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恩語第49集(語音版)

來賓/施文遠博士、尹可名牧師  主持/詹慶臨  錄音/李繼吾  刊頭設計/謝馨霈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精彩片段:(16:45-17:40)

施:我跟教會許多人一起去到他們的小鎮,支持那邊原住民的傳道,預備許多人份的食物,在這二百人的小鎮當中有四、五十人是原住民,他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出來給我們請客吃飯呢?

詹:應該也有二、三十人,好吃、好喝的,當然要來嘍!

施:我們希望就是這樣,不過那一次,來的人是「零」個。

詹:天哪,一個都沒有哇,為什麼呢?

施:就是因為他們以前受的傷害是這麼大,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的施予,而是…

 

訪談片段摘要:

(01:44)施文遠博士從教授到宣教士的歷程充滿奇蹟,有一回神使連下10天的大雨瞬間停止,讓施博士能順利賣掉房子,得到房價作為神學院的學費,這是莫大的印證。

(11:37)劉俠向神求了四個印證,促使她踏上伊甸基金會雙福的異象之路;而尹牧師也學習劉俠的禱告,求神差遣他去幫助弱勢朋友,投入福音與居服的工作,關懷長者。                      

(16:36)福音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也會帶來今生的福祉。宣教工作訓練當地基督徒領袖,幫助他們做好門徒的角色,可以去幫助其他的原住民,領受聖經中所提到的平安喜樂的應許。

(23:40)尹牧師本身也即將進入人生下半場,按照臺灣男人平均年齡的統計,大概是八十歲,他算過自己的餘命,還有五千多個日子可以活著,那麼活著要做什麼呢?他回應了神呼召,服事了很多原住民社會邊緣人。

(27:12)施博士鼓勵基督徒一起來感恩神的預備,我們不是要早早退休,也不是光光來享受生活;而是預備後可以成為愛的群體。各種不同的年齡者都可以在這個愛的群體當中盡自己的職份,這樣愛的融合將使世界變得更美麗。

(30:34)東元阿嬤活到九十幾歲還有企圖心,她為弱勢朋友蓋教會,傳播福音。因此,尹牧師勉勵所有還沒有到九十五歲像東元阿嬤那麼老的人,都要有企圖心來為神侍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神的供應一定會在,只要是有心人,繼續地努力,就會發現路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

(32:05)祝福禱告,祈求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愛的力量,形成愛的群體,誠願將這個愛傳播給我們身邊的萬族萬民。

 

詹:歡迎聽眾朋友收聽《雲端恩語》節目,我是慶臨,今天在我們節目當中邀請到了兩位特別來賓,一位是施文遠博士,另外一位是尹可名牧師。施文遠博士,他從澳大利亞過來的,他是從博士教授的身份,而且他是醫學博士,也是教育學博士,後來成為宣教士,這是他人生上半場。很多人到了人生下半場就開始過著雲遊四海的生活,可是他的人生下半場,是更加的精彩,我們說人生的下半場都是為人生的上半場所預備的,所以待會兒要來請教我們的博士,為什麼他會從博士成為宣教士,而且到澳大利亞給這二百五十個種族的土著朋友們,給他們帶來福利,而且帶來幫助,更重要的帶來愛跟關懷,還有陪伴,這非常不容易。

施:嗯哼。

詹:那另外一位呢?在我們節目當中來接受訪問的是,尹可名牧師,事實上你也是博士,但是我們比較喜歡叫你「小弟」,因為隨傳隨到,尹可名傳道。

尹:講的牧師,其實也是僕人啊,神的僕人。

詹:對呀,僕人侍奉,那原來呢?你本來是想要到企業界去一展長才的,那可是現在呢,卻在社會福利方面,甚至在長照方面,也親自幫助很多的弱勢老人家,我覺得你們二個人的人生,真的是都有一大的一個轉折,這麼一個大轉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有這樣的勇氣要做這個決定?我們先來訪問施博士,我們知道施博士,您個人要成為宣教士,好像也經過很大的考慮,還有很長跟家人的溝通的過程,對不對?

