望可以讓居民能夠獲得更多機會,重新找到不同的人生方向。」
對於想外出就業的人而言,他們則提供就業媒合。一旦順利就業,不僅緩解不利處境人的經濟壓力,也能提升自我價值感。
(圖說:馬明毅認為,串聯社區網絡,把資源串接起來,共同接住人為首要。)
協會扎根十多年來,在這相對貧困的社區,他們看見需要,走入人群,在當中搭起互助的橋梁。他們持續發展合作經濟,創造社區互助與就業的機會。在他們的想法裡,串聯社區網絡,把資源串接起來,共同接住人是第一要務。若用一句話來概括,究竟他們對於社區的想法是什麼?「支持一個孩子/家庭,需要全社區的力量。」是他們不變的信念。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11.13 453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