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障礙低頭的勇者
在校園的大樓裡,柏翰認真的打掃公共區域,樓梯間、電梯、鏡面、收垃圾等都是他工作的項目。有了收入,他可以照顧年邁的祖父母,以及兩位弱智的弟弟。他用心經營每一天,維繫著家人的情感,那是他工作動力的來源。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每天一早,柏翰從山上下到市區,花了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工作場所,下了班,再依原路回家。即便舟車勞頓他卻不以為苦,一肩扛起照顧祖父母和兩位弱智弟弟的責任,工作完返抵家門,迎接他的是家人的笑臉,那是最甜蜜的負荷。
不向障礙低頭的勇者
在校園的大樓裡,柏翰認真的打掃公共區域,樓梯間、電梯、鏡面、收垃圾等都是他工作的項目。有了收入,他可以照顧年邁的祖父母,以及兩位弱智的弟弟。他用心經營每一天,維繫著家人的情感,那是他工作動力的來源。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每天一早,柏翰從山上下到市區,花了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工作場所,下了班,再依原路回家。即便舟車勞頓他卻不以為苦,一肩扛起照顧祖父母和兩位弱智弟弟的責任,工作完返抵家門,迎接他的是家人的笑臉,那是最甜蜜的負荷。
當一位廚房得力的助手
先天患有中度智能障礙的家岑,在廚房勤奮工作的身影,贏得主廚的信賴成為得力助手。她木訥靦腆的容顏、專注的眼神、巧練的身手,都讓她在工作中的態度顯得無比敬業。
文|賴慶榕 攝影|何維綱
2016年末,家岑在伊甸基金會「志工聚伊起」活動中獲選為十大志工,站上台領獎的時刻,讓大眾一同見證了這位大女孩超過兩千小時的服務碩果。
回溯與伊甸之間的淵源,可說關係匪淺。家岑除了本身是基隆庇護工場第一屆學員,一待就是五年;再談到她的母親,在基隆服務中心從事臨時托顧員,以同理心、溫柔的照顧長輩;甚至她的妹妹,也擔任伊甸早療的教保老師。原來事工之內,她們一家都依著相同使命同心奉獻。
她的人生字典裡沒有「障礙」
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張心慈,纖柔的外表下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雖然需要個人助理從旁協助生活起居,能靠自己的她不假他人之手。她取得同儕支持員的證照,關心他人的需要;自己接案作設計、步入職場做客服,她的字典裡沒有「障礙」兩個字。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內文:肌萎症的雙手無力舉高、身體癢時無法抓、無法自己翻身、穿衣……生活自理處處要仰賴個人助理協助,這樣的張心慈仍不灰心,在她身上看不到「放棄」兩個字,她當起電話客服人員,解決顧客疑難雜症;也擔任同儕支持員,陪身障者走出情緒低谷;更走上街頭為身障者倡議發聲。她正向看待自己的命運,更用己身之力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邁出自立穩健的步伐
工作效率、學習能力、人際溝通……都是職場中經常被討論的議題;這些對一般人而言會產生困擾的事,在患有自閉症及輕微智能障礙的樓豪哲身上,自然有著更難跨越的困難。但藉由接納特殊需求的友善職場激勵,工作不再成為自我肯定的絆腳石,而是強化自尊的鞏固基石。
文│黃珮瑜 攝影│何維綱
目前在科技公司穩定就業的樓豪哲,負責環境及機械清潔工作。在這裡,他感受到友善職場帶來的溫暖,能力也跟著逐漸展現。民國95年退伍的他,11年來轉換過一些跑道;但過去的職場環境不夠友善,導致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信心。舉例來說,前一個工作是做生產線,除了工時長以及會被要求作業速度的身體勞累外,同事態度冷漠、沒有人要理他最令他挫折。
還有一個工作原本主管是大陸人,後來換成台灣人接手。原以為可以溝通更順暢,但新領班對任務達成速度非常看重;他常會因為反應不及或不夠理解指令而無法順利完成,也因此被貼上做事態度不好、能力太差的負面標籤。此外,領班更曾脫口說出「你不看我就是不尊重我」、「看你不爽想揍你」等粗暴的言詞,都讓他只想趕緊脫離。但即便是在如此高壓的狀態下,因為不想被看輕、也期許自己可以變剛強,還是努力撐了2年半才離職。
【封面花絮】夏天吃冰
《伊甸園月刊》6月封面,是由「伊甸台中職業重建中心」學員共同完成的作品。
在老師熱情、耐心地引導下,學員們憑著想像,畫出自己在夏天最喜歡吃的冰品,有的人畫甜筒、有的畫冰棒、冰淇淋,不設定框架,沒有絕對主觀的美感圖樣,以蠟筆塗抹著各樣圖案色彩。
畫完後,大夥兒輪番上台講解自己的畫作,彼此不吝嗇地給予熱情的掌聲,他們是互相打氣的好同學,感情比兄弟姊妹還親!
最開心的還在後頭,事後老師帶著學員們上街買冰吃,看他們開心的樣子,幸福泡泡一圈圈的升起,其樂無比!