施:嗯,謝謝給我有機會可以向聽眾朋友來分享我的故事。我們上次有提到的神預備我的背景,我作為科學家從西醫方的醫學轉為傳統植物的研究;同時因為我要教學的緣故,我要看見我要教很多的國際的不同國籍的這些學生,也是特別感這個興趣,因為我要來學習怎麼樣可以教他們教得更好,所以我要完成我的第二個博士,就是研究不同文化的學生,怎麼樣可以學習得好?了解到有一些什麼條件,是在他的文化裡邊,框框裡邊也有一些的條件是跨文化的?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圖說)原住民事工有一個很清楚的方向,就是城市人有很豐富的資源,希望將這些福音資源帶到鄉村去,不是施予,而是跟他們同在一起團契。

 

詹:哇,要破框,跨文化來學習,您這個可厲害了,有很多音樂家、很多數學家、科學家,他們自己很厲害,可是不會教、不會傳承,所以您特別在教育學領域裡面更多的了解之後,然後將這些專業能夠讓這些學生們,他們能夠領受學習,同時也把它傳遞下去。

施:最特別的是什麼,當我們返回頭來看,神就是在預備我,我做傳統醫學,做不同的文化,後來甚至讓我來選定澳大利亞的這些原住民他們的傳統植物。文化上我有這樣的背景,就可以幫助原住民這些孩子。那剛才你問我神怎麼呼召我,我又如何跟神回應?那個是一個很特別的機會,就是我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教學,而我的家在雪梨。因為在疫情時候,差不多有半年,我沒有機會回雪梨,只能夠留在墨爾本。墨爾本原住民的首領了解當地人的需要,以及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神的聲音感動我說:「Daniel,你不單是來關顧他們的財富與健康,而是關顧他們全人的需要,包括靈性的需要,讓他們能夠聽到福音好消息,福音對這些受傷害的、貧窮的人民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這是神對我清楚的呼召,我就願意來跟隨;但是我也禱告神給我的家人同樣的領受,求主給我這樣的印証,離開我大學的工作,預備去讀神學,同時要賣掉自己的房子,這些是對神的呼召的回應。

詹:對,但是家人還不瞭解你怎麼會做這麼不太一樣的另類的決定?很冒險,也擔心你,對不對,怕你在生涯的規劃上,還有身體健康上面,一時糊塗,沒想清楚做錯決定,對很多人來講,你這是反向操作,那你有特別來自神的印證?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圖說)施文遠博士求主給他轉換人生跑道的印證與供應,離開大學的工作,預備去讀神學,同時要賣掉自己的房子,這些是對神的呼召的回應。

 

施:剛才我提到要賣掉在墨爾本的小房子,在我大學附近的,準備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點鐘拍賣。那幾天澳大利亞東邊都是下大雨,水淹到汽車的隧道,車都浮起來,好像玩具一樣,我一直禱告:「神啊,求你給我家有一個印證,」在要拍賣的前一天,地產人員告訴我:「Daniel,我們明天一定會下雨,明天可能有十個人來拍賣,現在不是兩個人次,可能有十個人,不過因為會下雨,那麼多人在房子裡邊怎麼夠站?」我因為一直禱告神給我聲音,給我和家人清楚的印證,於是我跟這個地產說:「明天星期六一點鐘,我們拍賣會將會在「乾地」(雨停)上舉行,神是奇妙的神,星期六早上一直下雨到十二點半,哇!我的心很沉重。

詹:哈哈對呀,好緊張喔,還在下雨啊,哇,一點鐘快到了。

施:一點鐘真的會好天?我跑到後花園,雨水打下來我的臉,我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我的淚水?

詹:哈哈!還是汗水?太緊張了!

施:我心中很苦,然後看見一個很大很黑的雲,飄在我的頭上,雨水更大,

詹:哇,還有暴雨。

施:奇妙的是,這個雲來到我的頭上,又轉向九十度離開,

詹:哇!離開了?

