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靜的爸爸數年前因車禍造成行動不便,又要獨自扶養慢飛天使的孩子。所幸,有宜蘭社區服務中心早期療育及時介入,起步慢一點,終將越飛越高。能陪伴孩子健康長大是小靜爸爸心中的滿足。

1圖說:小靜與爸爸。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

 

小靜和爸爸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俏皮地闔上防火巷的門。小靜爸爸沒有追上去,反而靜靜地躲在屋內的門後。一時間看不到爸爸,剛剛得意的笑聲瞬間轉為哭聲:

 

「哇,把拔──」

「喵喵喵…」小靜爸爸在門後學貓叫。

「把拔──」小靜嗚咽著找爸爸。

「扣、扣、扣」爸爸故意敲敲門,給小靜一個提示音。

「啊,哈哈!」發現爸爸就在門後,小靜破涕為笑地抱住爸爸的腿。

 

2圖說:每個孩子都是小靜爸爸的寶貝。

圖說:每個孩子都是小靜爸爸的寶貝。

 

小靜與爸爸、兄姊父子情深。有三個孩子圍繞在身邊,小靜爸爸的眼裡盡是笑意。

 

車禍

一天,飛來橫禍,小靜爸爸出事了!

 

「村長,不得了了!菜車跟阿義的機車對撞,阿義倒地好像快不行了!」鄰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什麼!趕快去叫救護車!」村長指示。

 

「阿義醒一醒啊!阿義!」陪同去醫院的救護車上,小靜伯伯不斷喊著。

 

小靜爸爸原本在北部工作,一次在離家3~4公里處發生了嚴重的車禍,相撞後,小靜爸爸頭部著地,呈現昏迷。村裡的人見狀,都認為凶多吉少。小靜姑姑到醫院探視,當時小靜爸爸頭部腫脹變形,以致認不出眼前的傷患是自己的弟弟,後來靠身上的刺青才能辨識。

 

3圖說:小靜爸爸描述車禍造成頭部腫脹。

圖說:小靜爸爸描述車禍造成頭部腫脹。

 

小靜爸爸傷到頸部,甦醒後仍暈眩,牙齒搖晃、左側視力受損。住院期間,身體承受難忍的痛楚使小靜爸爸曾浮出輕生的念頭。但隨即想到還有三個孩子要照顧,自己得堅強起來。

 

小靜爸爸在醫院療養漸漸好轉,因傷勢造成身體的障礙,沒有辦法再回到北部工作。出院後有長達半年的時間仍在頭暈,他說:「每天都暈得像喝醉酒。」

 

幸而,小靜家族的支持力很強。在小靜爸爸受傷又要獨自照料三個孩子時,伯伯、姑姑紛紛伸出援手。現在小靜父子四人同住在伯伯家,避免小靜爸爸在原來的家因行動不便而再摔傷腰椎。

 

4圖說:小靜家族的支持力很強。

圖說:小靜家族的支持力很強。

 

早療介入

小靜的住處離伊甸基金會─大同茂安站關懷據點很近,長輩們來到這裡有同伴,一起歌唱、一起手作、一起用餐。有的祖孫一同前來,小朋友與長輩互動,更增添不少樂趣。

 

除了長輩活動,宜蘭社區服務中心亦來此推廣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小靜哥哥、姊姊在參加活動中均篩檢出發展遲緩情形,在社工與家長討論後及時安排早期療育,現在兄姊皆已順利念小學。今年5歲的小靜接受篩檢後,也與哥哥、姊姊一樣,由社工安排後續早期療育相關服務。

 

起先,小靜易怒且坐不住,玩具玩沒多久就失去耐心,一直離開位子。然而,在最近的課程裡,特教老師林育岑以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訓練小靜的認知能力與手部精細動作,在遊戲中引導他對話。靜態、動態活動交相輪替,與之前的情況相比,小靜的專注力和穩定性大幅進步。

 

5圖6圖說:特教老師林育岑以靜、動態活動輪流帶小靜。

圖說:特教老師林育岑以靜、動態活動輪流帶小靜。

 

一個早上的課程,小靜都可以在老師的指令下完成各項活動。下課時間到,老師要小靜穿上外套,自己拉外套拉鍊,練習生活自理,也是為今年入學幼兒園作準備。

 

與時間賽跑 上山下海送服務到各鄉鎮

兒童發展遲緩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及腦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家長若對孩子發展遲緩沒有警覺,拖到入學後與其他孩子相比才發現,就錯失了早療的時機。

 

社工林汝霙指出發展遲緩兒童在黃金期接受早期療育,對兒童本身未來發揮潛能受益良多。及時的提供早療學習介入,對家庭和將來付出的特教成本更能事半功倍。偏鄉地區可使用的資源相對較少,兒童缺乏生活及學習刺激,連帶影響深入學習較不足,反倒是出現更多倚賴3C產品育兒的情況。為此,宜蘭社區服務中心在推廣早期療育的觀念以及提供服務上不遺餘力。

 

7圖說:及時接受早療,對兒童受益良多。

圖說:及時接受早療,對兒童受益良多。

 

特教老師林育岑為給小靜上療育課程,每週從宜蘭員山的辦公室出發,車況順的情況下,單程約需1個小時。宜蘭多雨,有時因雨造成道路坍方,只剩單向車道可通行,偏鄉老師就得趕緊臨機應變與家長聯繫調整課程。有一次,一位特教老師預計前往宜蘭南山到府服務時,遇到了下雪,因沒有雪鏈,顧及安全,不得以才停課一次。面對山上多變的各種狀況,特教老師們每逢出發前,都養成了先聽路況報導的習慣。

 

上午的課程結束,老師牽著小靜的小手走回家。

 

8圖說:特教老師和社工送小靜回家。

圖說:特教老師和社工送小靜回家。

 

「爸爸!」一回到家,小靜熱情呼喚。看到爸爸坐在客廳裡,給小靜安穩的力量。

 

孩子,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夫妻沒小孩,可以幫忙養一個孩子,你看怎麼樣?」

 

小靜爸爸在車禍受傷後,一次和一對頂客族的朋友聊天,友人念及小靜爸爸目前無法工作,一個人又要帶三個孩子,提議可以將其中一個孩子讓沒生子女的他們養育。三個孩子有時雖然也會調皮搗蛋,但在小靜爸爸的心中,一個都不能少,怎麼捨得送人?

 

小靜在每週的療育課程中穩定進步,盼有良好的適應力以銜接今夏念幼兒園。能夠陪伴著兒女們順順利利成長,是小靜爸爸心中的滿足。

 

9圖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03.26 NO. 410

 

爸爸陪著你長大(英文版):https://bit.ly/3mVUr5J

 

自殺警語:

生活沒有過不了的難關,珍惜生命,擁抱希望!

請撥打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專線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