感動的瞬間
脊損者無限的生命力
笑容可掬的小良喜歡恣意揮灑,信手拈來就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他把苦楚拋諸腦後,用微顫、無力的手指創作,讓外界從畫作中看到他無限的生命力。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為身心障礙者未來做準備
甫開幕三個月的沙崙日照中心,因為社區化的照顧模式,讓每一個捨不得孩子離家的家長有了日間托顧的好選擇。在沙崙的每一個服務使用者重塑生活作息、自理能力,期待未來能夠陪伴他們與家長找到合適的路。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義大職棒新銳球員 奮戰取得「輪椅駕照」
義大職棒球員新銳黃思漢與彭世杰,即使運動細胞極佳,總能在球場上自在馳騁,但要駕馭輪椅,也需事先耗費一番心力練習。2016第三屆無障礙生活節,高雄場於美麗島站穹頂大廳舉行,兩位球員都相當期待他們的輪椅初體驗,歷經重重關卡考驗,終於獲得專屬的輪椅駕照。
口述│黃思漢、彭世杰 整理│賴慶榕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身障青年裕閔熱衷職棒,特別喜歡球星高國輝。球隊得知後,不僅邀請他擔任開球嘉賓,還請義大球星高國輝現身洗車廠與他面對面。兩人交換工作心得,裕閔教他洗車技巧;高國輝則指導他如何揮棒,球星與球迷相見歡,一圓裕閔的夢想,也惕勵自己在工作職場繼續發揮所長。
採訪整理│蘇麗華 口述│球星高國輝 攝影│李蒼瑀
Q:請問這次和身障朋友兼球迷的裕閔面對面的心得?
A:以洗車來說當然裕閔比較厲害,他們每天在做跟我們打球一樣。明天上場開球會特別教他,臨場發揮。洗車廠這邊動輒百萬名車,萬一打到車子怎麼辦?都是200萬、200萬……(手一邊指一邊笑)
慢飛舞台 天使演出無礙
舞台上,孩子們活靈活現地演出戲劇,領受眾所矚目的喝采;他們,是一群慢飛天使,正盡情享受擁抱舞台的權利。師長們看著他們,不禁個個濕了眼眶,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
文|賴慶榕 攝影|何坤益
失明後的恩典與祝福
因病失去視力的梅姐終日鬱鬱寡歡,幽暗籠罩她再也沒有盼望。但是神卻恢復奇妙作為翻轉她的生命,讓她生命破碎後再度獲得自由。梅姐乾渴的心因著恩典而滿溢,她開心地領受祝福,用有限的視力活出美好的晚年。
文‧攝影│蘇麗華
不看罕病限制 勇往直前
罹患了「肢帶型肌肉失養症2B」的小草雖然逐漸失去自理能力,但透過復康巴士的協助,還是積極與外界連結。她相信只要保持樂觀、善用資源,一樣能在有限的能力中,挖掘出無限樂趣的可能!
文│黃珮瑜 攝影│何坤益
從爬行到站立 他的無懼人生
一場車禍奪走阿通的人生,手腳神經遭受損害從此他失去移動能力,只能在地上爬行。不服輸的他在家利用四腳拐進行復健,並定期到醫院複診,讓他再度重新站起。迎著澎湖的海風,阿通的心無懼地打開,一點一滴重拾自己的信心。
文│王錦萍 攝影│何坤益
愛礙內含光 生活大有愛
在伊甸新竹有一群幸福的服務對象,像是四個照顧員扛輪椅帶服務對象到內灣吊橋上,只為了帶他們吃冰;克服高空速度的恐懼帶服務對象玩遊樂設施,只想看他們笑。到後來,服務對象與照顧員他們彼此成就幸福,為生活加值。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照片提供│新竹啟能生活中心
體驗與改變 有愛成無礙
今年無障礙生活節推出「體驗」、「改變」兩大行動,期待藉由展場的職業再造英雄、真人圖書館及輪椅駕訓班等不同面向呈現不同概念的無礙生活。讓我們一起藉由體驗,從心改變。
文│陳玠婷 攝影│何坤益、何維綱、蘇麗華
照顧弱勢 摩曼頓推行無礙生活
摩曼頓以健康、活力的形象遍及台灣各地,並以身心健康為延伸,希望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人一樣,擁有過著無礙生活的機會,因此董事長林政男帶領摩曼頓企業,共同支持伊甸無障礙生活節計畫,幫助弱勢更靠近理想生活。
採訪│陳玠婷 整理│王錦萍 攝影│賴慶榕
平常,我們在螢光幕前看到的許效舜總是努力製造歡樂的形象;而現實的幕後,他也正經歷著許多你我遲早都要面對的長輩老化的課題,跨越生命中的種種「障礙」。
文│賴慶榕 攝影 │王致尹
職務再設計 就業更容易
位在岡山工業區的一間廠房裡,維妮正依著她的清掃計畫做廠務整理,移動間,她穿著矯正鞋亦步亦趨地行走,腰間繫上護腰避免傷害,患有中度肢體障礙的她在這裡工作穩定,友善職場對待,讓她就業路上順遂。
文│王錦萍 攝影│蘇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