施:雲走得很快,然後這個雲旁邊陽光灑下來,哇,我的心就真的感恩。那個時候看見陽光的時候,要參加拍賣的人在門外了,我感謝神!所以我的意思是說,神預備我之前的裝備、我的背景,然後神呼召我,我向神禱告,給我的家人清楚的印證,所以我要感謝主!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宣教士,不過從那之後,我就去到神學院預備自己,然後開始澳大利亞服侍的事工。

詹:真的是好奇妙的印證,尤其是天候,我們人沒辦法掌控的,而且在短短的十分鐘內,那個雲就飄向別的方向去,然後你的上面就是日光,讓那一次的拍賣會非常的順利,也讓你能夠去讀神學院,這真的是很奇特,所以你的家人也都同意了,覺得這真的是上帝的引導,很棒喔,真的很棒!那像可名,你在你生命當中,你覺得有怎麼樣的引導,讓你能夠更加順利地進入福音宣教的工作?

 

尹:呃,我是看到別人的印證,哈哈!我先講一下,就是說我會進到伊甸基金會,是看到劉俠她在四十歲的時候投入,這麼一個羸弱的一個女子,身體的難處很多,照理說不該出來的,但是劉姐心裡有個負擔,她說:「跟我一樣的軟弱的、障礙的人那麼多,那他們更不能出來啊?神給我走過這些人生的幽暗谷,重新找到人生的位置,所以我要出來服侍主,神差遣我,他就跟神要四個印證,這也是一個挑戰。第一個就是說我的身體要不痛,怎麼可能?這個止痛藥吃那麼多,而且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詹:好像那個止痛藥,排起來有二條高速公路長?

尹:啊,高速公路,我算過,這個一顆一顆把它排起來,每天吃的藥光是止痛藥就吃一、二十顆,而且三餐都要吃,這是不可能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是要劉媽媽同意,這更不可能,天下父母心都愛子女,怎麼可能那個讓子女去拋頭露臉?好,第三個就是要有人才,專業人員,那更不可能,因為劉姐平時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人,怎麼可能遇見認識這些專業人員,哈,所以這也不可能啊;第四個是要有錢,要做事,要開辦基金會,要一百萬的基金,她也沒有啊,神給她寫作的生涯,收入就是那麼微薄。可是沒想到,神讓她得了二個獎,第一個就是十大傑出女青年,到後來又得了國家文藝獎章,其中有一個獎金二十萬,她說:「啊,感謝主,這二十萬就是神的意思,全部都把它捐出去。一捐出去以後,她又在報紙上寫文章,沒想到清華大學有些同學看到她想要做的這些事情,就在社團裡面發起捐款,慢慢的就有一些資金。那人才部份也找到一些人先擺上禱告,周聯華牧師跟幾個弟兄姊妹,一起同心合意禱告,每個禮拜禱告,全部都去到花園新城的山上去,因為劉俠不能出來,所以他們都去禱告。經過同心禱告,在1982年,12月就正式成立伊甸,開始展開身心障礙的服務事工,這也是一個印證。

