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8-72

(圖說:小語透過玩拼圖進行認知訓練和手指精細動作訓練。)

 

文|蘇麗華 攝影|李蒼瑀

 

3歲的小語(化名)是一名早產兒,個頭嬌小 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他一歲兩個月才會翻身。」生長速度落後的他,在早療的協助下,在動作和認知上逐步有明顯的進步,看在父母的眼裡滿是欣慰。

 

 兒子出生時只有1000公克,小小的身軀插滿了儀器,保溫箱一住就是一年。 長達半年的時間,家裡醫院兩頭跑,小語拔掉鼻胃管,光是訓練他喝奶的吞嚥能力就耗盡心思,加上上面還有三個姊姊要照顧,媽媽睡眠不足成了家常便飯。

 

2019.12.28-86

(圖說:小語在院子裡丟球,玩得不亦樂乎。)

 

半年時間  學會翻身和爬行

 

一歲兩個月大,小語才學會翻身,比同齡孩子來得慢。所幸在醫院的轉介下, 伊甸早療服務進到家中。小語不會爬,總是用肚子匍匐前進,物理治療師教媽媽可以從旁協助,讓小語用手撐起身體,雙腳呈現跪姿以利爬行。練習一周下來,「老師來的前一兩天,他就學會了,」媽媽開心的分享道,才半年時間,他已經學會翻身、爬行、和上下床動作。

 

 為了照顧小語,爸爸辭去工作在家做代工,為的就是和太太一起照顧兒子。每當天一冷,小語就容易氣喘,不會說話的他自動趴到媽媽的腿上拍痰,舒緩不適。小語至今只會發音,沒有詞彙,原本想說上面有三個姊姊可以對話,話應該會 多一點,事實卻不然。

 

訓練認知  完成拼圖遊戲

 

去年四月,語言治療師介入,小語開始 發出「爸爸、媽媽」的稱謂,雖然構音不準確,卻令媽媽開心不已。「其實他聽得懂。」例如他要筆,但是桌面上有很多支 筆,媽媽會一支一支拿給他看並詢問。老師上課示範,媽媽在旁觀看,一一學起來 再教孩子。

 

 「他現在還無法仿說。」為了幫助小語開口,媽媽帶著他指認物品,反覆告訴 他物品名稱,並且讓他注意大人的嘴型發音。幾番下來,小語開始試圖模仿嘴型,光是有這個動作出來,媽媽彷彿看到希望,放心一些。

2019.12.28-73

(圖說:小語認真的比對香蕉圖形,確認是否做對。)

 

上早療課時,小語依著老師指令拼拼圖和水果認知訓練,「找洞洞,手壓一 壓,有一樣嗎?」,「找一找草莓、再來 找香蕉,這是香蕉嗎……」小語透過遊戲訓練手指精細動作,順利完成了拼圖。

 

接下來,他拿襪子、穿上鞋子,到院子 踢球。一會丟,一會踢,和治療師在院子 裡玩得不亦樂乎,健康活潑的模樣,和一般孩子沒兩樣。玩累了,又自動趴到媽媽腿上要拍背舒緩呼吸不順。

 

緊接著小語即將上特教幼兒園,展開他的校園新生活,媽媽期待透過團體互 動,小語的表達能力會愈來愈好。一家人齊心照顧小語,幸福圍繞他們身旁。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0.3.10  397期上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