那至於我呢,我是在這個侍奉的當中看見有許多的人,他們真的走不出來,劉俠不能直接拜訪,我就成了先遣部隊,去到身心障礙朋友的家,或者身心軟弱人的家庭關懷。說實在,看見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軟弱當中,那我是誰?我自己本身是可以跑來跑去,感謝主讓我因為可以跑來跑去,也可以看清這些軟弱的人。他們心裡面有許多的不平,他們也曾經對伊甸抱怨過,他們說:「你們都收輕度障礙的朋友,那像我重度的呢?你看我坐輪椅,我根本不能出去,我躺在家裡也見不到陽光啊,那伊甸能不能幫助更多的重度者?」感謝神啊,經過這一、二十年慢慢伊甸也有做直接服務,也做養護事工。那問題又來了,這些都是屬於伊甸同工在做的,那我呢?我也問自己,自己本身在這歷程當中,從間接到後來,我的另一半,就是現在在我旁邊主持人,她說,你何不去考一個居家服務員的證照?我心裡面是很掙扎,居服員第一線最基層的工作,而且要幫他們把屎把尿,還要幫他們餵食,而且要推輪椅去曬曬太陽,這豈是我這一種「身份」的人要做的呢?有時候人會太有驕傲的心,感謝神啊,當我的姊妹跟我講的時候,我自己本身也在神面前謙卑下來,虛心地說:「主啊,我在這裡,那就差遣我吧!」因為從小我自己本身,做什麼事情都求主差遣我,我在這裡,若是許可的話,祢就差遣我喔。所以,後來我就自己本身投入更多的直接服務的工作,到後來關懷原住民也是很有意思的際遇。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圖說)尹可名按牧典禮,尹牧師祈求神使用他的人生,2023年拿到宣教學博士後也投入在有需要事奉的領域,他回應神的差遣,願意緊緊跟隨神的腳蹤行。

 

詹:對,這待會兒也可以一起來分享喔!所以,剛才講到了就是因為劉姐,上帝給她的四大印證,那劉姐本身是個重度的身心障礙者,神在這個弱勢朋友當中興起了一個領袖,讓這個領袖帶領更多人一起來投入,來幫助受苦的身心障礙的朋友。其實我知道博士您進入到澳大利亞去,您看到了這些土著們,他們當中受苦受難的,他們渴了,他們赤身露體,或者在監獄裡面,他們的教育問題、醫療問題,家庭問題很多,那你在幫助他們並不是說:「我來了,我可以幫助你們,」好像是上對下的給予,您不是這樣,您是在當地興起領袖,陪伴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領受上帝的恩典。

施:對,這一個事工有一個很清楚的方向,就是我們城市人,有很豐富的資源,我們希望將這些城市的福音資源帶到鄉村,不是施予,而是跟他們同在一起團契。我舉個例子,我跟教會許多人一起去到他們的小鎮,支持那邊的原住民的傳道,預備許多人份的食物,在這二百人的小鎮當中有四、五十人是原住民,他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出來給我們請客吃飯呢?

詹:應該也有二、三十人,好吃、好喝的,當然要來嘍。

施:我們希望就是這樣,不過那一次,來的人是「零個」。

詹:天哪,一個都沒有哇,為什麼呢?

施:就是因為他們以前受的傷害是這麼大,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的施予,而是希望來關愛的人是出於真心,是長期平等的陪伴,不是施予而是真的願意支持,願意走同一條路,跟他們同在的關係,跟他們建立關係,然後他們才會有信任感。從那一個的經歷開始,原住民的領袖要看見,我們一月要來,七月要去,再過幾個月,同樣的,我們堅持要服侍他們、關愛他們,所以當我們再去的時候,他們看見我們是一個愛的群體,願意撫平他們過去在殖民時代的傷痕,這是其中一點。另外一點,上次不是講三個孩子搶走一個嗎?搶走的孩子放在教會裡面,他們其實很多都聽過福音,不過這個福音是一種「天堂的門票」,他們沒有能力來面對他們的困難,所以我們就是在福音這方面,就是來訓練這些基督徒領袖,幫助他們做好基督門徒的角色,然後他們就可以去幫助其他的原住民,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詹:哇,所以博士也一直強調關係就是一切,建立一個同在的關係,而且有同理心,而且能夠陪伴,然後還幫助他們,一起在這塊土地承受上帝豐富的預備。那這個訓練的過程,您剛剛講說,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而且更重要的要成為神的門徒。我想對於有些人來講,會覺得不太清楚到底怎麼樣才能夠成為神的門徒?神的門徒有什麼特色?

施:有一批被帶到教會的原住民,他們聽過福音,會唱詩歌,不過他們心中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這些來傷害他們的西方傳教士,他們看的既然是同樣的聖經,為什麼他們會傷害原住民?搶他們的土地?搶他們的孩子?他們甚至來告訴我說:「Daniel,當我們一起跟他們一起禱告,禱告完,喔,我們的土地沒有了,甚至孩子都沒有了?當然這個就是在他們的心中很陰暗的面向。不過我們用在神裡邊的愛,長時間的來跟他們在一起,他們開始了解神給我們擁有禱告的權利,同時也在聖經裡面,有很多喜樂和平、神的應許要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就是在關係建立中,讓我們教會的牧者與原住民的牧者有團契有分享的關係,讓他們來了解以前那些傷害是因為政治跟軍隊的因素;不過真正的福音,是一個好消息,是一個禮物,送給貧窮的人、有需要的人、受傷害的人,這個福音就是要為他們預備的。

詹:嗯,對,真的很重要啊!給他們帶來生命的更新,還有得力跟裝備,然後一起往前走,我想就這樣的一個福祉,可以慢慢的打開我們土著的心,讓我們一起來面對,讓我們的生命也走向一個新的方向。好,那像可名,其實在伊甸基金會,我們有所謂的象圈的服務,我知道你有多年也有做原住民的宣教工作,就是讓他們培力,培養出他們的領導人,讓他們在當地也可以服務他們的同胞、他們的族人。

尹:就先回應一下施博士,他本身成為一個宣教士,是在我們說長者的年齡,六十歲之後,在澳大利亞叫做「金齡」,金色年華的年齡,那就是說人生有上半場跟人生下半場,那我自己本身也是進入人生下半場,我算過我的餘命,就是剩下的生命,按照我們臺灣統計男生的平均年齡大概是八十歲,所以我還有五千多個日子可以活著,那我活著要做什麼好?那我自己參與到原住民,這個事工裡面,原住民到我這個年紀,很多人就已經安息了,他們沒辦法有很長的壽命,所以我的餘命比這些原住民還多,所以我投入原住民的事工真的是也蠻多的。大概臺灣至少有五十個部落,我去過了,也去理解,也了解他們,同時跟他們有很深的互動跟生活。感謝主,看見這些不禁思考要受到怎麼樣來幫助?那我看見也有許多是典範的,比如說最近剛好跟施博士去桃園大溪,大溪往上有一個羅馬公路,這個羅馬公路裡面往裡面走的話,有個奎輝部落,在這個地方我發現真的是他們本身在宣教,而且在原住民的生命裡面融入一個很深的(想法),就是他們非常珍惜神給他們有這樣的福音,所以他們願意為臺灣的平地、為臺灣的士農工商來禱告。我非常佩服他們,都早上四、五點起來禱告。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圖說)施博士與尹牧師去桃園大溪沿羅馬公路裡面走的奎輝部落參訪。

 

尹:當地還有很多轄制的,比如說被鬼附,我們也去幫助這被鬼附的人,解脫他們的轄制,這些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套一句剛剛施博士所說的,在他的生命裡面,已經擁有了雙博士學位,而且是免疫學,甚至教育學博士,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幫他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他說:「神預備,我就回應;神呼召,我就跟隨;神差遣,他說我在此。」我個人的經歷跟他也有些類似,神既然預備了,我要回應,我不能再過這個快樂的日子,神,你要用我,我就跟著祢走,所以神呼召我也跟隨,我也是在這幾年拿到宣教學博士,也投入在這些所有的需要事奉的領域,因此神差遣,我在此,我願意跟著神的差遣來走。

詹:所以就是活到老學到老,而且,服務到老,

尹:還沒老,哈哈。

詹:還沒有老就是無止境,這一生都是終身學習。施博士在你們的訓練當中,有一個口號叫做being and learning,對不對?就是我們同在,我們也一起學習,所以幫助這些土著們一起來學習,因為學習會讓我們有更多的發現,會讓我們對生命有更多的一個期待跟新的啟發。那我覺得這種過程裡面是一個很棒的,就是他們,以此我身為人而自豪,因為上帝創造我們,而且要恢復上帝創造我們的品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軟弱的人,若不是神的愛,人都生老病死,都會走,但是我們彼此要合作,我們要信任,而且合作互相關懷,我想施博士最後有沒有什麼樣的勉勵,給我們的聽眾朋友?或者是說您接下來生命當中的努力目標,還有什麼新的看見跟方向?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讓他們不只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施文遠博士與尹可名牧師的生命

(圖說)施博士等人聽取大溪吾都生態園區執行長林劍萍(著黃衣者)解說園區的植栽。

 

施:剛才可名博士講的就是說「神預備」、「神呼召」,還有一個「神差遣」,還有一個是「神會供應」,那神會供應特別的是什麼?好像我剛才講的,我的這個叫you are,就是嘗試達到鄉村,然後,當我做這個事工的開始,我就發現原來三十年前,這些原住民已經是有這樣的計畫,只是因為他們內鬥,沒有這個項目來開展,我就了解原來神會供應,我就開始看見神預備我們。今天我們在這個廣播當中很多的朋友,他們其實裡面都有愛,當然也有受傷,也有一些不同的經歷,不過我們可以將我們擁有的向其他人一起來分享。特別是信耶穌的基督徒,我們來感恩,知道原來神預備我們現在不是要退休,現在不是要來享受,而是神預備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愛的群體。我希望無論是青年人,像我這樣金齡的人,還是年紀更大的,我們不同的年齡,都可以在這個愛的群體當中,來盡自己的職份,那麼當我們四周有這樣愛的融合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美麗。

詹:是有信心來接受供應,有了供應以後讓彼此分享,然後互相地連結在一起,產生更大的力量,真的是那太好了。

尹:那我也要勉勵大家了,剛剛那我講的,從小到大,我要講的更老了,因為我受到一個人的影響很深,那就是臺灣一個很有名的東元阿嬤,東元電機是她創辦的,她到了九十幾歲,還認為不傳福音就有禍,那她真的積極傳福音,還設立教會,而且她在九十五歲的時候跟我講,她95歲,那時候我是59歲,差不多了,反過來而已。

詹:差很多。

尹:然後東元阿嬤跟我說一句話:「可名,我到現在還很有企圖心,」她做宣教,已經九十幾歲的,還有企圖心,蓋教會為這些弱勢朋友,來傳播福音,那我自己常想我五十九歲,豈可睡覺、我豈能休息呢?所以我也勉勵所有的人,包括我們、施博士,我們都沒有到九十五歲以前,都要有企圖心為神來侍奉。

詹:哇,真的是太好了,今天非常的激勵,我覺得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知道神的供應是一定會在,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繼續地努力,你就會發現路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那我們很開心,謝謝施文遠博士還有尹可名牧師來到我們節目當中跟大家分享,最後,請遠道而來的,施博士來為我們做祝福禱告。

 

施:好,我們一起禱告,我們天上阿爸父,祢是一個充滿愛的神,愛是從祢而來,祢愛我們這裡每一個人,祢在我們心中,我們很多時就是來眷顧自己,來看自己的這個需要,求主來幫助我們,讓我們看重別人的需要。我們感謝你,讓伊甸基金就是一個愛的動員的力量,求主祢的愛幫助每一個同工,幫助今天在聽這個廣播的每一個人,讓主祢的愛在他們心中運行,沒有認識主耶穌的,就讓他們的心中來開放,向神的開放。心中有悲傷,有受傷的,求神祢來醫治、安慰,我們感謝祢給我們這樣美好的時候,讓我們年齡從小的到九十五歲,到年紀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愛的團契,愛的這個群體,將這個愛傳播給我們身邊的萬族萬民,奉主耶穌的聖名禱告,阿們。

詹:非常謝謝施博士,還有尹牧師,謝謝,拜拜。

施:謝謝。

尹:各位拜拜。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4.17  446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